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转移性肿瘤是指身体其他部位肿瘤转移至眼眶出现眼眶周围症状的疾病,眶内缺乏淋巴管,眼眶转移性肿瘤均经血行而来,是一种少见病,主要病因是肿瘤细胞转移。主要表现包括眼球突出、视力下降、眼球运动障碍、眼部疼痛,可导致颅内压升高、肿瘤转移的并发症。目前主要有手术治疗、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预后较差。
眼眶转移性肿瘤主要病因是肿瘤细胞转移,主要通过血行转移和局部浸润转移。几乎所有部位的恶性肿瘤患者都有患病可能,免疫力低下可以诱发眼眶转移性肿瘤。
身体其他部位肿瘤细胞转移至眼眶是主要病因,主要通过血行转移和局部浸润转移,成人主要来自乳腺、肺、膀胱、胃肠道、肾、甲状腺等,儿童主要由神经母细胞瘤、Ewing肉瘤和Wilms瘤等转移而来。
机体免疫力低下可能诱发恶性肿瘤,进展侵袭诱发眼眶转移性肿瘤。
眼眶转移性肿瘤是一种少见病,我国占眼眶肿瘤疾病的2%~3%,目前没有具体的发病率统计。
几乎所有部位的恶性肿瘤患者都有患病可能。
眼眶转移性肿瘤的典型症状包括眼球突出、扪及肿物、视力下降、眼球运动障碍、眼部疼痛,部分患者会出现视乳头水肿,视网膜出血、渗出,眼睑、结膜发红、水肿的症状,常见并发症有颅内压升高、肿瘤转移等。
随着肿瘤侵入生长增大,眼球逐渐突出,位于眼眶前部的肿瘤可以触及边界不规则、质硬的肿块,伴有疼痛。
肿瘤浸润生长侵及视神经可出现视力下降,肿瘤生长变大也能由于压迫导致视力下降。
肿瘤浸润生长侵及运动神经和肌肉可以出现眼球运动障碍,部分患者出现复视。
肿瘤侵及眼部和周围组织会出现红肿、疼痛。
部分患者会出现眼睑、结膜发红、水肿的症状,也与肿瘤浸润有关。
肿瘤生长导致颅内压升高,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的症状。
恶性程度高的肿瘤出现向远处转移症状,表现出相应部位不适,如咳嗽、骨痛、腹部包块等症状。
当肿瘤患者出现眼部不适需就诊肿瘤外科,医生通过眼部检查,影像学看到肿物及病理学检查明确为转移性肿瘤可进行诊断。注意与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眼眶内脑膜瘤、眼眶视神经胶质瘤相鉴别。
当肿瘤患者出现眼部不适的情况下需要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当触及眼眶前部肿物应及时就医。
确诊为眼眶转移性肿瘤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的颅内压升高情况应立即就医。
优先考虑去眼科或肿瘤外科。
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的颅内压升高的症状去神经内科。
是否有以下症状症状?(如眼球突出、视力下降、眼部疼痛等)
是否患其他恶性疾病?
这些症状出现多长时间了?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是否到其他医院就诊过?
