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粪性便秘是指新生儿因胎粪稠厚,积聚在乙状结肠及直肠内,出生48小时后尚未开始排便,继而引发一过性低位肠梗阻的症状,多为非器质性病变,其临床表现与远端肠梗阻重叠,特征是胎粪排出延迟(24~48小时)和肠扩张,并伴有黏液增厚的结肠阻塞。若不及时采取措施,易诱发或加重患儿的胎便性肠梗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理性黄疸等急危重症。
胎粪性便秘多为非器质性病变,由于稠厚的胎粪秘结而形成粪塞。另外,患儿有颅脑损伤、败血症、巨结肠等疾病,也可引起胎粪性便秘。
胎粪性便秘的病因为新生儿胎粪积集于乙状结肠及直肠内引起,多为非器质性病变。
胎粪成分复杂,主要由胃肠分泌液、胃肠黏膜脱落的上皮细胞、胎脂角化上皮细胞、脂肪等组成,因此比较黏稠,易形成粪塞。
喂养量少、禁食或无母乳而依赖配方奶喂养的患儿,可因食物对胃肠道刺激较小或其中含有大量脂肪、蛋白质等增加粪便黏滞度的成分,可造成胃肠蠕动功能降低。
早产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胃肠蠕动功能差,小肠几乎无推进活动,腹肌张力弱等,最终造成稠厚的胎粪秘结在乙状结肠和直肠内,48小时以上仍不能排出,引发胎粪性便秘。
喂养量少、禁食、无母乳而依赖配方奶喂养的患儿及产前应用麻醉剂或硫酸镁,可造成新生儿肌张力降低。
早产儿的胃肠蠕动功能差,小肠几乎无推进活动,腹肌张力弱,故易发便秘。
本病多见于患有呼吸窘迫、颅脑损伤、败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巨结肠等病的新生儿。
胎粪性便秘在新生儿中并不少见,其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约为1/1000。
早产儿。
喂养量少、禁食或因无母乳而依赖配方奶喂养的新生儿。
母亲产前用过麻醉剂或硫酸镁的新生儿。
患有呼吸窘迫、颅脑损伤、败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巨结肠等病的新生儿。
胎粪性便秘的主要症状为胎粪排出时间延迟,出生48小时后尚未开始排便。随着便秘时间延长,患儿逐渐表现为不安、腹胀、拒奶及呕吐,呕吐物可呈黄绿色或粪便状。直肠指检可触到并可带出秘结的胎粪。若不及时采取措施,易诱发或加重患儿的胎便性肠梗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理性黄疸等急危重症。
正常新生儿几乎全部在出生12~24小时内初次排粪,极少数在24~48小时才开始排便。而胎粪性便秘患儿出生48小时后仍未开始排便,且可排除消化道畸形引起。
随着便秘时间延长,患儿逐渐表现为不安、腹胀、拒奶及呕吐,呕吐物可呈黄绿色或粪便状。
患儿胎粪排出延迟可导致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出现黄疸;早产儿肝酶不健全,黄疸可较足月儿重,而胎粪排泄不畅会使黄疸更加明显。
腹壁可见肠型,直肠指检可触到并可带出秘结的胎粪。
部分患儿的腹胀严重而顽固,可出现膈肌运动受限,导致肺活量减少及胸、腹腔内血循环障碍,造成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呼吸暂停以及其他危重性的病症。
粪便堆积在婴儿体内时间越长,腹部隆起就越大。
胎粪性便秘如发生于某些疾病中,即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巨结肠、呼吸窘迫、颅脑损伤、败血症等,患儿可有原发病的其他表现。
胎粪性便秘可并发一过性肠梗阻,出现呕吐、腹胀、拒奶和烦躁等症状。
继发严重感染时可引起中毒性肠麻痹,致肠蠕动减弱同时引发严重腹胀、呕吐等一系列症状。
如果新生儿超过24小时未排便,或者存在长期依靠配方奶喂养等情况,应提高警惕。患儿如果出现哭闹、拒奶等现象,要及时就医,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检查与治疗。
对使用配方奶喂养、存在严重基础疾病,母亲分娩前使用过麻醉剂或硫酸镁的新生儿及早产儿,定期体检及及时治疗非常有必要。一旦发现患儿出生24小时后仍未排便,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在体检或其他情况下,发现新生儿24小时仍未排便,高度怀疑可能发生胎粪性便秘时,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胎粪性便秘,即出生后48小时以上仍未排便的患儿,若出现不安、腹胀、拒奶及呕吐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
大多数患儿优先考虑去儿科就诊。
若患儿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严重腹胀、烦躁、呼吸困难等,可联系相关科室,如呼吸内科、神经内科等会诊。
患儿出生后未排出胎粪的持续时间?
