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转移癌是指原发于某器官的恶性肿瘤,大部分为癌,少数为肉瘤,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转移到脊柱所产生的继发肿瘤。脊柱转移瘤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形式之一,此病多有严重的疼痛、功能障碍(病理骨折、截瘫)及其他并发症,最终导致死亡。早期诊断十分困难,目前,病灶穿刺活检是明确诊断最快最好的方法。此病不可治愈,只可通过积极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脊柱转移癌是其它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脊柱引起的,可通过直接蔓延、血源性播散、经脑脊液播散。该病好发于长期暴露在辐射环境中的人、有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的人。
恶性肿瘤的转移病灶通过直接蔓延、血源性播散或者是经脑脊液播散等多种机制侵入脊柱,并滞留于脊柱,引起脊柱转移癌。常见的原发癌有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直肠癌、结肠癌等。
肺癌脊柱转移,肺癌骨转移以腺癌为主,常侵犯胸椎。其原因可能为腺癌多发生于肺的周边,易造成直接侵犯而累及胸椎。
前列腺癌、膀胱癌、直肠癌、结肠癌可以浸润进入骶椎和腰椎,出现脊柱转移癌。
乳腺癌出现癌细胞脱落,侵犯周围淋巴管、血液系统等,会出现脊柱转移。
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脊柱转移的几率为30%~40%,在前列腺癌、乳腺癌患者中脊柱转移癌发生率更是高达50%以上。在所有恶性肿瘤患者中,出现脊柱转移并引起硬膜外脊髓受压的占40%。
电离辐射是常见的物理致癌因素,电离辐射能够直接的穿透组织、细胞,将能量随机的沉积在细胞中,对基因有一定的毒性。长期接触电离辐射的人容易致癌,出现脊柱转移癌。
有乳腺癌、肺癌、肾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肝癌等其它部位癌症的患者,容易发生脊柱转移,出现脊柱转移癌。
脊柱转移癌会出现恶性肿瘤引起的全身症状,也会出现脊柱部位疼痛、神经刺激等局部症状。另外,该病可并发病理性骨折,不同的原发肿瘤,会有不同的伴随症状。
恶性肿瘤一般存在食欲减退、消瘦、全身乏力等,有些也会早期出现局部症状。
早期局部症状以疼痛多见,与脊椎退行性疾患所出现的运动时疼痛不同。转移癌多表现为静止时疼痛,可有肿瘤导致病理性骨折引起局部的机械性疼痛,呈进行性加重。也可出现与肿瘤相关的疼痛,表现为清晨痛和夜间痛。
随着病灶的扩大,逐渐产生神经刺激症状,因脊髓和马尾的压迫而产生的感觉运动障碍发生率逐渐增大。多是由病理性骨折,骨质破坏后,骨碎片或肿瘤组织侵入椎管。导致神经根和脊髓受压,患者会表现为臀部和下肢的放射性疼痛、麻木等。
病理性骨折,其他部位的肿瘤转移到脊柱,转移病灶浸润脊柱椎体,导致椎体塌陷。从而引起病理性的骨折,患者会出现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若累及脊髓和神经根会出现下肢的放射性疼痛和麻木,部分患者会因此并发截瘫,严重者将危及生命。
有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的患者应该定期体检,一旦发现脊柱转移癌的症状和体征,根据病情不同,可就诊于骨科、急诊科、肿瘤科。医生询问病史、查体后,应完善肿瘤标志物、脊柱CT、MRI检查、全身PET-CT检查等相关检查,以帮助诊断。
有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的患者,定期体检非常必要,一旦发现有脊柱转移癌的症状、体征,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出现脊柱部位疼痛、肿胀,甚至是下肢放射性疼痛,高度怀疑脊柱转移癌时,应及时就医。
已确诊脊柱转移癌,发现肢体瘫痪,或是出现生命体征不平稳时,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骨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消瘦、乏力,或是原发肿瘤症状明显,可前往肿瘤科就医。
如果患者突发生命体征不平稳,出现截瘫等症状,应立即呼叫120,或是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科学搬运,送往急诊科就医。
是否长期暴露在辐射环境中?
以前是否因为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就医?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背部疼痛、肿胀、下肢麻木、疼痛等)
症状出现多久了?
近段时间是否受过外伤?
