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胃炎是胃炎的一种特殊的类型,病因是患者长期处于一种高强度的精神压力和紧张的状态中而导致的一种胃部疾病。本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胃部不适、食欲减退、胃痛、反酸、嗳气等消化道症状,对饮食、精神、睡眠方面都有影响,通过胃镜、X线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即可诊断本病。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护胃、抗幽门螺旋杆菌、抗抑郁等治疗,经积极治疗预后较好。
患者只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的一系列症状,无其他器质性的病变。
患者除了单纯性神经性胃炎的基本症状外,还可以表现为精神上的症状。
神经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目前认为精神因素和应激因素与该病有密切的关系。本病好发于精神压力大、经常高强度工作者、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者。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长期高强度的压力刺激等可以诱发。
精神方面的因素可能是影响该疾病的主要原因,个人的精神压力和紧张情绪不同,造成的临床症状也不一样。
患者长期处于一种高强度的压力下,身体的机能受到持续的刺激,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患者的机体得不到休息、放松,体内的植物肠道功能也将会失去正常的生理功能。
当患者的饮食不规律时,机体得不到及时的休息来进行调整,患者就会表现出食欲不振、厌食、精神不佳等症状。
患者长期处于这种压力下,机体的各项机能反应都将变得异常敏感,导致患者在夜间、白天都会有植物神经功能的反应。
神经性胃炎好发的人群是长期处于高强度的精神压力、紧张状态的人群。据统计,经常熬夜、加班,身体长期处于一种紧张和精神压力很大的状态,此类人群患该病的几率要比饮食、生活习惯规律的人群大。
患者的植物神经持续紧张,导致一系列的胃肠道功能失去正常功能,偶伴发精神方面的症状,使患者的生活、工作方面受到极大干扰。
神经性胃炎的比较常见的症状是食欲不振、胃部胀痛、反酸、嗳气等症状。少数人会有头晕、头痛、烦躁不安、焦虑等情绪。本病可并发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病症。
表现为食欲不佳、厌食、恶性、嗳气、反酸等。
其特征是头晕、头痛、烦躁、失眠等。
部分患者有呕血、精神障碍、脱水甚至休克等症状,出现类似症状提示患者以及进入严重状态,应立即就医进行诊治。
原因是由于胃排空迟缓,胃窦潴留集聚,刺激机体释放促胃液素导致胃酸增加,形成溃疡。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的进餐后疼痛明显,无节律性和周期性。
主要原因是发生于十二指肠的一种圆形或者类圆形的组织缺口。其病因主要是与胃液的消化过强,造成十二指肠的黏膜糜烂,典型的表现就是夜间空腹疼痛,疼痛主要发生在餐后2~3小时之后,进食后或者服用抑酸剂后缓解,形成了疼痛-进食-缓解的规律。
神经性胃炎的患者当出现消化道症状,如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反酸、嗳气等,应及时到消化内科就医,通过胃镜检查、体格检查、X线钡餐检查等进行诊断,本病要与慢性胃炎、早期胃癌相鉴别。
长期高强度的熬夜、加班、精神压力下的患者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发现有胃肠道的不适、精神方面的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神经性胃炎的患者,若见呕血、头昏、头痛、精神障碍、脱水、甚至休克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消化内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胃肠外科等。
最近压力、精神如何?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食欲不振、胃胀、消化不良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呕血、头昏、头痛、精神障碍、脱水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是否经常熬夜、加班?
