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肾病综合征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及水肿为主要特征的肾小球病变,是肾小球疾病的常见表现。老年肾病综合征临床上分为二大类,第一类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的表现之一。第二类是由系统性疾病引起的,称为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老年肾病综合征临床上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的表现之一。
第二类是由系统性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老年肾病综合征中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发生率高,其中以肾淀粉样变最高。其次是各种肿瘤,也常引起老年人继发肾病综合征,如胃肠道肿瘤、淋巴瘤白血病,还有其他疾病,如老年糖尿病肾病、乙型肝炎、某些药物等,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病理分型以膜性肾病最为常见。
老年肾病综合征常于扁桃体炎、咽炎、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病,或因受凉、劳累起病。
可能由微小病变型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性肾病、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引起。
以肾淀粉样变、糖尿病肾病引起为主。肿瘤也常引起老年人继发肾病综合征,如胃肠道肿瘤、淋巴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另外乙型肝炎、血管炎、冷球蛋白血症、巨球蛋白血症等。某些药物,如非特异性消炎药、金制剂、青霉胺也可引起该病。
由于老年人身体免疫功能较差,器官整体有老化的趋势,对外界的病毒、细菌等抵抗力比较弱。另外老年人年龄大,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及肾功能减退。
老年肾病综合征成人发生率6%,8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较高。
老年肾病综合征好发于患有肾脏慢性炎症、肾小球肾炎患者以及免疫能力低下的人群和长期服用肾毒性药物的人群。
老年肾病综合征常见症状多有严重水肿、低蛋白血症,其中以水肿的症状最为明显,以眼睑、颜面部水肿和下肢水肿为主,水肿严重时可引起肺水肿、胸腔积液,甚至发生心衰,大量蛋白尿指尿蛋白大于3.5g/d,长期尿蛋白丢失易引起低蛋白血症。
呈全身性可凹性水肿,初期多见于踝部,晨起时面部水肿。随着病程发展,水肿可至全身并出现积液,老年患者水肿严重时可发生心衰。
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24h,严重者达十几克,呈选择性或非选择性蛋白尿。
大部分患者血中胆固醇、磷脂、三酰甘油均可升高。
血浆总蛋白降低,主要是血浆白蛋白降低。
机体免疫力下降易出现感染,易引起泌尿系感染。感染的部位多为呼吸道、泌尿道和皮肤感染,一旦感染出现应及时选用敏感、强效、无毒性的抗生素治疗,对老年人可以采取预防措施。
肾病综合征存在高凝状态,血液黏稠度增加使凝血,血栓形成倾向更严重。栓塞的发生率占肾病综合征的8%~50%,其中以肾静脉血栓最多见。
常见有低钙血症,以及微量元素铜、锌、铁等缺乏。老年肾脏的保钠功能明显减退,长期低盐饮食可因持续尿钠丢失引起低钠血症发生。此外,利尿药应用也可引起低钠血症。长期不当使用利尿药如味塞米及噻嗪类利尿药等因素促进尿钾排出增加,可以引起低钾血症。
老年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的发病率为18.8%~24.7%。合并急性肾衰竭的病理类型以微小病变、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为主。其机制可能有∶
因肾间质高度水肿压迫肾小管以及大量蛋白管型阻塞肾小管,由于肾小管腔内高压,间接引起肾小球滤过率骤然减少,导致急性肾实质性肾衰竭。
过度利尿引起低容量血症,使得老年肾脏肾血浆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由于老年肾脏的尿浓缩、稀释功能下降、潴钠功能减退、肾脏缓冲能力下降、肾素分泌减少,醛固酮合成降低,更易伴急性肾衰竭。
NSAID等药物引发急性间质性肾炎。
叠加有新月体肾炎,实验室检查可表现为活动性尿沉渣。
肾血管栓塞,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者,肾静脉血栓发生率可达10%~40%。
当老年人出现蛋白尿、水肿等怀疑肾病综合征的症状时应及时就诊,本病主要通过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等可以确诊,肾病综合征引起的水肿还需注意与心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等相鉴别。
对于老年肾病综合征高危人群,定期体检非常有必要。无论是不是高危人群,一旦体检中出现相关症状,比如大量蛋白尿、高度水肿、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都需要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若出现感染、呼吸困难、身体某些部位剧烈疼痛等应该立即就医。
老年肾病综合征通常是指65岁以上患者出现的肾病综合症,往往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水肿、高血压、肾功能下降等,对于这种专科比较强的疾病,一般建议在肾病内科就诊。
是否有高血脂、高血压和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病史?
是否有过肾病史?
是否有服用肾毒性药物?
尿量有没有变少?尿颜色是否有变化?
近期是否有发生感冒或咽炎发作?
