投掷骨折是指因投掷用力不当,肌肉受牵拉引起的肱骨干骨折,多发生在肱骨中下段,为螺旋骨折。由于投掷时需要上下肢和躯干相互协调做有力的快速运动,如果在投掷的过程中发生动作失调或用力不当,便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但最常见的是引起投掷肱骨骨折,而且由于投掷方式和用力不同其造成肱骨骨折的部位与形式也不同。投掷骨折的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法固定,必要时也可进行手术治疗。
投掷骨折大多发生在投掷运动时,以投弹、掷石最多见,其次包括爬墙、臂力比赛等。因投掷运动是一种用力与速度的复杂肌体运动,当投掷方式不对、运动前准备条件不充分均可导致投掷损伤,此外,疲劳是发生投掷骨折的重要诱因。
错误的投掷姿势是造成投掷损伤的主要原因,由于产生很大的扭转力所致,常为肱骨下部的动力趋于外展、外旋后伸的方向,而其上部的肌肉向内收、内旋前屈的反方向收缩,以至在同一肱骨两端受到两种不同方向之扭转力,而形成螺旋形骨折,扭转力往往交叉在肱骨干的下部,这是由于1/3段骨皮质薄、细,并且是致密骨与松质骨的移行区,同时又为缺乏肌肉保护的解剖弱点,第三骨片的产生是因增加了屈曲力量所致。
准备运动不充分、不合理也是导致投掷损伤常见因素,尤其是在恶劣气候条件下,其主要原因是机体没能得到充分预热,机体组织兴奋性得不到足够的提高,运动兴奋性达不到训练状态。
疲劳是发生投掷骨折的重要诱因,疲劳可降低机体的兴奋性,影响肌肉的同步性和协调性,在身体上、心理上对动作技术产生负面作用,导致技术动作失调,诱发运动投掷损伤,从而引起投掷骨折。
投掷骨折暂无准确的流行病学数据。
投掷骨折好发于投弹练习士兵,标枪、铁饼、链球等投掷项目运动员。
投掷骨折是由扭曲力和拉张力共同作用所致螺旋形不稳定骨折,投掷骨折的典型症状包括肿胀、剧烈疼痛、上臂短缩畸形,严重时可合并桡神经损伤。
肿胀部位广泛且明显,甚至影响到前臂和手。
上臂骨折端剧烈疼痛是投掷骨折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肌肉的纵向收缩导致上臂长度变短。
轻度成角位移,骨折远段向内、前方的轻度移位,远端不在上臂纵轴线上,从而导致两骨折端的纵轴线交叉,形成夹角。
桡神经损伤为投掷骨折的常见并发症,投掷骨折可出现骨折侧方较大错位,骨折断端骨膜破裂,骨折的尖端可顶于桡神经干上,致使桡神经损伤,桡神经损伤表现为垂腕畸形。
投掷运动后出现上臂剧烈疼痛、肿胀、缩短畸形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行肱骨X线检查明确诊断,投掷骨折无需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投掷运动后,若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缩短畸形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出现剧烈疼痛、垂腕畸形应立即就医。
患者应到骨科进行就诊。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
症状持续多长时间了?
症状发生前是否进行过剧烈运动?(如投标枪、扔链球等剧烈的投掷运动)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对肱骨干进行正侧位透视,此项检查是确诊的方法,可显示患肢骨折,且多呈螺旋形。
投掷骨折可通过外伤史,局部肿胀、疼痛、畸形等症状,结合肱骨X线检查所显示的肱骨中下段螺旋形骨折进行确诊。
投掷骨折是不稳定的螺旋形骨折,病情较轻时可采取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法复位、固定等方法,必要时可采取手术治疗,包括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神经缝合术或神经松解术。
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中等疼痛的镇痛。避免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包括选择性COX-2抑制剂合并用药。
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严重心力衰竭者、过敏反应者、胃肠道穿孔或出血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忌食蚕豆、鱼类及酸冷食物,孕妇、运动员禁用,过敏体质及用药过敏史的患者慎用。
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孕妇及六岁以下儿童禁用,肝肾功能异常者禁用。
在臂丛麻痹下,患者仰卧位,伤侧肩部稍垫高,上肢放于胸前。做上臂中下段前外侧纵向切口,术中显露并保护桡神经,显露骨折端,清除期间的血块,少剥离骨膜,复位骨折后,1~2枚螺丝钉骨折端保护性固定,按层缝合切口。
用于治疗桡神经损伤这类并发症。由于投掷骨折合并的桡神经损伤,一般情况下是属于受压及挫伤后神经功能失用或者神经轴突断裂,无需手术治疗即可自愈;只有神经断裂的患者需要手术修补。
利用其重力牵引对抗肌肉收缩而矫正骨折的短缩畸形,且通过改变腕部吊环的位置和悬带的长度,调节骨折远侧段的位置,从而纠正成角畸形和旋转移位。
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疼痛,并促进组织消肿。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及时制动,能够尽可能的达到复位骨折端的效果。
投掷骨折是可以治愈的,而且有效规范的治疗,能够减轻投掷骨折患者的痛苦、保证正常的生活质量,预后较好。
大部分投掷骨折患者通过及时正确的治疗可以治愈。
投掷骨折一般不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
投掷骨折患者的复诊时间需要根据患者病情程度而决定,至少每周复查一次。
投掷骨折患者应注意合理均衡的分配饮食,可以保证机体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行,以促进血肿吸收或骨痂生成,从而促进骨折愈合。
合理搭配饮食,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适当补充营养,促进机体恢复。
多吃富含钙、磷元素的食物。
避免食用腌制、油炸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术后患者恢复期间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注意避免食用油炸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投掷骨折患者应注意日常及术后护理,以促进患者运动状态恢复正常并保持稳定为主,此外,患者还应遵医嘱用药,避免剧烈运动,造成再次损伤。
患者需要了解各类舒筋活血、消肿止痛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遵医嘱正确服用,不可擅自调整用量。
投掷骨折患者治愈后应注意运动量和强度,做好防护,并建议初期在医师的指导下开展运动锻炼,避免使用患肢提重物或高强度投掷运动,造成再次损伤。
患者应注意术后伤口的护理,切口拆线后仍要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碰撞和牵拉,以免切口裂开。
患者应注意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是否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投掷骨折多由错误的投掷姿势产生强大的扭转力所致,因此预防本病的关键是掌握正确的投掷动作,注重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切忌疲劳运动。
重视运动前的热身活动,充分预热机体后投掷。
掌握投掷动作正确的动作技巧,保持身体各关节的灵活性、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培养正确的神经-肌肉群组投掷反射,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同步性。
切勿疲惫运动,注意休息,保持运动是良好的身体与精神状态。
注意训练量和训练时间,适量进行身体放松运动,投掷物重量应量力而行,避免重力负荷过大。
4102点赞
[1]韦以宗.中国骨伤科学辞典[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151.
[2]周祝谦,谢尊平,穆焱成.罕少见病症诊断[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88-189.
[3]赵定麟.现代骨科手术学第一分册[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918-920.
[4]赵贵臣,李爽,于潜,芦大有,付秀利,刘光东.军事训练中投掷骨折的治疗与预防[A].辽宁医学院学报,2016,6:53.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