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部瘢痕狭窄为口咽和鼻咽间的通道,由于鼻咽部外伤、手术或误食强酸强碱等造成软腭及腭咽弓与咽后壁之间的瘢痕粘连,导致鼻咽与口咽之间的正常通道改变。根据粘连程度不同可形成部分粘连,导致通道变小、狭窄,完全粘连导致通道完全闭锁。
腭咽弓与咽后壁之间的瘢痕粘连,导致鼻咽与口咽之间的通道部分粘连,从而使通道变小、狭窄,但仍留有部分通道。
严重瘢痕粘连,导致鼻咽与口咽之间的通道完全堵塞,从而使通道完全粘连不通,相对少见。
咽部瘢痕狭窄多系外伤及后天性感染所引起,过去以梅毒引起者最常见,现在则以鼻咽部手术、外伤及其他特殊性传染病引起者为主,强酸、强碱等化学药物腐蚀伤也可引起咽部瘢痕狭窄。
鼻咽部手术、外伤是最常见病因,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鼻内镜手术的广泛应用,后鼻孔及鼻咽部疾病的内镜手术的发展,以鼻咽粘连为主的手术并发症不断上升。
化学药物腐蚀伤少见,农村更多,因为在农村存在很多农药,如误食强酸、强碱等化学药物可以造成咽部的腐蚀伤,在愈合过程中会形成瘢痕性的狭窄。
后天性感染,过去以梅毒患者最常见,因梅毒二期患者病变可侵及咽部,使咽部出现黏膜充血、红肿,并且存在有眼部红斑,现少见。
鼻咽部手术或外伤后,机体免疫力下降,易发生感染,而此时感染极易导致伤口愈合不良,增加瘢痕愈合可能,最终导致瘢痕狭窄。
瘢痕体质的患者,存在伤口后,伤口不易一期愈合,愈合后也会出现比黏膜平面高的瘢痕疙瘩,所以更易诱发瘢痕狭窄的发生。
咽部瘢痕狭窄主要好发于鼻咽部手术、外伤者或特殊感染者,近年来,随着鼻内镜手术的广泛应用,后鼻孔及鼻咽部疾病的内镜手术的发展,鼻咽部瘢痕狭窄的发生率进一步上升。
鼻咽部手术如果愈合不良,或术后护理不当,可以在极大程度地增加瘢痕粘连的可能性,该人群也是近年来发病的主要人群。
多见于农村或从事海产品家庭,通过误服强烈刺激性的物品可以导致咽部受损,进而出现咽部瘢痕狭窄。
由于基因影响,部分人群存在瘢痕体质,该病相对常见,如果咽部出现损伤,在愈合过程中,会出现大的瘢痕,且这种瘢痕血量丰富,不易去除。
咽部瘢痕狭窄患者的症状由狭窄程度而定,轻度狭窄者可无症状。重度表现为鼻塞、打鼾、嗅觉减退或消失、张口呼吸、闭塞性鼻音或发音含糊不清等,其并发症包括听力下降、中耳炎等。
该病可以导致鼻咽部通道狭窄,使通过的气流受阻,在睡眠时会出现打鼾的情况,或因闭嘴呼吸导致呼吸量不足,而出现张口呼吸。
如果咽部瘢痕长期存在,会造成鼻黏膜肿胀、炎症反应、嗅神经损伤等,可以使鼻部功能障碍,出现嗅觉减退或消失。
瘢痕造成鼻黏膜肿胀、鼻腔堵塞,在说话时会出现闭塞性鼻音,或在发音时,因气流流通异常,而出现发音含糊不清。
患者因咽部瘢痕的阻碍,使通过食物的通道变窄,很容易出现咽腔变小,从而出现进食或喝水时自觉吞咽困难。
咽部瘢痕狭窄导致鼻咽部通道狭窄,易导致鼻腔分泌物不能排出积聚于鼻咽部,不易擤出,严重可引起窒息。
由于咽部瘢痕狭窄,导致鼻腔分泌物不能排出积聚于鼻咽部,咽鼓管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听力下降、中耳炎。
有鼻咽部手术或外伤史的患者,或有感染者,一旦出现鼻咽部不适,应及时就医,进行一般检查、鼻咽镜检查等检查,注意咽部瘢痕狭窄与先天性鼻咽闭锁相鉴别。
有鼻咽部手术、外伤史者,一旦出现咽部不适,如鼻塞、打鼾、嗅觉减退或消失、张口呼吸、闭塞性鼻音或发音含糊不清等症状者,应及时就医。
有感染者,出现咽部症状,应及时就医。
误食强酸强碱者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耳鼻喉科就诊。
若患者因吞服大量强酸强碱而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消化道穿孔等,可到急诊科就诊。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鼻塞、打鼾、嗅觉减退或消失、张口呼吸、闭塞性鼻音)
出现这些症状多长时间了?
