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性肾炎是指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在尿液检查中发现蛋白尿和(或)镜下血尿,往往是早期发现肾小球疾病的依据,一般不伴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隐匿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病,可见于多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肾小球轻微病变(薄基底膜肾病)、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增生性肾炎和IgA肾病等。仅有少数隐匿性肾炎患者出现肾功能损害、慢性肾小球肾炎,一般无需特殊治疗,预后较好。
隐匿性肾炎的主要病因为肾小球基底膜受损和肾小球基底膜的电荷屏障、机械屏障受损,隐匿性肾炎常好发于IgA肾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吸烟者等人群。吸烟、免疫力低下、患有其他肾小球疾病等都能诱发隐匿性肾炎。
肾小球基底膜出现微小破裂,红细胞受机械挤压漏出至鲍曼氏囊腔出现血尿。一般多发生在系膜旁区基底膜,在有系膜区损伤的疾病中易于发生。
正常情况下,肾小球基底膜存在电荷屏障和机械屏障,阻止血浆中的蛋白分子滤出。若因各种原因使肾小球的电荷屏障或机械屏障受损,则尿液中可以出现不同分子量的蛋白尿,此为肾小球性蛋白尿。
吸烟可能是隐匿性肾炎的诱因,吸烟者的发病率升高。
免疫力低下可诱发隐匿性肾炎发生。
隐匿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普通人群隐匿性肾炎的发生率约5%~6%,在校学生约为4%。
隐匿性肾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发病率无差别。
IgA肾病患者肾小球基底膜受损,最常出现无症状血尿。
隐匿性肾炎属于自身免疫性肾炎,免疫力低下易患病。
吸烟可能是隐匿性肾炎的诱因,吸烟者的发病率升高。
隐匿性肾炎患者一般无任何临床表现,往往在常规体检中发现镜下血尿和(或)蛋白尿。部分患者在感冒后、劳累后尿中红细胞异常增加,甚至出现肉眼血尿的症状。少数隐匿性肾炎患者可合并出现肾功能损害、慢性肾小球肾炎。
患者临床表现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显微镜下血尿,部分患者在剧烈运动后或高热的情况下,表现为一过性的肉眼血尿。患者无水肿、高血压、蛋白尿及肾功能减退。
患者临床表现呈持续性尿蛋白阳性,且24小时尿蛋白定量<2g。患者无血尿、水肿及肾功能减退。
临床表现为持续性血尿伴蛋白尿,且24小时尿蛋白定量<2g。除尿检异常以外,无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
反复迁延不愈的隐匿性肾炎未得到及时治疗会出现肾功能损害,表现为肾小管浓缩功能下降、夜尿增多等症状。
隐匿性肾炎长期不愈者,肾小球出现增生瘢痕萎缩、变小,转变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当反复出现血尿和(或)蛋白尿时应及时就诊肾内科,行尿液分析、免疫学检查、肾功能、影像学检查、肾活检明确诊断。隐匿性肾炎需要注意和假性蛋白尿、假性血尿、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生理性蛋白尿等相鉴别。
当反复出现血尿和(或)蛋白尿的情况,需要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隐匿性肾炎患者反复出现血尿和(或)持续性蛋白尿应及时就医。
隐匿性肾炎患者出现大量肉眼血尿的情况应立即就医。
该病优先考虑去肾内科就诊。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反复出现血尿、蛋白尿)
血尿、蛋白尿出现多久了?
有无加重或减轻的因素?
既往有无其他疾病?