医生通过视诊观察眼球突出程度,眼睑肿大程度,眼球表面有无异物、出血。检查患者视力情况,有无复视、弱视及眼球活动度情况。
若患者合并感染出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红细胞、血红蛋白下降提示贫血。
转氨酶升高提示肝功能异常,肌酐、尿素氮升高提示肾功能异常。
根据升高肿瘤标志物的类型对原发肿瘤有一定的判断。
用于初步筛查有无肿物,以及肿物有无破坏眼眶周围骨质。
可以较好的观察肿物形态及其有无周围组织侵犯,可发现肿物形状不规则的异常回声区,肿物病变内的暗区为肿瘤坏死、出血导致的。
比CT能更清楚的显示病变的位置和边界,对眶内和颅内软组织分辨力更高。可见形状不规则的眶内肿瘤。
适用于转移性肿瘤的检查,可以判断原发病灶及转移灶。
医生通过取部分组织做病理,是明确诊断的金标准。
眼眶转移性肿瘤的典型症状:眼球突出、视力下降、眼球运动障碍、眼部疼痛。
发现恶性肿瘤或恶性肿瘤治疗史。
影像学可见眼眶部肿物,活组织检查出来源于别处的恶性肿瘤细胞。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是最常见的眼眶良性肿瘤,主要表现为视力减退和视物模糊,少见眶内肿胀、复视和头痛。眼眶转移性肿瘤主要表现为眼球突出、眼球运动障碍,眼睑、结膜发红、水肿,通过病史、临床表现可以相互鉴别。
眼眶内脑膜瘤被认为是迷走于眼眶内的蛛网膜组织,属于生长较慢的良性肿瘤。以眼球突出和较早出现视力改变为主要表现,肿瘤较大者有复视和眼球运动障碍。眼眶转移性肿瘤为恶性肿瘤,随着肿瘤侵入生长增大,眼球逐渐突出,恶性程度高的肿瘤出现向远处转移症状,可通过临床表现与病理学检查进行鉴别。
眼眶视神经胶质瘤以视物不清和视力减退为主要表现,其次是眼球前突。眼底检查可见压迫条纹,视乳头水肿甚至萎缩。眼眶转移性肿瘤可见形状不规则的眶内肿瘤,通过影像学与病理学检查可以鉴别。
眼眶转移性肿瘤属于恶性肿瘤进展到晚期的程度,主要通过化学药物治疗,对于肿物过大影响视力者可以姑息性手术治疗,放射治疗也有一定的作用。眼眶转移性肿瘤需要长期持续性治疗。
环磷酰胺是一种广谱的抗肿瘤药物,可能引起膀胱损伤导致血尿,使用时应给予"保护性"药物即"美司钠",它可以有效减少这种特殊副作用的发生。
该药特有的副作用为手足疼痛或下颌、腹部的疼痛,也可以引起神经损伤(周围神经病变)导致手足无力(通常可逆)。至今尚无有效保护性药物来防止这种神经损伤,可尝试通过使用维生素E和谷氨酰胺来缓解。
多柔比星是一种抗生素化疗药物,为广谱抗肿瘤药,对机体可产生广泛的生物化学效应,具有强烈的细胞毒性作用。多柔比星的副作用主要是化学性膀胱炎,在许多患者中膀胱刺激征非常严重,一小部分患者甚至可发展为永久性的膀胱挛缩,故目前临床上已较少应用。
局部切除手术适于眼眶转移性肿瘤过大导致视力障碍者,为姑息性手术。不能治疗疾病,只能暂时缓解失眠症状,最大限度的保留眼部组织。
放射疗法是眼眶转移性肿瘤局部治疗手段之一。对有远处转移的眼眶转移性肿瘤,放射治疗一般用于对症治疗,是姑息治疗方法。手术后放射治疗用于处理术后的切缘残留或局部晚期的病例。目前放射治疗方法进展很快,如适形放疗、立体定向放疗(γ刀)及调强放疗等。放射疗法可引起疲乏、胃纳减退、低热、骨髓造血功能抑制、放射性肺炎、肺纤维化和癌肿坏死液化形成空洞等放射反应和并发症,应给予相应处理。对于眼眶转移性肿瘤脑转移病例,若颅内病灶较局限,可采用γ刀放射治疗,有一定的缓解率。
环磷酰胺是一种广谱的抗肿瘤药物,可能引起膀胱损伤导致血尿,使用时应给予"保护性"药物即"美司钠",它可以有效减少这种特殊副作用的发生。
该药特有的副作用为手足疼痛或下颌、腹部的疼痛,也可以引起神经损伤(周围神经病变)导致手足无力(通常可逆)。至今尚无有效保护性药物来防止这种神经损伤,可尝试通过使用维生素E和谷氨酰胺来缓解。
多柔比星是一种抗生素化疗药物,为广谱抗肿瘤药,对机体可产生广泛的生物化学效应,具有强烈的细胞毒性作用。多柔比星的副作用主要是化学性膀胱炎,在许多患者中膀胱刺激征非常严重,一小部分患者甚至可发展为永久性的膀胱挛缩。故目前临床上已较少应用。
眼眶转移性肿瘤不能治愈,预后差。接受正规治疗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3个月,可以出现失明的后遗症。治疗期间每月复查血常规、肿瘤标志物、视力和眼部影像学。