有无咽部手术或外伤史?
是否有误食强酸强碱史?
来医院之前有没有服用过药物?
张口时可见软腭与咽后壁之间有粘连。多不见悬雍垂,在软腭中央多有小孔与鼻咽相通。沿此小孔,可用探针探知粘连的厚度,或将探针从鼻腔进路,用手指从口内触摸,可大致查知粘连的范围及粘连组织的厚度。
应用广泛,包括间接鼻咽镜和纤维鼻咽镜,如软腭与咽后壁之间有小孔,可以间接鼻咽镜检查,了解鼻咽瘢痕粘连的范围及程度。
通过侧位软组织摄片,可以对诊治有一定帮助,CT及MRI能提供更多信息,了解患者的咽部瘢痕的具体位置以及占位情况,为治疗提供有力证据。
经鼻内注人碘油行X线拍片,可了解粘连的部位、范围及厚度,以及确定瘢痕的具体位置和咽喉部的空间关系,对疾病的诊治有很大帮助。
如果该患者怀疑是感染,可以通过提取患者病变部位的样本进行检查,明确患者的因素,对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鼻塞、打鼾、嗅觉减退或消失、张口呼吸、闭塞性鼻音或发音含糊不清等。
张口即见软腭与咽后壁之间的粘连,悬雍垂多消失,弯探针探查明确有瘢痕。用手指从口内触摸可大致查知粘连的范围及瘢痕的厚薄。
明确查见有一定范围及程度的咽部瘢痕狭窄。
鼻咽闭锁多为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通常罕见。而鼻咽粘连则多系外伤及后天性感染所引起,故一般有鼻咽部外伤、手术病史或感染灶,两者可以根据病史以及咽部X线摄片、碘油造影等进行鉴别。
咽部瘢痕狭窄以手术治疗为主,应根据狭窄的程度,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鼻咽成形术应用最为广泛,患者一般治疗周期为1~3月。
曲安奈德注射液为中效糖皮质激素,在局部有着高效的抗炎、抗变态反应的作用,能够松解原来已形成的瘢痕,且可避免手术所导致的新创面。
咽部瘢痕狭窄患者多使用鼻咽成形术,鼻咽成形术是通过手术使已狭窄或闭锁的鼻咽重新与口咽相通,并保持不再狭窄。术式较多,尤其是Z形切口的整形手术原则的应用,目前的鼻咽成形术效果较好。下列方法可供参考选用。
适用于软腭中间遗有小孔,瘢痕较薄而不坚实者。方法:先自小孔弯探针探明粘连的厚度。在悬雍垂两侧,咽后壁上各作一基底在上方的黏膜瓣,瓣的长度约与粘连的高度相仿,以便黏膜瓣能向上卷折,可将软腭的鼻咽一侧的创面完全也盖。用多个褥式缝合使黏膜瓣固定。
适用于瘢痕厚而坚实,软腭黏膜瓣难以卷折,或粘连范围广泛,口咽亦受侵犯者。此法在采用软腭黏膜瓣的基础上,还在两侧磨牙后区的颊黏膜上各作一矩形黏膜瓣,按Z形切口原则,将两块黏膜瓣转换位置缝合,覆盖全部分离的创面。黏膜瓣的大小视粘连范围而定,但须带蒂(供血良好),长度一般不可超过蒂根宽度的2.5倍,黏膜瓣扭转处的角度不应过大,缝合时也不能太紧,以防愈合不良。
在每侧作两个黏膜瓣,一个基底向下位于口咽的黏膜瓣,和一个基底向上的鼻咽黏膜瓣。将鼻咽黏膜瓣向前卷折覆盖软腭的创面,口咽黏膜瓣向后覆盖咽后壁的创面。