胃镜检查可以排出胃内器质性病变,比如胃溃疡、急慢性胃炎等。
钡餐检查可以发现胃内有无穿孔、出血、梗阻等情况,以明确诊断,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神经性胃炎的患者一般表现为上腹部的不适、疼痛,可以排除胃穿孔引起的全腹部疼痛和胆囊炎引起的墨菲斯征表现。
神经性胃炎是一种排除性诊断,只有在排除其他的器质性病变,比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的病变情况下,患者依旧表现为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反酸、嗳气等症状即可诊断。
指可能有多种因素造成的疾病,最常见的原因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比如上腹不适、食欲减退、餐后饱胀感、反酸等。神经性胃炎没有器质性病变,通过胃镜检查有无胃内器质性病变可以相互鉴别。
胃癌是来源于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压力增大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等原因。早期无明显症状,或者出现上腹部不适,嗳气等非特异性症状。神经性胃炎没有器质性病变,通过钡餐检查与胃镜检查胃内有无穿孔、出血、梗阻等情况,可以进行鉴别。
神经性胃炎的治疗原则是以消除患者的高强度的压力、刺激、神经紧张等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对症以及休息为主的治疗方法。对症处理主要有镇静、护胃、保护胃黏膜、纠正电解质紊乱、补液等。
了解存在的诱因并及时消除,如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避免高强度的压力下工作或运动,精神压力也不应该过大。
如有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应同时治疗,治疗期间避免刺激性过强的食物或者损伤胃黏膜的药物。
又称甲氰咪胍,药物有显著的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能明显抑制组胺、胃泌素、胰岛素和食物等刺激性引起的胃酸分泌过多,并且能降低胃酸的酸度。
这又称呋喃硝胺,为强效的H2受体拮抗剂。作用比西咪替丁强,且作用时间强。能有效抑制组胺、五肽胃泌素和氨甲酰胆碱刺激后引起的胃酸分泌,降低胃酸和胃酶活性。
可以减轻消化道的症状,比如胃胀、食欲不振、嗳气、恶性、呕吐等症状,该药物为多巴胺受体阻断药,能够适用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胃部不适以及溃疡疾病等。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纠正电解质紊乱,患者长期出现消化不良、反酸、嗳气、食欲下降,可能会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需要给患者及时补液、改善脱水等对症治疗。
神经性胃炎能治愈,少部分患者对症处理后有复发可能,不影响患者寿命,但是治疗之后的患者要遵医嘱进行复诊。
本病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均可治愈,能够减轻或消除胃肠道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本病对患者的自我调控能力息息相关,需要对生活上的进行调整,进而提高预后恢复。
本病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
神经性胃炎在进行治疗后,疗效显著。当患者有反复出现临床症状或者未完全康复的情况下,需要及时到医院复诊。
神经性胃炎患者的护理主要是促进患者症状减退并康复,合理、均衡地搭配各种营养物质。合理控制总热量,健康、合理餐次分配,忌食辛辣温热食物,慎食刺激胃黏膜的食物。
忌油炸食品,油炸食品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的负担,多吃会加重消化不良,还会引起血脂升高等。
忌腌制食物,富含较多的盐分以及某些致癌物,不宜多吃。
忌过甜、油腻食物,如猪油、奶油、牛油等,高糖食物如巧克力、甜点心等,这些食物有助湿增热的作用,会增加胃液分泌量,并影响治疗效果。
忌烟酒,这是由于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使动脉血与氧的结合力减弱,酒能助长湿热,故当禁忌,含酒饮食如酒酿、药酒等均不宜饮用。
宜多食用半流质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米粥等。
神经性胃炎患者要注意睡眠,避免熬夜、加班等造成身体超负荷的运作,不要过分紧张,消除不良情绪以及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免加重病情。
患者要了解各类护胃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遵医嘱正确服用。
要改正生活上的不良嗜好,戒烟、戒酒,做到健康生活的管理。
患者本身需要监测生活质量,避免高强度的压力和持续的生活中的紧张情绪。复诊时应注意胃黏膜有无发生器质性的病变。
神经性胃炎的患者要少吃多餐,注意定时定量,避免过饥过饱,忌粗纤维的食物。生活方面也要有秩序,不要熬夜,减少烦恼,保持心情的愉快和情绪的稳定,避免过度紧张。
对初次发生神经性胃炎的有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要及时明确有无器质性病变,及时发现并治疗。
选用胃排空较慢、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根据吸收情况来逐渐增加饮食的量。
改善生活习惯,保持愉快的生活态度,坚持早睡早起,不要熬夜,避免过度紧张、刺激等。
4215点赞
[1]王璐璐,袁媛,刘凌云,胡捷.以聚焦解决模式为基础的心理干预辅助药物治疗神经性胃炎患者的效果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20,31(02):44-46+50.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