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出血-肾炎综合征于1919年由Goodpasture报告,故又称Goodpasture综合征。可能系病毒感染和(或)吸入某些化学性物质引起原发性肺损害。由于肺泡壁毛细血管基膜和肾小球基底膜存在交叉反应抗原,故可以引起继发性肾损伤。临床特点以肺出血、急进性肾炎、贫血为主。本病好发于男性青年,较少见,病情凶险,疾病进展迅速,可出现大咯血、肾功能快速减退、呼吸衰竭加重,预后差。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主要与自身免疫有关,好发人群为男性青年及患有卡氏肺囊虫感染者、自身免疫疾病及遗传病家族史者,诱发因素包括呼吸道感染,此外也可能与接触烃化物,吸入各种碳氧化合物有关。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主要与自身免疫有关,外源性因素主要包括碳氢化合物吸入史、吸烟、有机溶剂吸入和工业粉尘污染可以使肺泡毛细血管壁受损,肺泡基底膜抗原暴露,从而产生抗基底膜抗体,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引起肾小球肾炎和肺出血。另外原有肾小球疾病、尿路感染、肾结石也可诱发本病,但具体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另外HLA-DR2阳性者本病的发生率也较高。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较少见,多见于青年男性。男女之比为(3~4):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20~30岁者多见,年龄15~35岁者占76%。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好发于青年男性,卡氏肺囊虫感染者,患有自身免疫疾病者,具有该病遗传病家族史者,长期吸烟或吸入可卡因、碳氢化合物、工业粉尘者以及接触汽油蒸汽、羟化物、松节油的人群。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咯血、贫血、蛋白尿、血尿,多数患者有贫血,且很严重,并发肾功能损害时,可出现少尿或无尿。
患者可出现疲乏、无力,有时可以体重下降;经常出现贫血,从而表现为苍白、眩晕、心慌、气促等。
常以咯血为最早的症状,可误诊为各种支气管或肺疾病。咳血痰者占80%~94%,轻者痰中带血,也可以是整口鲜血,重者出现大咯血。肺出血常发生于肾损害之前,可很轻而未被察觉。肺出血的早期症状是咯血、咳嗽、轻度气促、全身不适,可伴胸痛、发热。听诊可闻及湿啰音。反复咯血者肺内含铁血黄素沉积增加,形成结节与纤维化,重症者可并发呼吸衰竭而死亡。
多数患者肾症状在肺出血后数周或数月才出现,也可发生在咯血之前。急进性肾炎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偶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早期表现为显微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蛋白尿,以血尿为主者占80%~90%,可有轻度水肿。重症者病情进展迅速,继之出现进行性肾功能损害。
10%~30%的患者病初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不足20%的患者伴有高血压,10%伴有脾大。眼底可见出血及渗出者约占10%。
肺出血患者可危及生命,大量或持续出血可发生缺铁性贫血。
肾脏受损可出现少尿或无尿,血清肌酐浓度急速升高,肾脏损害呈急进性发展,数月内发展至尿毒症。
当青年患者出现咯血、血尿、贫血等症状时,建议去医院就诊于呼吸内科或肾内科,行常规化验检查、肺功能检测、肺肾组织活检及影像学检查等明确诊断,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注意与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鉴别。
出现咯血、血尿、贫血者,或不明原因的反复咯血、气急等,尤其是近期有过感冒史的青年男性,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早期肺部症状明显,尚未出现继发性肾损害或损害尚不严重时,可就诊于呼吸内科。
进入终未期肾病的患者,需要予以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以维持生命,可就诊于肾内科。必要时呼吸内科、肾内科联合会诊。
发病几天了?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咯血、咳血痰、贫血、发热、胸痛等)
既往病史?(平时有什么慢性疾病、发病前有没有感冒等)
曾服用过哪些药物?
家族中是否有类似患者?