应用射频或等离子技术进行鼻咽成形术,优点是手术方便、出血少,效果好等,缺点是术后必须放置扩张管,扩张管的放置时间至少2~3个月,期间患者可能会有鼻咽不适感。
预后依据咽部瘢痕狭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而定,经过有效、规范的手术治疗,病情较轻者一般可治愈且不会影响患者自然寿命,治疗期间应遵医嘱规律复诊。
咽部瘢痕狭窄病情较轻者一般可治愈,咽部瘢痕狭窄病情较重者通过手术可缓解,改善生活质量。
咽部瘢痕狭窄一般不会影响患者自然寿命。
接受手术咽部瘢痕狭窄患者一般单侧5天后拆线,一侧愈合后方可进行另一侧手术,故术后应2周左右复诊,咽部瘢痕狭窄患者在射频或等离子鼻咽成形术后放置扩张管至少2~3个月,治疗期间应遵医嘱规律复诊。
建议咽部瘢痕狭窄患者合理饮食即可。
咽部瘢痕狭窄患者术后切口易被唾液和鼻腔分泌物污染,从而导致感染,注意张口呼吸、术后口腔内环境改变可能导致口腔黏膜损害。家属或护理人员需要观察咽部瘢痕狭窄患者伤口出血情况,平时患者要注意保暖,适当锻炼,同时注意用药安全。
因术后切口易被唾液和鼻腔分泌物污染,从而导致感染,因此要加强口腔护理,每日进食后用漱口液含漱。
术后暂时少讲话,避免上呼吸道感染。注意口鼻腔分泌物情况,注意张口呼吸、术后口腔内环境改变可能导致口腔黏膜损害,防止伤口裂开。
小儿避免大声哭闹,防止创口裂开。
注意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适当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家属或护理人员需要观察咽部瘢痕狭窄患者伤口出血情况,定时监测呼吸、循环、血压、面色等生命体征,注意口鼻腔分泌物情况,防止潜在并发症如出血、瘢痕挛缩等发生。
咽部瘢痕狭窄患者需要按照医嘱服药,不要漏服或多服,若出现头晕或恶心等不良反应且难以忍受时,请及时就医。
咽部瘢痕狭窄病因明确,故患者应加强意识,积极预防其发生,一旦发生也应早诊断早治疗,最大程度改善患者预后。
有鼻咽部手术、外伤史等患者应于术后积极复查,防止咽部瘢痕狭窄的发生,出现鼻塞、嗅觉减退或消失等症状应及时发现并治疗。
有鼻咽部手术、外伤史者,尤其是瘢痕体质者,应于术后积极复查,出现鼻塞、嗅觉减退或消失、打鼾、闭塞性鼻音或发音含糊不清及时就医。
加强对儿童的监管,避免其误食强酸强碱等化学物品,强酸强碱等也应放在安全位置,禁止用矿泉水瓶等分装。
有感染者,出现咽部不适也应警惕咽部瘢痕狭窄的发生,及时就医筛查。
瘢痕体质人群一旦有瘢痕形成就要及时治疗,尽量不采用增加新创面的方法。
4910点赞
[1]席淑新,陶磊.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466-478.
[2]黄兆选.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66-367.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