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或棘红细胞增多症,又称Bassem-Kornzweig综合征、Levine-Critchley综合征,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独立的锥体外系遗传疾病。主要病因是血液中β脂蛋白减少或缺失,临床表现为运动障碍,以口面部不自主运动、肢体舞蹈症最常见,还可伴有性格改变、精神障碍以及癫痫发作。目前没有特效治疗方法,只能控制病情的发展,预后不佳。
又称无β-脂蛋白血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表现为棘红细胞增多、β脂蛋白缺乏、共济失调、视网膜病变,可伴肌萎缩、弓形足等。
为X连锁隐性遗传病,多于30~40岁发病,临床表现为各种运动障碍,常有反射消失、肌病、心肌病、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增高和持续溶血状态。
又称舞蹈病-棘红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与Mcleod综合征相似,但患者红细胞表面Kell抗原及xK抗原表达正常,血清脂蛋白水平亦在正常范围。
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是较罕见的脂类遗传性代谢疾病,主要缺陷是血中β脂蛋白减少或缺乏,神经系统症状主要是维生素E缺乏导致的神经髓鞘的不饱和磷脂发生过氧化损伤。
基因突变的结果是脂蛋白的合成和结构的完整性发生异常,脂蛋白缺乏。
肠黏膜将脂类转运到淋巴系统的功能发生障碍,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血中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K减少。
孕期周围环境发生改变,如接触有毒有害物质、X线等,影响胚胎发育。
营养不良或感染病毒、细菌,还有服用药物、情绪压力太大等。
多见于青春期或成年早期,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间比例为1.8:1。平均发病年龄是8~62岁,病程是7~24年。
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的好发人群为青年男性,具体原因无从表述。
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以口面部不自主运动、肢体舞蹈症最常见,常表现为自咬唇、舌,以及进食困难、步态不稳、性格改变、精神症状等。
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运动障碍,以口面部不自主运动、肢体舞蹈症最常见,常表现为进食困难、步态不稳,时有自咬唇、舌等,其他运动障碍有肌张力障碍、运动不能性肌强直、抽动症、帕金森综合征(PDS)等。
性格改变和精神症状亦是其常见症状,约半数以上患者可有进行性智能减退,约1/3患者可出现癫痫发作,以强直痉挛性全身发作多见。
还可出现周围神经病,脑电图显示失神经支配性肌电图改变,极少数患者可出现伸跖反射、听力损害。
部分患者出现癫痫发作,以全身强直性发作多见。
随病情发展,约半数患者存在进行性智能减退。
患者表现为进食困难、步态不稳,时有自咬唇、舌,而且出现肢体舞蹈症、癫痫、智能减退,需要及时就医,采取积极治疗。
患者出现运动障碍、精神障碍需要及时就医。
患者出现癫痫、进行性智能减退需要立即就医。
患者出现步态不稳、听觉下降、进食困难等需要及时就医。
建议患者选择神经内科。
因为什么来就诊?
发现异常多长时间?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咬唇、咬舌、进食困难、步态不稳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癫痫发作、性格变化、智能下降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家中成员是否有类似情况存在?
周围血中找到棘红细胞,但只有其计数大于3%才有诊断意义。多数患者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增高,均见于男性患者。
血清β脂蛋白缺如是诊断Bassem-Kornzweig综合征的重要依据。
头颅CT显示明显的尾状核局灶性萎缩,Mcleod综合征者常有弥漫性大脑半球萎缩,脑磁共振MRI示双尾状核萎缩,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与质子密度像显示尾状核壳核为略高信号。
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患者出现口面部不自主运动、肢体舞蹈症。
检查发现周围血棘红细胞计数大于3%,血清肌酸激酶增高。
符合以上情况可诊断。
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又称慢性进行性舞蹈病、大舞蹈病。患者一般在中年发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痴呆和舞蹈样动作等,临床可以根据症状及基因检查鉴别。
又称Hallervorden-Spatz病,是与铁元素代谢障碍有关的神经遗传性代谢疾病。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主要累及锥体外系统,常分为儿童型和成人型,儿童型多见,多于6~12岁起病。成人型又称为晚发型,一般在约55岁发病,常有家族史,进行性锥体外系症状有肌张力障碍、肌强直和双下肢痉挛性瘫等,MRI检查T2WI显示典型“虎眼征”,可以诊断本病。
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属于遗传代谢病,目前没有有效治疗方法。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各种镇静、抗精神病药,主要目的是控制症状、改善生活。
目前药物治疗属于对症治疗范畴,能够缓解症状、改善生活,但不能逆转疾病。
镇静、抗癫痫,长期治疗不能随便停药,用药时间过久可能会出现耐药及依赖性。
用于治疗各种功能性神经症、焦虑症、癫痫,不良反应有嗜睡、运动失调等。
小剂量能消除不自主的运动,又能减轻和消除伴有的精神症状,长期用药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心肌损伤,视患者身体状况选择。
该疾病一般无手术治疗。
出现肌肉局部强直、痉挛可给予适度的按摩理疗。
患者出现性格异常,出现自卑、躁动、抑郁等情绪,需要医生和家属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
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病程较长,约半数患者有进行性智能减退,约1/3患者可出现癫痫发作,以强直阵挛性全身发作多见。
由于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与遗传有关,也无有效治疗,所以一般无法治愈。
如果病情严重,存活时间短,病情较轻者最长可存活30余年。
经治疗后,患者需要2~4周复诊一次。
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需要进食高热量、优质蛋白、高纤维素饮食,因吞咽困难需要少食多餐,病情严重者需给予鼻饲饮食。目前对于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无具体饮食宜忌,但生活中需要多加注意饮食摄入要素。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及瓜豆类、肉类、动物肝脏和肾脏等。
不能抽烟、喝酒,不能喝浓茶。
不吃油腻、太咸、太甜、辛辣刺激性食物。
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要注意口腔卫生,避免咬伤。遵医嘱按时服药,保持心情舒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心理支持。
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勤换衣服,勤洗澡。
注意口腔卫生。
病情轻者可适当活动,需要避免跌倒意外,重者卧床休息。
遵医嘱按时、定量服用药物。
定期到医院复查,避免意外伤害。
注意不能单独在家。
由于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治疗困难,疗效不满意,预防更为重要。避免近亲结婚,进行遗传咨询,有异常家族史者建议进行产前诊断和选择性人工流产。
合理饮食,增强抵抗力,规律作息,不过于劳累。
合理、规范用药,不随意购买、自行应用抗生素。
注意远离有毒有害物质,如果工作环境恶劣,需要采取保护措施。
发现疾病要积极治疗。
4296点赞
[1]贾茜,李存江,郭冬梅.11例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临床分析[J].北京医学,2017,39(05):472-475.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