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曼综合征是一类罕见的先天性促性腺功能低下伴有嗅觉减退或缺失的遗传病,以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或作用缺陷为特征,促性腺激素缺乏的程度具有不均一性,由一个极端的安全无青春期性成熟到另一个极端的只有青春期延迟;临床表现也是各不相同。
超过半数的卡尔曼综合征者可检测到基因突变,常见的致病基因如KAL1,是一种遗传病。或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不足、作用缺陷导致青春期延迟、性腺功能低下,从而影响生育功能。
KAL1基因突变导致的卡尔曼综合征,以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方式进行遗传。母亲为疾病的携带者,如突变的X染色体遗传给男孩,则男孩发病。遗传给女孩,则女孩成为携带者而不发病。
目前已知的致病基因有30多种,FGFR1、PROKR2和CHD7为常见致病基因,引起的卡尔曼综合征的遗传主要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为主。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神经元不能迁徙到下丘脑区,因此下丘脑不能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分泌减少,进而导致睾丸产生雄激素和精子减少,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受损。
在男性中,卡尔曼综合征发生率为1/10000,男性的发病率是女性的5倍,约60%的卡尔曼综合征患者存在基因缺陷。
本病好发于有卡尔曼综合征家族病史者。
卡尔曼综合征是一种并不常见的遗传病,由遗传因素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缺乏导致。临床表现主要为因性腺功能低下,而出现性功能下降、生殖器发育异常、不孕不育等。也会出现嗅觉减退或丧失的症状。
由于缺少促性腺激素的刺激,男性患者睾丸体积不增大,平均体积1~3ml,而正常成年男性的睾丸体积可达20~25ml。患者常表现为一侧或双侧隐睾。女性青春期发育延迟,原发性闭经或月经稀少。
男性阴茎短小、前列腺发育不全,无性活动,身体比例、脂肪分布呈女性特征,无胡须,阴毛、腋毛和体毛稀疏或缺如;女性内外生殖器发育不良,内外生殖器呈幼稚型,子宫小,阴毛可缺如,乳房发育差,排卵障碍及子宫发育差,出现不孕。
嗅球或嗅束发育不良,导致嗅觉中枢不能感知芳香类刺激物。黏膜刺激物如氨气,能够引发正常的嗅觉反应。
5%~10%患者可出现其他异常,如先天性中线发育畸形(如唇裂、腭裂、尿道下裂等)、听力受损或口腔异常(如唇裂或腭裂),部分病例尤其是X染色体连锁者可伴单侧肾发育不全。
长期性激素缺乏可导致骨质疏松、血脂和血糖代谢异常。
卡尔曼综合征也会导致神经系统的改变,如联带运动、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多与KAL基因突变有关。另外,该病合并的单肾发育不良也与KAL基因突变有关。
卡尔曼综合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控制症状、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及其重要。若有卡尔曼综合征的家族病史,出现嗅觉丧失、青春期延迟等疑似卡尔曼综合征表现时,应立即到内分泌科就医,做促黄体生成素、睾酮等激素含量测定、影像学检查以明确是否为卡尔曼综合征。
嗅觉减退或丧失,青春期延迟,性功能低下、生殖器发育异常、不孕不育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有卡尔曼综合征的家族病史者,应提高警惕,注意定期体检,出现症状时及时就医。
多数患者可至内分泌科就诊。
现在出现哪些症状(嗅觉减退、青春期延迟等)?出现症状多久了?
有无其他症状(站不稳、眼球震颤等)?既往有无其他疾病(垂体功能障碍、神经性厌食等)?
近期有做过什么手术?
近期服用哪些药物?做过哪些检查?(头颅核磁等)
有无卡尔曼综合征的家族病史?
