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低钙血症,刺激甲状旁腺增生肥大,分泌过多甲状旁腺激素的临床综合征,多见于肾功能不全和骨软化患者。主要症状为骨骼疼痛,活动时加重,疼痛呈发作性或持续性,可伴有骨折和骨畸形。其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并去除刺激甲状旁腺激素分泌的因素。
各种原因引起的1,25-(OH)2D3缺乏、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均可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如慢性肾功能不全、长期肾透析治疗,佝偻病、胆道疾病、胃大部切除术后钙吸收不良、维生素D缺乏,妊娠哺乳期钙需要量增加,甲状腺髓样癌分泌降钙素过多,或长期服用降钙素、镁泻剂、消胆胺、苯巴比妥等影响钙磷代谢的药物等,其中以慢性肾功能不全引起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最为常见。
由于肠钙吸收减少而使血钙降低,刺激甲状旁腺增生而分泌过多激素。
引起脂溶性维生素D的吸收不良,其结果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一样,引起血钙过低。
肾小单位丧失,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后血磷增高、血钙降低,从而刺激甲状旁腺激素分泌,磷在肾小管再吸收减少,以降低血磷。
大多是肾小管性酸中毒病变,如Fanconi综合征,与遗传有关的低磷血症或长期服用氢氧化铝等。由于维生素D活化代谢障碍和血磷过低均可造成骨软化症和血钙过低,从而刺激甲状旁腺。
由于甲状旁腺素的效应器官细胞缺乏反应,导致血钙过低、血磷过高,刺激甲状旁腺。
如甲状腺髓样癌,降钙素过多,也可刺激甲状旁腺。
如妊娠、哺乳、皮质醇增多症等。由于血钙过低刺激甲状旁腺增生肥大,过多的甲状旁腺激素作用于骨骼,发生骨质吸收,作用于肾脏,促进磷排泄,因此在原发病变如骨软化症基础上尚可出现纤维骨炎。
关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病情况目前尚无详细资料,文献表明在慢性肾脏病出现肾功能减退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发病率明显升高,占20%~80%不等。有文献表明,几乎所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其病程中都并发不同程度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在调查人群中,有高比例的黑人、女性、年轻人、非糖尿病的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病率可能升高。
患维生素D缺乏症者。
严重慢性肾功能不全者。
骨软化症者。
小肠吸收不良者。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表现为高甲状旁腺素、高钙或低钙血症、持续性高磷,可导致多系统损害。可导致骨营养不良和骨折、血管和组织钙化、低反应性贫血等并发症。
骨痛呈自发性发作或加压后加重,多发生于下背、髋部、双膝和腿,进展缓慢,终致患者卧床不起,且多无明显阳性体征;若疼痛剧烈,多提示自发性骨折,骨折多发生于脊柱和肋骨,儿童出现骨生长延迟,脊柱侧凸,胸廓畸形。肌软弱常发生于近端肌肉,近端肌萎缩,发展缓慢,随时间而进展。
尿毒症患者常因皮肤钙盐沉着引起瘙痒,多提示患者已发生严重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血管的钙化可导致周围组织缺血性坏死。
钙化性关节周围炎综合征表现为关节周围的剧痛和肿胀,乃羟磷灰石结晶沉积所引起,常伴有明显的高磷血症。
患者可出现脊柱侧凸、胸廓变形等骨骼的变形,同时还可有手足搐搦。
患者可以皮肤瘙痒症状,严重者指(趾)尖还可发生溃烂。
患者可有四肢无力、精神失常、肌肉萎缩等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上肢抬举、行走的异常。
尿毒症患者高水平的甲状旁腺激素会导致高转运骨病,增加骨质的破坏,导致骨密度降低以及骨折的发生,有研究提示高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终末期肾病患者椎体骨折正相关。
动物研究表明,甲状旁腺激素浓度间歇性和持续性升高对血管系统的影响不同,行5/6肾切除术,同时连续输注甲状旁腺激素的慢性肾脏病大鼠会发生高钙血症和严重的主动脉内膜钙化。
甲状旁腺激素对骨髓红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并通过诱导骨髓纤维化而间接起作用,甲状旁腺切除术后贫血的改善取决于骨髓纤维化的可逆性。
慢性肾病患者应定期检测甲状腺功能,如果有骨痛、骨骼畸形、肌肉病变、关节周围钙化、肾性贫血进行性加重、白细胞减少、周围神经炎、皮肤瘙痒、皮肤钙化等临床表现时,就要及时就医,检测甲状旁腺素水平、血钙磷水平、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
慢性肾病患者,应定期检测甲状旁腺素水平。
如有骨痛、骨骼畸形、肌肉病变、关节周围钙化、肾性贫血进行性加重、白细胞减少、周围神经炎、皮肤瘙痒、皮肤钙化等临床表现时,要及时就医。
出现上肢抬举困难或走路乏力明显,需要立即就医。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属于内分泌科疾病,应前往内分泌科诊治。
针对原发病的治疗,比如慢性肾病,需要前往肾内科就诊。
如需手术治疗,需前往甲状腺外科就诊。
还有什么其他不适症状?