尿常规检查或存在轻度蛋白尿、镜下血尿,或二者兼有。相差显微镜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及尿红细胞容积分布曲线检查,提示为肾小球源性血尿。
一般无异常发现。
肝功、肾功能检查正常;血抗链"O"、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冷球蛋白阴性、补体正常。
包括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功能评估在正常范围,肾小球滤过率、内生肌酐清除率正常,酚红排泄试验、尿浓缩稀释功能及酸化功能均在正常范围。
超声影像学检查早期可见双肾正常,肾皮质或肾内结构正常。放射性核素显像、膀胱镜检查及静脉肾盂造影均无异常发现。
对于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活检可帮助进一步明确诊断。对于肾穿刺活检的指征,目前意见不一致。部分学者认为蛋白尿明显,特别是尿蛋白定量>1.0g/24小时应考虑进行肾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类型;随访过程中如发现尿蛋白增加,和(或)出现血尿、蛋白尿,和(或)出现水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肾脏病表现,也应及时行肾活检以帮助明确病理类型及病变程度,并制定相应治疗措施。
患者仅呈轻度蛋白尿(<0.5g/24小时,白蛋白为主)和(或)肾小球性血尿(镜下血尿为主,偶见肉眼血尿)。
一般无临床症状,无高血压、水肿及肾功能损害。
排除生理性蛋白尿及功能性蛋白尿。
排除继发性、遗传性肾小球疾病及急慢性肾小球肾炎。
如结石、肿瘤等大量血尿所造成的假性蛋白尿,常可根据病史及影像学检查鉴别。
如月经血、尿道周围炎症、食物或药物的影响等,同时注意排除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等。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等,可根据临床表现及特殊的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
多有明确的诱因如剧烈运动、寒冷、发热等,为一过性蛋白尿,蛋白尿较轻,诱因去除后蛋白尿消失。直立性蛋白尿多见于青少年,直立时出现,卧床后消失。
隐匿性肾炎无特殊治疗方法,临床上以长期随访观察、预防和治疗诱发疾病加重因素、减少尿蛋白和勿用肾毒性药物为治疗原则。
定期门诊密切随访,监测血压、尿常规、尿蛋白定量及肾功能变化;女性患者在妊娠及分娩过程中需加强监测及进行产后随访。
保护肾功能,避免各种肾损伤的因素,特别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注意保养,防止感冒和过度劳累,如有反复发作的慢性扁桃体炎,待急性期过后可行扁桃体切除术。
尿蛋白阳性者可尝试使用ACEI和(或)ARB治疗。
隐匿性肾炎一般无需通过药物治疗。
隐匿性肾炎一般无需通过手术治疗。
隐匿性肾炎可长期迁延或间歇性发作,少数患者可自愈。大多数患者肾功能长期稳定,预后较好。隐匿性肾炎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本病患者可每3~6个月检查尿常规、肾功能及血压变化。
隐匿性肾炎可长期迁延或间歇性发作,少数患者可自愈。
隐匿性肾炎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
隐匿性肾炎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一般无后遗症。
隐匿性肾炎患者每3~6个月检查尿常规、肾功能及血压变化。
隐匿性肾炎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可口、营养丰富为主。患者应忌食一切咸味调味品,限制入液量,忌高脂食物,限制高钾食物,供给充足的维生素等。
隐匿性肾炎患者应避免咸味调味品,每1g盐可带进110ml左右的水,如进食过量的食盐,而排尿功能又受损,常会加重水肿症状。血容量增大,可造成心力衰竭,故必须限制食盐,给予低盐饮食,每日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2~4g以下,以防水肿加重和血容量增加,发生意外。
隐匿性肾炎的饮食应根据病人每天的尿量多少来控制入液量,一般的补充方法是除补充与前一日排出尿量等量的液体外,再多摄入液体500~1000ml。如果尿量少或伴有水肿者,每日摄入的液体量应不超过1000ml。
隐匿性肾炎患者应预防出现高血压,而动物脂肪对高血压是不利因素,因为脂肪会使动脉硬化和抑制造血功能,所以隐匿性肾炎病人不宜过多食用此类食物。隐匿性肾炎患者如不能及时摄入脂肪和蛋白质,则机体会变得更加虚弱,故在日常生活中可用植物油代替,每日60g左右。
部分隐匿性肾炎合并肾小管受损出现少尿、无尿或血钾升高时,应限制含钾丰富的蔬菜及水果,如黄豆芽、韭菜、青蒜、芹菜、菜花、香椿、菠菜等。
由于限制含钾较多的食物,摄入的蔬菜和水果就要减少,维生素的摄入会明显减少,容易造成维生素缺乏症。应补充各种维生素制剂,尤其是维生素C,每日不应少于300mg。
隐匿性肾炎患者的护理应以避免诱因和休息为主,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度运动,有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也要注意患者的心理疏导。需要特别注意,隐匿性疾病患者要定期测血压和血糖。
平时应注意避免服用有肾毒性的药物,避免疲劳、感染和吸烟等一切可能导致隐匿性肾炎加重的因素。
对于状态较好的患者适度的运动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
在生活中,患者家属要多关心患者的感受,了解其内心想法,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说出其不适感以对症治疗。
隐匿性肾炎患者平时要注意血压和血糖的调控,家属定期给患者测血压和血糖。
隐匿性肾炎目前尚无有效的早期筛查方法,隐匿性肾炎只能通过避免一切损害肾功能的因素和提高自身免疫力来早期预防,如避免服用肾毒性药物、避免感染以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平时应注意避免服用有肾毒性的药物,避免疲劳、吸烟等一切可能导致隐匿性肾炎加重的因素。
避免感染,若出现上呼吸道、肠道、皮肤等处感染注意早期治疗。
平时要注意血压和血糖的调控,出现不正常及时就医。
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规律三餐、适度锻炼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
4737点赞
[1]刘冠贤,叶任高,范雁飞.原发性隐匿性肾炎血尿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0(02):53-55.
[2]饶克瑯,何振生.隐匿性肾炎血尿型从咽论治的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3(04):101-103.
[3]姜宗培.隐匿性肾炎的诊断和治疗[J].新医学,2003,34(011):668-669.
[4]聂莉芳主编.聂莉芳中医辨治肾病经验[M].2018:28.
[5]杭宏东主编.肾内科学.高级医师进阶[M]2016:63-65.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