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为妇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时影响生活质量,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90%以上。
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主要与月经来潮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受精神、神经因素影响,疼痛的主观感受也与个体痛阈有关。
子宫内膜前列腺素,研究表明,PGF2α含量升高是造成痛经的主要原因,PGF2α含量高可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挛缩,造成子宫缺血、乏氧状态而出现痛经。增多的前列腺素进入血液循环,还可引起心血管和消化道等症状。
血管加压素、内源性缩宫素以及β-内啡肽等物质的增加也与原发性痛经有关。
受精神、神经因素影响,疼痛的主观感受也与个体痛阈有关。
贪凉。
饮食不规律或者情绪不稳者,大多会在月经来潮时出现明显痛经。
原发性痛经常见于青春期未婚未产的女性,大多数患者于初潮时发生,初潮后6~24个月为高发期,我国原发性痛经的发病率约为56.06%。
青春期女性,初潮年龄小、有痛经家族史、体重指数低的人群易发生原发性痛经。
经常吃生冷食物,饮食不规律、生活环境差、平常工作生活心理压力大、情绪不稳的人群。
原发性痛经的症状主要为下腹部阵发性绞痛,同时伴随腰酸、腹泻、面部痤疮及关节疼痛等。严重时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四肢冰冷、晕厥等。膜样月经经血排出后疼痛可减轻。
原发性痛经在青春期多见,常在初潮后6~12个月内发病,痛经多于月经第1、2日开始,常为下腹部阵发性绞痛,有时可放射至腰骶部及大腿内侧,严重时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甚至面色苍白及出冷汗。有部分患者经前1~2天即开始下腹部疼痛,月经来潮时加剧,膜样月经一旦经血排出后疼痛迅速减轻。
当患者出现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需积极就医。
当患者月经期出现疼痛难忍需及时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妇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如头晕、乏力、出冷汗甚至晕厥等,需立即到急诊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肚子疼是一过性还是持续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下腹痛、恶心、呕吐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乏力、头晕、出冷汗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包括外阴、阴道、宫颈、宫体及双侧附件检查。
查性激素六项,了解患者的激素分泌情况。
排除患者是否有器质性病变。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妇科检查,无阳性体征,临床即可诊断。
继发性痛经,腺肌病、盆腔炎性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痛经相鉴别。继发性痛经常在初潮后数年方出现症状,多有妇科器质性疾病史或宫内节育器放置史,妇科检查有异常发现,必要时可行腹腔镜检查加以鉴别。
针对病因展开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同时加强营养、增强体质、调节身心,以及适当休息。
常用于子宫发育不良者,连用3~6个月,停药观察,根据情况可重复使用。
适用于要求避孕的痛经妇女,可口服短效避孕药,如优思明、避孕1号等。
从月经第20~22天开始,用复方阿司匹林,布洛芬于月经第一天开始服药至月经干净停用。
痛经发作期间可用阿托品、颠茄合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等解痉药物。吗啡类镇痛药物因容易成瘾,不宜久用。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以活血行气、散瘀止痛为原则,可用少腹逐瘀汤加减。
原发性痛经可在症状发作时行药物治疗,平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大部分患者于生育后痛经好转或消失。
原发性痛经目前尚不能通过药物治愈,部分患者可于生育后好转或消失。
本病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患者需周期性用药或症状发作时复诊。
平时饮食以温热为宜,多吃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及易吸收的食物,忌生冷以及辛辣食物。避免熬夜,规律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痛经在发作时,可用生姜红糖水、玫瑰花茶、桂圆红枣汤等暖宫止痛的食物来缓解痛经。
痛经在发作时,可用生姜红糖水、玫瑰花茶、桂圆红枣汤等暖宫止痛的食物来缓解痛经。
平时要忌生冷饮食和戒烟、戒酒,饮食要清淡、多样化。
不要偏食,多食一些疏肝理气的蔬菜、瓜果,如橘子、生姜、香菜、荠菜、萝卜等。
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者,宜常吃补气、补血、补肝肾的食物,如鸡肉、鸭肉、鸡蛋、牛奶等。
原发性痛经患者的护理主要是保持心情愉悦,忌生冷,清淡饮食,同时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锻炼身体。当出现严重症状时需医院就诊。
经期应保持外阴部的清洁卫生,勤换卫生巾。
戒烟限酒,避免熬夜。
家庭多给予患者关爱,消除不良情绪。
适当锻炼身体,如慢步、瑜伽、太极拳等,放松心情。
生活中要注意大小便的通畅,尽量不要用力排便,若出现排便不畅的情况,应积极寻求医生帮助。
当月经期出现疼痛难忍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平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了解原发性痛经的相关危险因素,学会自我经期管理,做好饮食调节。
生活要有规律,月经期间避免寒冷刺激、剧烈运动等。
女性在月经期抵抗能力会下降,为避免生殖道感染导致痛经,一定要做好特殊时期个人卫生,洗浴应洗淋浴。
非经期间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能促进血脉流通,减少疾病的发生。
定期体检能够早发现妇科疾病,并进行尽早干预,有效预防痛经。
4910点赞
[1]谢幸,孔北华,段涛主编,妇产科学.第9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51.
[2]严滨,吕恽怡主编.妇产科学.高级医师进阶[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