测定血液中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睾酮和雌二醇水平。应该同时评价垂体前叶其他激素的水平。卡尔曼患者的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和睾酮水平明显降低。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发现促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激素、不会明显升高。
磁共振检查卡尔曼综合征者是否存在嗅束和嗅球异常。
通过闻不同气味的物品,如氨气、香皂、醋等,进行嗅觉功能检查,嗅觉丧失者无法精确辨别。
筛查KAL1、FGFR1、PROKR2和CHD7是否基因突变。
符合以下几点,即可诊断为卡尔曼综合征
出现典型卡尔曼综合征临床表现,如青春期发育延迟伴嗅觉丧失等。
激素水平测定结果显示,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睾酮和雌二醇激素水平下降。
磁共振发现嗅束、嗅球发育异常。
基因检测KAL1、FGFR1、PROKR2和CHD7等致病基因,存在突变。
具有家族遗传病史。
鉴别除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受损外的其他垂体前叶激素分泌缺陷,如垂体前叶发育不良、垂体柄中断综合征、垂体和下丘脑肿瘤以及其他鞍区病变,均可致垂体前叶多种激素分泌不足。
又称为“暂时性青春发育延迟”。绝大多数男孩在14岁之前出现青春发育表现。有少数男孩青春发育时间会延迟到14~18岁,甚至更晚。虽然青春发育较晚,但他们成年后身高、性腺轴功能和骨密度均正常。
过度节食、长期腹泻等病因造成营养不良,会引起两性青春发育延迟或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神经性厌食是女性闭经常见原因。
各种原因导致的原发性性腺发育不良或功能衰竭,辅助检查提示性激素水平降低和促性腺激素水平明显升高。如特纳综合征,以矮小、多痣、肘外翻等多种畸形和青春不发育为特征;克兰费尔特综合征以青春部分发育、男性乳腺发育和精子生成障碍为特征。
卡尔曼综合征会影响性功能,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需求决定临床治疗方案。如果患者暂时无生育需求,可选择雄激素替代治疗。如果有生育需求,可选择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尿促性腺激素双促治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泵治疗。总体遵循及时、积极而理性、综合治疗、治疗措施个体化等原则。
若选择雄激素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如骨骺已经闭合,可在6~12个月内使睾酮水平增加到成人水平。如骨骺未闭合,提示患者还有身高增加的可能,需延长中小剂量雄激素替代时间,模拟青春期发育所需时间2~3年。成年后,患者可以每月肌内注射长效十一酸睾酮制剂。
如患者有生育要求,可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尿促性腺激素双促治疗。治疗后,睾酮水平马上升高,睾丸体积逐渐增大。在治疗12~24个月后,约70%~80%的患者可出现精子。
通过持续皮下脉冲式泵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模拟生理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进睾丸产生睾酮和精子成熟。一般在治疗后6~18个月有精子产生。大多数患者,脉冲式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生精疗效优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尿促性腺激素双促治疗。
无生育需求的女性患者,可选择雌孕激素替代治疗,促进第二性征发育。
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患者,可在辅助生育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促排卵治疗,或进行脉冲式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排卵治疗。
此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卡尔曼综合征不可以治愈,如果早期诊断,接受有效且规范的治疗,能够减轻或消除科尔曼综合征症状,恢复第二性征,满足生育需求,大多不危及生命。若未经及时治疗,则可能发生性功能低下、不孕不育等,影响生命质量。
不能治愈,此病无法治愈,仅可缓解患者症状。
卡尔曼综合征症如果护理得当,治疗及时,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卡尔曼综合征症治疗刚开始,建议每个月复查一次,病情稳定后可3~6个月复查一次。
卡尔曼综合征患者应注意膳食多样化、定时、定量,合理控制总热量,避免不规律进食、暴饮暴食。长期进行激素治疗的卡尔曼综合征者容易骨质疏松、血脂和血糖异常。因此饮食需要补钙、尽量多摄入低盐、低脂、低糖的食品。
宜食富含钙类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适量精肉和豆类等。
尽量少食油炸、辛辣和油腻食物,如火锅、肥肉、烧烤等。
宜食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苹果、梨、青菜等。
尽量控制各类含糖食品摄入,控制血糖水平。
限制食盐摄入,每日<6g。
卡尔曼综合征患者日常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因长期服用药物具有副作用,需要预防骨质疏松,保持稳定的血糖、血脂水平。家属要关注患者心理变化,及时安慰、开导。一旦出现性功能低下,不孕不育等病情加重的表现,应该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家属了解各类治疗卡尔曼综合征综合征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正确服用。
建议进行日常常规运动,如慢跑、游泳等,增强体质。
低盐、低脂、低糖饮食,维持正常的血糖和血脂水平。
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患者自行留意嗅觉功能,生命体征,药物效应是否正常。关注性腺器官变化,发现生殖器异常、性功能低下、不孕不育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
有生育需求和无生育需求卡尔曼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一定要向医生清楚表达自己的诉求,以便在治疗过程中及时调整。
卡尔曼综合征是一种遗传病,目前尚不能治愈,无有效预防方法,但是及早发现,接受综合有效的治疗,可控制症状,满足生育需求。
有卡尔曼综合征家族病史,青春期第二性征仍未发育,性功能低下、不孕不育者,尽早到医院进行激素水平测定。
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睾酮和雌二醇激素水平下降;磁共振检查发现嗅束、嗅球发育异常;基因检测发现KAL1、FGFR1、PROKR2和CHD7等致病基因突变。
有家族病史者要尽早筛查,一旦出现疑似卡尔曼综合征临床表现,及时寻求医生帮助接受治疗是避免疾病进一步进展的有效方法。
4227点赞
[1]罗勤.认识卡尔曼综合征[J].家庭医学:上半月,2018(1):28-29.
[2]王立芝.卡尔曼(Kallmann)综合征——家系报道[J].重庆医学,2009,38(16):2134-2135.
[3]胡永宾.不能启动青春期的“卡尔曼综合征”[J].健康人生,2018(9):56-57.
[4]李佩佩,路荣梅,林纬,黄惠彬,梁继兴,李连涛,林丽香,陈刚,温俊平.卡尔曼综合征的临诊应对[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8,34(1):72-76.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