目前患儿都有什么症状?(如不安、腹胀、拒奶及呕吐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严重腹胀、烦躁、呼吸困难等)
患儿母亲分娩前是否使用过麻醉剂或硫酸镁?
新生儿出生后多久开始母乳喂养?
腹壁可见肠型,直肠指检可触到并可带出秘结的胎粪,进而缓解便秘症状。
如并发水电解质紊乱,应查血钠、血钾、血氯、血钙、血镁和pH值等。
可见小肠及结肠充气,或有胎粪颗粒阴影。
腹部超声可见干结的粪栓。
用以观察腹部有没有包块,是否存在肠梗阻现象。
用以判定患儿是否存在甲状腺低下情况。
胎粪性便秘可根据临床表现及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并除外其他肠道器质性病变确诊。
胎粪排出延迟。
腹胀、呕吐。
腹部X线平片可见小肠有结肠充气或有胎粪颗粒阴影。
直肠指检或灌肠后胎粪大量排出,梗阻症状消失。
表现为完全性肠梗阻,不论闭锁部位的高低,患儿均无正常的胎粪排出,十二指肠及空肠近段的高位闭锁于24小时内出现呕吐,可不伴腹胀。空肠远段及回肠的低位闭锁呕吐出现较晚,吐出物可带有粪汁,多伴有明显的腹胀。腹部直立位平片双球征提示存在上消化道梗阻,通过钡剂灌肠,盲肠在上腹部即可确诊。
此病系肠壁神经节细胞减少或缺如,粪便停滞于近端结肠肠管扩大、肥厚所致,是新生儿低位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80%患儿全腹胀,可见肠型,肠鸣音亢进,胎便排出困难或无胎粪排出,呈部分或完全性低位肠梗阻症状。表现为胎粪延迟排出、腹胀、呕吐及喂养困难。X线腹部平片及钡剂灌肠可见低位肠梗阻征象,如直肠、乙状结肠细狭,降结肠扩张。直肠指检可觉出直肠内括约肌痉挛和直肠壶腹部的空虚感,采用直肠黏膜吸引活检的方法来诊断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诊断符合率较高。
是由胰腺囊性纤维变所致,过分浓缩黏稠的胎粪不能通过回肠末端而引起肠梗阻。本病在中国极为罕见,多见于低体重儿或早产儿,可有家族史。首发症状常为呕吐和腹胀,常在第二天后出现,且随梗阻的加重,腹胀也逐渐加重。便秘颇顽固,不排胎粪或极少排胎粪,指检或一般灌肠法不能引出多量胎粪。X线腹部平片显示被胎粪充填而扩张的肠管,但由于胎粪稠厚而罕见液平,钡剂灌肠结肠管腔细小为其特征性表现。
胎粪性便秘的治疗较为保守,由于新生儿饮食的特殊性及药物的局限性,治疗以润肠通便为原则。多采用灌肠或橡胶管肛门刺激法等刺激直肠或结肠,诱导其蠕动并促进胎粪排空,可结合腹部抚触治疗,使缓解症状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开塞露可润滑刺激肠壁并软化胎粪,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通便药物。每次5ml轻轻注入肛门,保留数分钟即可起效。一般使用开塞露加等量生理盐水稀释后灌肠,可能精确控制药液剂量,减少新生儿灌肠次数及灌入肠道的液体量且不易损伤黏膜。
用等渗温盐水,每次15~30ml灌肠,轻轻注入肛门,保留数分钟即可见效。可刺激肠壁、促进肠蠕动,促使患儿排出胎粪,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胰酶肠溶胶囊打开胶囊溶解后口服,联合使用开塞露灌肠。
可减少新生儿灌肠次数及灌入肠道的液体量,减轻新生儿的不适感,为新生儿及时排出胎粪及降低黄疸发生率可起到重要作用。
采用无菌橡胶肛管,将其前端涂抹适量婴儿润滑油,使新生儿双腿屈曲,并缓慢的将肛管插入肛门3cm左右,沿着肛门壁轻柔的转动10分钟左右,即可见效。
