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耳聋-眩晕综合征是梅尼埃病的一个亚型,具有耳鸣、耳聋、眩晕发作等三主征,并且眩晕发作出现在耳蜗症状后,耳聋、耳鸣常继眩晕发作而减轻。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内听动脉痉挛有关。经过正规治疗后,虽有复发的可能,但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均能得到有效控制。
耳鸣耳聋眩晕综合征发生的原因可能与内听动脉痉挛有关,内淋巴压增高、内淋巴液循环障碍、植物神经异常所致的内淋巴水肿、前庭膜破裂、颈椎异常以及病灶感染等可能导致发病。
当肢端动脉痉挛时,手指苍白且感觉迟钝,待血管痉挛解除,则发生痛性充血。而当内听动脉缓慢地发生痉挛时,则出现耳聋、痉挛解除,迷路突然充血而出现耳鸣和眩晕,继而耳聋消失。
内淋巴压增高、内淋巴液循环障碍、植物神经异常所致的内淋巴水肿、前庭膜破裂、颈椎异常以及病灶感染等,可能为导致发病的因素。
内听动脉痉挛的产生,与强烈的噪音、激烈的运动、中毒、消化道毒素吸收、内耳迷路应激性增强等因素有关。
本征发病前或发病时,常出现尊麻疹等过敏性疾病,提示发病可能与变态反应有关。
本病无特定的流行病学资料。
本病好发于30~40岁之间的人群。
耳鸣耳聋眩晕综合征常有前驱不适,随后出现听力障碍,并呈进行性加剧,之后出现眩晕发作和耳鸣,眩晕发生后数小时,耳聋、耳鸣消失,但症状可复发。
患者常先突然出现听力减退,一般为单侧性,部分患者为双侧,可伴发作性耳鸣,持续时间数日至数周不等。
眩晕常发作于耳鸣开始消退以及听力逐渐恢复时,患者可自觉周围景物旋转或感觉自身的天旋地转。
眩晕发生后数小时,耳聋、耳鸣消失,但症状可复发。
部分患者可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但通常无意识障碍。
部分患者可有恶心、呕吐、手脚冰凉、面色苍白等症状,但通常无意识障碍。
出现耳鸣及听力下降,而在一次眩晕发作之后,耳鸣和眩晕自行缓解消失,应及时就诊,明确是否为耳鸣耳聋眩晕综合征,并注意与前庭神经炎、突发性耳聋等疾病进行鉴别。
当出现耳鸣、听力下降或眩晕发作时,应及时就医,并进一步检查。
大部分患者优先到耳鼻喉科或神经内科就诊。
耳鸣、耳聋多长时间了?是先出现的耳鸣还是耳聋?
是否伴有眩晕?眩晕持续多久?是否反复发作?耳鸣、耳聋、眩晕发作的先后顺序是怎么样的?
眩晕发作时或发作后耳鸣、耳聋有什么变化?
是否曾出现过敏状况?有没有其他方面的疾病?
近期休息如何?劳累吗?日常生活是否规律?
鼓膜正常,声导抗测试鼓室导抗图正常,咽鼓管功能良好。
发作期可观察到或用眼震电图描记到节律整齐、强度不同、初向患侧继而转向健侧的水平或旋转水平性自发性眼震和位置性眼震,在恢复期眼震转向患侧。动静平衡功能检查结果异常。间歇期自发性眼震和各种诱发试验结果可能正常,多次复发者耳前庭功能可能减退或丧失。
纯音听力图早期为上升型或峰型、晚期可呈平坦型或下降型。
出现耳鸣耳聋眩晕综合征的典型发作顺序,即先出现耳鸣及听力下降,而在一次眩晕发作之后,耳鸣和眩晕自行缓解消失,即可进行诊断。
系特定头位诱发的短暂(数秒钟)阵发性眩晕,伴有眼震。由于不具耳蜗症状,而易与耳鸣耳聋眩晕综合征相鉴别。
可能因病毒感染所致。临床上以突发眩晕,向健侧的自发性眼震,恶心、呕吐为特征。前庭功能减弱而无耳鸣和耳聋。数天后症状逐渐缓解,但可转变为持续数月的位置性眩晕。痊愈后极少复发。该病无耳蜗症状是与耳鸣耳聋眩晕综合征的主要鉴别点。
约半数突发性聋患者伴眩晕,但极少反复发作。听力损失快而重,以高频为主,无波动。
该病诊断标准包括至少五次中到重度眩条症状发作,持续5分钟到72小时。按照“国际头痛疾病分类”(ICHD),有或前期有伴或不伴先兆的偏头痛发作史,或具有一个或多个偏头痛特征。伴随至少两个下列特征的头痛,即一侧、搏动性、中到重度疼痛,可以被日常活动加剧,畏光、畏声,视觉先兆。
耳鸣耳聋眩晕综合征由于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目前多采用以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内耳微循环为主的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主要是改善患者眩晕、呕吐症状。常用地西洋、苯海拉明、地芬尼多等,仅在急性发作期使用。
主要目的是改善内耳的血液循环,从而缓解眩晕。常用氟桂利嗪、倍他司汀、尼莫地平等。
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B族维生素、镇静剂等,可有效改善眩晕症状。
本病一般无手术治疗。
前庭康复治疗,对于已经化学或手术迷路切除的患者,则是进行前庭康复治疗的良好适应证。
耳鸣耳聋眩晕综合征预后尚好,经过正规治疗后,虽有复发的可能,但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均能得到有效控制。可以维持正常的生活,无后遗症发生,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本病可完全恢复,但存在复发可能。
耳鸣耳聋眩晕综合征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耳鸣耳聋眩晕综合征需要3个月复查一次听力。
耳鸣耳聋眩晕综合征患者应减少糖类、高盐食物的摄入,保证膳食平衡,多食用蔬菜、水果,补充营养。
食用蔬菜、水果,如菠菜、苹果、桃子等。
低盐、低脂及清淡饮食,建议每日摄入盐量<1.0g。
耳鸣耳聋眩晕综合征患者要避免劳累及生活不规律,需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抑郁等不良情绪。疾病发作期应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尽量避免灯光照射及强声刺激。疾病间歇期建议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抑郁等不良情绪。
当出现耳鸣及听力下降,而在出现眩晕,并在一次眩晕发作之后,耳鸣和眩晕自行缓解消失。但若伴有眼球震颤及客观平衡障碍,应及时就诊,并进一步检查。
耳鸣耳聋眩晕综合征发生时,有时会出现客观平衡障碍,失去平衡、无法站立、避免摔倒。
耳鸣耳聋眩晕综合征无有效的预防措施,但是规律休息、避免接触过敏原、缓解精神压力等,具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过敏体质者避免接触过敏原,减少过敏的发生。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保持心情舒畅,及时调节抑郁等不良情绪。
4589点赞
[1]韩琳,静媛媛,郑宏伟等.内淋巴囊减压术治疗Lermoyez综合征患者效果评估[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4(2):290-292.
[2]邬渊敏,沈丽萍,顾竞,等.加味温胆汤联合利多卡因治疗Lermoyez综合征的疗效评价[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16(2):81-86.
[3]韩琳,姜子刚,余力生,等.双侧重度梅尼埃病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疗效观察[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029(004):295-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