眼眶转移性肿瘤不能治愈。
接受正规治疗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3个月。
眼眶转移性肿瘤可以出现失明的后遗症,表现为视力严重下降,最终无法感知光线刺激。与恶性肿瘤细胞侵袭浸润视神经及眼球有关。患者失明后严重影响生存质量,无法生活自理。
眼眶转移性肿瘤治疗期间每月复查血常规、肿瘤标志物、视力和眼部影像学。
眼眶转移性肿瘤患者术后恢复期注意补充蛋白质、纤维素和热量,避免油炸和不易消化的饮食。术后眼压高有恶心、呕吐者可半流食,选择残渣少,便于咀嚼的食物。
眼眶转移性肿瘤患者术后恢复期注意补充蛋白质、纤维素和热量。在饮食上增加动物蛋白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牛肉、鸡肉、鱼肉、蛋清、牛奶等。可在三餐之间增加点心提高热量,如饼干、豆浆、藕粉、芝麻酱等。
术后眼压高有恶心、呕吐者可半流食,以残渣少,便于咀嚼为主。主食以面条和粥为主,可将鸡胸脯、里脊肉、鱼肉、虾肉、动物肝脏打成泥食用。水果食用前应去皮,避免食用坚果等硬物。
眼眶转移性肿瘤的护理以定期采血、口服用药、日常清洁为主,平时患者及家属可以通过观察眼球有无突出、眼球活动度、眼周有无异物生长、眼部有无疼痛、视力有无下降等来进行病情监测。同时也要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
对于术后,放疗后或化疗后的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下降等症状。出院后遵医嘱定期采血监测指标。如出现异常及时处理,避免出现骨髓抑制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治疗后的患者出院后根据化验指标给予对症治疗。如白细胞低给予升白药物,贫血给予升红细胞药物。了解各类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指导病人正确服用。
注意眼周清洁卫生,还需避免发生感染或在感染发生时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等。
平时患者及家属可以通过观察眼球有无突出、眼球活动度、眼周有无异物生长、眼部有无疼痛、视力有无下降等来进行病情监测。
在生活中,患者家属多关心患者的感受,了解其内心想法,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说出其不适感以对症治疗。
眼眶转移性肿瘤属于恶性肿瘤晚期表现,进行放化疗后多数患者出现骨髓抑制症状,患者及家属一定注意按医生要求定期采血监测血象。若出现血细胞下降,应及时就医,同时注意保暖、戴口罩,避免着凉和继发感染。
眼眶转移性肿瘤的预防主要是避免患恶性肿瘤和对恶性肿瘤者有效治疗,主要通过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和定期检查,对于有恶性肿瘤家族史人群每年定期行实验室和影像学全身检查。
对于有恶性肿瘤家族史人群每年定期行实验室和影像学全身检查,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治疗期间每月复查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恶性肿瘤患者及时、按时治疗,定期复查,避免进展转移至眼眶。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戒烟忌酒、适度锻炼。
保持愉悦、平和的心态对肿瘤的预防也有一定作用。
4270点赞
[1]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45-246.
[2]王毅,杨新吉,LI Yue-yue等.眼眶转移性肿瘤的诊治分析[J].中华眼科杂志,2008,44(8):687-690.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