尿常规检查显示有大量蛋白尿,仅15%~20%的患者有镜下血尿,肉眼血尿罕见,尿蛋白24小时≥3.5g,发病初期约30%的患者血清肌酐轻度升高,老年患者血肌酐升高明显,血浆蛋白中白蛋白<30g/L,血脂、胆固醇、三酰甘油高于正常。
主要表现为白蛋白的降低,α2及β2球蛋白增高,γ球蛋白正常低限或降低。
尿中C3含量增加,主要见于增殖性及硬化性病例,在肾病综合征的鉴别诊断中有参考价值。
本检查对肾病综合征的类型及选择治疗方案有一定帮助,微小病变时,尿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1.25μg/ml者占大多数,而增殖性肾小球肾炎者多数>1.2μg/ml,如果尿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3μg/ml,持续不降低,提示病变活动性较强。
该检查可以为确定肾病综合征和病理类型提供形态学诊断,并对治疗方案确定及估计预后有着指导性意义。
若患者疑似并发血栓或正处于高凝状态,应行该检查明确具体情况。
老年人肾病综合征在临床表现与成年人基本相同,主要根据实验室中尿蛋白、血浆蛋白和血三脂的指标,达到肾病综合征的标准而确定,但是老年人肾病综合征是继发性多于原发性。老年肾病综合征继发于很多疾病,各种肿瘤性疾病,如胃肠道肿瘤、淋巴瘤、白血病、肺癌、多发性骨髓瘤,还有糖尿病肾病血管瘤、异常蛋白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某些药物如金制剂、青霉胺、非类固醇抗炎、转换酶抑制剂,所以一定要除外上述疾病的原因,才能诊断为原发性的肾病综合征。
老年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主要应限制钠摄入,适当应用利尿剂及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此外需注意预防交叉感染,防治并发症。可用转移因子胶囊等药物辅助治疗。
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常有明显水肿,应根据水肿程度适当限制盐和水分的摄入,如果限制水钠仍不能控制水肿,可以适当使用利尿药,水肿严重者可补充胶体和血浆蛋白,但要避免长期大量使用利尿药。老年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较为明显,因此应该适当增加蛋白摄入,以利纠正低蛋白血症,防止营养不良。高脂血症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发生,促进血栓及栓塞形成,对于高血脂患者应给予低脂饮食,脂质应<总热量的30%。老年患者常有糖耐量降低,提倡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占总热量的50%~60%。
老年肾病综合征的激素用量一般为年轻人的70%~80%,且不一定达到完全缓解,有条件者最好在肾活检明确病理类型后再确定治疗方案。微小病变的病人单用激素即可完全或部分缓解,这一点与成人或儿童相似,80%~90%对激素治疗有效,并且与年轻患者相比复发率较少,并且复发后对再次治疗依然敏感、
对于临床表现为明显肾病综合征和进行性肾功能减退者,应用免疫抑制药可以改善预后。但如果治疗过程中出现明显副作用,或者应用一段时间后没有获益表现,就应该及时停用。环磷酰胺是使用非常广泛的免疫抑制药。
对于无禁忌证的老年患者,均应酌情适时给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抑制药进行治疗,以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同时应重视降压及降脂治疗并应达到靶目标值。
老年肾病综合征无需手术治疗。
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帮助度过少尿或无尿难关。
血栓形成时应采用抗凝治疗,阻止血栓扩展。
老年肾病综合征预后的个体差异很大,决定预后的主要因素除病理类型外,还有临床因素等。反复感染、栓塞并发症也常影响预后。
老年肾病综合征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一般可以临床治愈。
老年肾病综合征如果是轻型,控制良好,病人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如果病人并发其他并发症,比如血栓、感染,或者不幸出现急性肾衰竭,要根据病人并发症的严重程度,评估病人生存期有多长。但是肾病综合征是慢性临床综合征,大部分病人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整、适度休息,基本上都可以有较长的生存期。
老年肾病综合征治愈后半年、一年应该去医院复查,主要复查尿常规、血常规等,确定疾病已经完全痊愈。
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应该注意均衡营养饮食,注意降低钠盐、蛋白质的摄入。注意饮食中蛋白的摄入量适中,过多可增加肾脏负担,加速尿中蛋白排泄,诱发肾病综合征的复发;过少会出现营养不良,不利于本病的恢复。
宜吃优质低蛋白食物,瘦肉、鸡蛋、鱼肉、豆制品、奶制品、鸡肉、羊肉等。
宜吃护肾的食物,枸杞子、阿胶、核桃、黑芝麻、猪肉、羊肉、红枣、小米等。
宜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木耳、裙带菜、海带、芹菜等。另外,粮食中的燕麦、荞麦、玉米、全麦粉、高粱,以及一些中药中的茯苓、山楂、罗汉果、甘草等。
忌吃含盐量高的食物,果蔬汁、关东煮汤汁、白面包、早餐麦片等。
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主要是注意卧床休息,日常生活中可进行适当活动,增强机体免疫力,但要注意避免着凉。
全身重度水肿应卧床休息至水肿消退,注意保暖和个人卫生,做好皮肤护理。
适当活动、稳定情绪,以增加机体免疫力及抗病能力。
预防感冒,避免受凉、受湿或过度疲劳。
患者注意观察排尿量、颜色、性状的变化,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患者出现感冒应及时用药,一旦出现感冒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及时应用抗菌药。
老年肾病综合征的预防主要是积极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相关疾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健康饮食,有原发疾病的患者可定期体检,以便早期发现。
有高血压、糖尿病等于原发疾病的患者需注意定期去医院行尿常规、肾功能检查等,若出现异常随时复查。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锻炼;饮食宜低盐、低脂。
如果已出现蛋白尿,应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治疗,病情稳定时要定期复查尿常规、血脂、血压。
以治疗手段为主对原发病进行积极的治疗,减轻疾病对肾脏的损害。
尽量每3~4个月进行全身体检,以便早发现身体中的异常。
4092点赞
[1]尹孝本.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病因与治疗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6):350-351.
[3]佐楠,冯江敏,王力宁.老年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点[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4.
[4]蒋晓立,董红敏,吴广宇.甲泼尼龙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老年肾病综合征的疗效.中国老年学,2014,256-258.
[5]马小芬主编.肾脏病诊疗及急性肾损伤救治下[M].2016:590-593.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