既往曾患有什么疾病?
都做过什么检查?
是否经受过治疗?
与原发性甲旁亢时血钙升高不同,本病血钙浓度降低或正常,血磷浓度升高或正常。如果出现持续性高血钙,则往往提示已经形成甲状旁腺自主分泌性增生结节或腺瘤。
高甲状旁腺激素血症在肾衰早期即出现,并逐渐加重。
碱性磷酸酶升高反映骨高转化状态,对诊断有较大意义。
明确患者的肾功能是否异常,若血肌酐升高提示患者可能存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有利于明确患者是否存在维生素D的缺乏。
随着高分辨率超声探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的进步,高频超声已成为确诊SHPT的常规检查方法,可通过超声确定病变甲状旁腺的位置、体积、形态、血供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同时评估甲状腺是否存在恶性病变。
MIBI平面作为一种功能显像方法,对甲状旁腺病变的诊断及发现异位甲状旁腺均有极高的价值,常被作为首选检查。
磁共振成像因其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能显示清晰的解剖结构。
CT成像速度快,分辨率高,采用薄层扫描结合重建技术可获取甲状旁腺病变的立体影像,可显示甲状旁腺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有助于术前获取精确定位。此外,在异位甲状旁腺检出方面也有较高敏感性。
结合病人病史、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测iPTH可作出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诊断。
有引起低钙血症的原发疾病,如慢性肾衰竭、肾性骨营养不良症等。
有低钙血症的症状和体征,如肢体麻木、搐搦等。
严重患者可有原发性甲旁亢的症状,如近端肌无力、骨痛、骨病(可有纤维性骨炎、骨软化症、骨硬化及骨质疏松)。
血生化检查血钙浓度降低,血磷升高,血碱性磷酸酶异常改变,血1,25-(OH)2D3下降,血中三种形式的甲状旁腺激素均升高。影像学检查如能发现肿大的甲状旁腺,可以确定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
可能是甲状旁腺激素直接作用于肾小管,使碳酸氢盐重吸收减少,磷酸盐缺乏也抑制了碳酸氢盐的重吸收。原发性甲旁亢常常没有继发的病因,血钙总是升高的,而继发性甲旁亢常常有继发的病因,血钙可能正常。
由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病因不同,处理时也有区别,主要是去除刺激因素如血钙过低等。治疗主要措施有降低血磷及控制过高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可选择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拟钙剂等药物,对于药物难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来说甲状旁腺切除术非常有必要。
单纯维生素D缺乏和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一般仅需补充适量维生素D,纠正血钙、磷异常。
在肾小管病变所致的低磷血症和维生素D代谢障碍时,宜补充中性磷酸盐(如碳酸钙、醋酸钙),并联合应用维生素D。
慢性肾功能不全或衰竭时口服氢氧化铝或碳酸铝能结合大量无机磷,可有效地减少磷吸收,如骨病轻微者,有时可见效。但铝化物与活性维生素D合用时,易导致铝过多或慢性铝中毒,因此在应用维生素D治疗时应慎用铝盐治疗。口服钙盐或增加透析液含钙量,以补充缺钙和抑制甲状旁腺分泌。小心使用维生素D,可自小剂量开始,3~4周后如需要,可渐增加剂量,每日小剂量增加或使用其活化制剂。在应用维生素D同时,应保持每2~4周测血钙,若出现高钙血症应停药。
存在严重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可应用1,25-(OH)D予以治疗。
可恢复肠道对钙的正常吸收,并纠正低血钙的情况,有利于缓解肌肉、骨骼肌肉痛,还可降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
对于单发甲状旁腺腺瘤,切除腺瘤所在的腺体就能达到治疗效果,92.1%的病例出现术后一过性甲旁低后(中位时间2.5个月),甲状旁腺素都能控制在正常范围(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甲状旁腺增生的手术方式相对复杂,可有以下几种。
为早期治疗方式,后因该术式可造成终身缺乏甲状旁腺激素,须服用活性维生素D及钙片,十分不便,目前已很少采用。
双侧颈部探查后,切除全部肿大的甲状旁腺,仅选择最小的无结节状增生的甲状旁腺保留40~60rag。
切除全部甲状旁腺组织,经冰冻切片病理学证实后,取弥漫增生部分腺体切成1mm小片,约20~30片,分别种植到病人前臂或颈部肌肉床内。术后可通过测定左右上肢血甲状旁腺激素值,判断移植片功能。大量临床资料证明此手术安全、有效、复发率低,复发后在前臂作二次手术切除也较简单。肉眼下将移植腺体切割的越细小越好,术后更容易成活,功能维持也较好。