查看是否有脊柱的形态改变,以及是否有脊柱和椎旁肌肉的压痛和叩击痛。记录出现症状的具体位置,检查是否有受累节段以下的感觉和运动障碍等,是否出现脊柱活动受限等。
实验室检查会发现血沉增快、贫血、血清碱性磷酸酶的升高等非特异性表现,以及肿瘤特定标记物的检出。例如,前列腺癌时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的升高。
转移多发生在椎体,多数肿瘤在X线上表现为溶骨性骨破坏,边界不清晰,椎体的压缩也很常见。但是,前列腺癌或者乳腺癌中引起骨硬化的类型也是存在的。一般情况下,正位X线片上首先表现为一侧椎弓根的消失,称为“猫头鹰眨眼征”。这是由于肿瘤扩大,压迫破坏一侧椎弓根造成的,进一步发展有可能出现脊髓的麻痹。
通过背部的CT和MRI检查,能够明确脊柱肿瘤病灶,确定病灶的位置,检查椎体的情况,是否出现了塌陷、变形等。明确是否有脊髓受压,以及脊髓受压的严重程度。也可在CT引导下穿刺活检,明确肿瘤的诊断。
有助于进一步判断可能的脊柱转移病灶和其它骨转移灶,及其他少见的内脏转移。
有脊柱转移癌的症状,出现局部疼痛肿胀,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等。原发病灶出现疼痛,影响原发脏器的功能。
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升高,脊柱CT、MRI检查发现肿瘤病灶,通过全身的PET-CT检查进一步明确脊柱转移病灶的情况。查看是否出现有其他部位的骨转移或有其他内脏转移,即可明确诊断。
脊柱结核也会出现局部的疼痛、肿胀,同时也会出现全身的乏力、消瘦等症状,应注意与脊柱转移癌相鉴别。通常情况下脊柱结核会出现低热、盗汗等症状,而脊柱转移癌一般不会有此类症状。通过结核菌素试验、肿瘤标志物等相关的检查,脊柱结核的患者结核菌素试验一般呈阳性肿瘤,脊柱转移癌的患者肿瘤标志物会升高,即可鉴别。
脊柱转移癌应积极治疗,主要是缓解疼痛以及神经麻痹带来的痛苦,提高生存期间的生活质量。可以选择止痛、预防病理性骨折药物治疗,配合化学治疗,必要时应手术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可作用于外周疼痛感受器,单独使用可治疗轻度疼痛,或与阿片类药物联合治疗较严重的疼痛。使用这些药物时,应注意其剂量限制,并监测患者可能出现的胃肠、肝脏和肾脏毒性。
阿片类药物,疼痛较重需要使用阿片类药物,它们通常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在炎症状态下也作用于外周阿片受体。吗啡是最常见的阿片类药物,临床应用很广。芬太尼是使用最广泛的经皮肤途径吸收的阿片类药物。吗啡、盐酸羟吗啡酮和氢可酮通常为栓剂。镇痛治疗必须遵循个体化和长效辅助短效药物的原则。同时使用NSAIDs可减少阿片类的剂量,从而减轻后者的不良反应。医生会仔细观察患者疼痛的控制情况,并预防阿片类药物常引起的便秘。
二膦酸盐可有效预防或延缓骨转移引起的病理性骨折,二膦酸盐类药物可以和骨骼中的羟基磷灰石结合,从而阻断破骨细胞对骨的溶解作用。第二代二膦酸盐类药物可以直接抑制破骨细胞以及肿瘤细胞,减少肿瘤细胞对骨的吸附和侵犯,并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
椎体转移发生脊髓压迫、脊柱不稳定或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虽然椎板切除术常用于解除脊髓压迫,但易导致脊柱不稳定和功能恢复差,大多数脊柱转移以前部解压固定效果较好。
对于合并有脊髓麻痹的患者,但预计术后可以存活6个月以上的病人,应当进行手术治疗。手术主要是进行神经的减压以及脊柱固定,使用内固定器械以达到固定、强化支撑、早期下床、早期出院的目的。
对于术后预计生存时间较长的病例,逐渐采取以根治性为目的的转移灶摘除术。
脊柱转移癌可以采用放疗,姑息性放疗的体外照射需要根据病史、体检、骨影像学及三维成像所得的资料确定放射野。放射治疗后脊柱转移疼痛症状缓解显效,时间大多数在放射治疗10~14天后开始显效,放疗在脊柱转移的姑息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放射性核素内照射治疗缓解脊柱疼痛的总有效率51%~92%,缓解疼痛持续作用时间1~6个月。氯化锶是临床最常用的放射性核素,但放射性核素的治疗骨髓抑制发生率较高。禁用于硬膜外的病变和骨髓抑制的患者,慎用于脊柱明显破坏和有明显的病理性骨折风险的患者。
根据不同的肿瘤类型,可以选择不同的化疗方案,可以选择吉西他滨、氟尿嘧啶、卡培他滨和顺铂等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化疗药物时,应考虑对骨髓抑制作用的蓄积,化疗可能会出现不同的不良反应。应注意定期复查肝肾功,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身体不能耐受,应及时调整化疗方案。
脊柱转移癌一般不能治愈,5年生存率较低,但需积极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周期。
脊柱转移癌一般不能治愈。
脊柱转移癌患者的生存期,与肿瘤的部位、范围、病理分级有一定关系,需视患者病情而定。
脊柱转移癌患者应每月复诊,如果出现病情恶化,应及时就医。
脊柱转移癌无特殊饮食调理,注意饮食营养丰富均衡即可。
应该积极护理脊柱转移癌的病人,遵医嘱使用药物,注意休息,家属要配合医生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监测病情的变化。特别要注意化疗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遵医嘱服用各类止痛、预防病理性骨折的药物,该类药物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建议患者可饭后服用,或遵医嘱加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以改善症状。
注意休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特别要注意避免上半身负重过多,或者是弯腰拾物,以免诱发病理性骨折,或者是加重脊柱疼痛、肿胀等症状。
应注意观察是否有局部疼痛加重,或出现下肢、臀部麻木、刺痛等其他改变。复诊时应复查肿瘤标志物,PET-CT,以观察是否有肿瘤向其他部位转移。
患者可能会因为脊柱转移癌产生焦虑、悲观情绪。应该及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多和患者沟通,必要时应到正规机构做心理疏导。
化疗可能会出现消化系统反应、骨髓抑制、脱发或肝肾功能损害。特别要注意,如果出现严重的器官功能障碍,或者是出现的身体不能承受化疗。应及时停止化学治疗,遵医嘱改用其他方法治疗。
脊柱转移癌是一个严重的疾病,患者应做早期的筛查,平时要注意避免和放射线接触,积极治疗其它部位恶性肿瘤。
避免和放射线接触,建议不要经常去照射X片,以防止恶性肿瘤的发病。
一旦发现有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应及时治疗,控制病情的发展,避免出现恶性肿瘤向脊柱转移。
4613点赞
[1]王自立,施建党,金卫东.脊柱外科学[M].阳光出版社,2012:316.
[2]田伟.实用骨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689.
[3]郭卫.骨转移性肿瘤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12.
[4]姬涛,郭卫.脊柱转移癌的治疗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4,24(11):1031-1034.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