根据早产儿的胎龄及体质量,选择型号合适的经高压灭菌处理的扩肛器,一般胎粪性便秘的早产儿持续刺激时间约为3~5天,对于肛门狭窄的早产儿持续扩肛时间为3个月。可减少开塞露灌肠的次数,避免开塞露灌肠引发的不适及并发症,且无任何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患儿全身裸露于28~30℃的环境中,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度为50%~60%,抚触过程中要观察患儿表情、皮肤颜色、是否哭闹等。每天上午、下午和晚上各一次,在婴儿进食后一小时进行,每次时间为10分钟。
胎粪性便秘患儿经润肠通便治疗即可痊愈,极少数存在复发。经过正规治疗,通常新生儿症状会消失,恢复正常。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问题,甚至威胁患儿生命。
通常胎粪性便秘可完全治愈。
本病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
胎粪性便秘治疗结束后3天内可进行复查,进行体格检查、X线检查等,以避免病情复发,同时确定有无医源性损伤。
胎粪性便秘患儿需尽早进行喂养,加强新生儿各项护理,保证乳母合理均衡、全面充分的营养,及时补充糖及蛋白质,以增强免疫力。
出生后的婴儿应尽早母乳喂养,一般生后半小时内喂母乳,防止脱水。
患儿母亲应做好自身营养补充,多饮水,多吃新鲜水果,预防便秘,只有母亲健康,才能为孩子提供健康母乳。
胎粪性便秘新生儿应加强相应的干预措施,有利于改善便秘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带婴儿到医院做抚触操,适当的运动有益于婴儿的肠胃蠕动。
注意观察患儿治疗后的生命体征以及排便情况。
注意保持室内的温湿度适宜,加强环境卫生,适当去室外晒太阳。
适当运动有益于婴儿的肠胃蠕动,可以消除腹部的胀气。
应用开塞露或液体石蜡油等药物灌肠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操作时要注意患儿面色、心率、呼吸以及灌洗液的量、性质,防止发生肠穿孔。
胎粪性便秘的预防要注意存在严重基础疾病的新生儿及早产儿的状态,加强护理,尽量母乳喂养,同时对患儿注意其生命体征变化,预防感染。
围生期母亲用麻醉剂或硫酸镁,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和剂量。
生后尽早开始母乳喂养,一般生后半小时内喂母乳。
防止脱水,加强新生儿各项护理。
4399点赞
[1]黄秀美.开塞露用于新生儿胎粪性便秘的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1,024(017):5788-5789.
[2]黄艾艾,谭秀新,王燕玲.开塞露用于早产儿胎粪性便秘的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2,25(2):350-351.
[3]王小环.开塞露治疗胎粪性便秘63例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3(01):194-195.
[4]王秀玲,许勇.扩肛器肛门刺激在早产儿胎粪性便秘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010(001):187-190.
[5]苏丽东.两种灌肠法对胎粪性便秘的疗效比较[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07(012):35-37
[6]王丽娜,俞建德,施春燕.胰酶肠溶胶囊联合开塞露对新生儿胎粪性便秘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006(012):47-47.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