不仅可以使血中尿素氮、肌酐降低,还可纠正血中钙磷变化,透析液中适宜的钙浓度,可以提高血钙,抑制甲旁亢。不含磷透析液只能短期应用,否则可产生软骨病和精神失常。应用透析性能较好聚丙烯透析膜,还能清除未能很好降解的甲状旁腺激素产物。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预后决定于原发病因的性质、病情经过、治疗情况和恢复状况。对一些因钙剂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的患者,需要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对肾脏病变的患者需要纠正电解质失衡,同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经过积极治疗能治愈。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一般不会影响患者寿命,但是如果是慢性肾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原发病肾病会影响患者寿命。
患者应每2周复诊一次,检查血钙、血磷水平。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饮食应进食温热、高钙的食物。另外,应限制磷的摄入,还应注意低磷饮食。需要注意避免喝浓茶、咖啡,还要戒除烟酒。
多吃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如肉类和豆类等。
多吃高钙食物,牛奶应作为日常补钙的主要食品,其他奶类制品,如酸奶、奶酪、奶片,都是良好的钙来源。
补充维生素制剂,多吃新鲜水果、蔬菜。
多吃低磷的食物,如藕粉、粉条、白菜、卷心菜、蛋清、芹菜、菠菜等。另外,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也可达到低磷的目的,也可以通过烹调方式来改变,比如烹制瘦肉时,用水煮一下捞出,再进行炒制,可降低瘦肉的含磷量。
忌食用高磷食物,如动物的内脏。
禁忌辛辣食物以及浓茶、咖啡,戒烟酒。
忌碘食物和药物。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以及伤口护理,了解相关并发症,消除患者恐惧、顾虑,遵医嘱正确服用药物。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要多喝水,能降低肾脏里面的钙质水平,从而避免出现肾脏结石的现象。通常会有骨质疏松的情况,所以一定要避免骨折。
在进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手术之前,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暖,如果引起感染,需要延迟手术时间。
在平常的时候,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就应该多进行颈部体位的锻炼,才能在手术时后仰的体位更能显现出来,也能方便医生进行手术。
在做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手术以后,更应该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身体才能更快的恢复健康。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容易发生骨折,应禁做剧烈运动,不可提重物。
出院后持续服用钙剂直至血钙恢复正常,且无明显的关节疼痛。
药物治疗人群,应密切监测血钙磷水平、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定期检测骨密度,了解骨质情况。
尿毒症病人免疫功能低下,感染的发生率增高,应密切监测切口预防感染。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多发生于患有慢性肾病者,对于此类高危人群应该定期检测甲状旁腺功能,积极治疗原发病可有效预防本病。
规律透析者应定期检测甲状旁腺素、血清钙磷水平。
关注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减退的不同阶段,其血清钙、血清磷和pH水平,在慢性肾脏病第3期,每12个月监测一次,第4、5期则应每3个月监测一次。
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测甲状旁腺素、血清钙磷水平。
多食用含钙量高的食物,如鱼虾类、鸡蛋等,或补充钙剂。
甲状旁腺素、血清钙磷水平超标时,应按医嘱服用碳酸钙、骨化三醇等药物,限制高磷饮食。
患有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应及时治疗原发疾病,避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出现。
4873点赞
[1]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甲状腺外科医师委员会.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外科临床实践专家共识[J].中国使用外科杂志,2016,36:481-486.
[2]施俊义.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使用外科杂志,2008,28:185-186.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