约半数患者白细胞增多,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减少,呈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和凝血机制都正常。
出现蛋白尿、红细胞和颗粒管型,以血尿为主要表现者占80%~99%。病情进展迅速者,可见肉眼血尿及红细胞管型,常伴中等量蛋白尿。肾受累可以很轻,仅有尿检异常,但大多数患者很重,出现进行性肾功能损害,50%~70%的病例伴有血尿氮、肌酐升高。
检测血清抗基底膜抗体有二种方法,即间接免疫荧光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血清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阳性。
在光镜和电镜下可见相应的病理组织学改变,免疫荧光检查可见到肺泡壁和肾小球基底膜IgG呈线样排列以及补体C3沿毛细血管壁沉积。
由于反复肺泡出血,最终形成肺间质纤维化,导致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气体分布不均,弥散功能障碍。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增大。由于呼吸过度通气,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可降低。
两侧肺门延及两肺中下野的广泛结节状或斑片状阴影,肺尖部少见。浸润性阴影范围与出血程度、时间有一定关系。咯血量多,病变范围较大,并可融合成片;咯血量少或停止时,阴影可缩小或消失。长期反复咯血可导致含铁血黄素沉着,刺激肺组织而发生肺间质纤维化,因此肺内可残留条索状或网状结节状阴影。某些不典型病例病变可局限在较小范围内,或仅有肺部浸润而无咯血。
病因不明的咯血,胸部X线有本病表现,如伴有尿检查异常,特别短期内出现贫血,进行性肾功能减退者,应高度考虑本病。肺出血,肺泡基膜IgG呈线样沉积;肾小球肾炎,肾脏大量新月体形成(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炎)可伴毛细血管坏死血清抗基底膜抗体有IgG呈线样沉积;血清抗基底膜抗体阳性,可确诊。
发病年龄早,多在16岁以下。其特点为反复略血,20%~25%患者伴杵状指(趾)和肝脾大,肾功能障碍少见。病情进展缓慢,预后良好。肺活检示肺泡壁基底膜正常。
本病有1/3患者肺肾同时受累,可出现咯血、尿蛋白、血尿和高血压,与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相似。但本病病程较长,一般不少于1年,长者可达7年之久,发病年龄晚(平均40岁);在皮下血管周围可触到结节,伴有压痛;部分患者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可明显增加,X线征象变异很大,可为浸润性阴影、粟粒性阴影、巨大结节和空洞。肺部阴影改变与咯血无关。肺部及肾均为小动脉炎为主的病变,有多脏器受累的表现,1/3有皮肤损害,常有发热及关节痛,皮肤活检有助于诊断。
此病血痰与尿异常早期即可出现,但肺部浸润病灶常有空洞形成的倾向,可有肺实变、胸膜炎。约3/4的病人鼻咽部受累,有化脓性鼻窦炎,以及鼻、上腭、眼眶的骨质破坏等改变。
本病较常见,多为青年女性,最常见的是胸膜病变,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且常伴心包积液。可有肺、肾的损害。特异的免疫学表现为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或抗磷脂抗体阳性。
近年来由于治疗措施的改进,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确诊和及时有效的治疗,主要治疗为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疗法、免疫吸附疗法、肾脏替代疗法等支持对症治疗。
大咯血的急救,大咯血可导致约30%的病人窒息死亡,故应积极处理。除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抗休克等急救措施以外,还应立即进行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可使大咯血在24~48h缓解。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二者联合应用,能有效地抑制抗基膜抗体的形成,迅速减轻肺出血的程度和控制威胁生命的大咯血。通常采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连续3天,以后继续口服泼尼松片,至少应用4周,以后逐渐减量。同时应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亦可一开始既口服泼尼松加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病情稳定3个月后可停用免疫抑制剂,泼尼松缓慢减至维持量继续治疗。可使严重肺出血停止,但对肾功能的疗效不肯定。
本病患者如果肾活检证明为非可逆性损害,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和血浆置换难以控制的肺出血,可考虑双侧肾切除。
本病患者因咯血等导致明显贫血、营养不良,应给予加强营养支持治疗,输氨基酸、白蛋白、血浆,必要时输新鲜血。
积极的血浆置换治疗,可去除循环中的抗基底膜抗体,血浆置换的持续时间和频度可根据循环中抗基底膜抗体的水平而定,通常每次置换2~4L,维持2~4周,直至咯血停止及抗体效价正常。
对于常规治疗无效或治疗较迟而进入终未期肾病的患者,应予以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维持生命。如病情稳定,血中循环抗基膜抗体降低至测不出,可考虑肾移植治疗。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不能治愈,多数病情进展迅速,存活时间多为3~10个月。个别急性期得到控制后,进入终末期肾病的患者需长期血液透析治疗。治疗期间要定期复诊,如复查化验血、尿常规、肾功能等。
本病不能治愈,极少数病例可缓解,仅占10%左右。
多数患者进展迅速,肾功能急剧恶化,常因大咯血、窒息、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而死亡,存活时间多为3~10个月。大部分患者于1年内死亡。个别急性期得到控制后,需长期血液透析维持肾功能,最长者为3年左右。
经治疗病情缓解出院的患者,须定期复查化验血、尿常规、肾功能等,行胸片或CT等检查,最好1~2个月就复查一次,不适可随诊。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患者因有咯血、肾功能减弱等,一定要合理饮食,增强营养。
患者咯血宜以流食、半流食或软质易消化饮食,忌食对呼吸道有刺激的生、冷、硬、辛辣等食物。因肾功能减弱,也忌食高盐饮食,要减少含氮物质的摄入,如单纯的鸡、鱼、肉汤等。
患者贫血宜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如牛奶、鸡蛋、豆浆及各种谷物粥类等,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保暖,注意通风,避免过度劳累,依据病情来决定是否卧床或适当活动,观察生命体征,指导患者用药。重症者同时加强血浆置换、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护理。
加强保暖,避免着凉感冒,避免继发感染加重。
室内要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注意休息,依据病情决定是否卧床或适当活动。
指导患者正确服药,不随意增、减、停。
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密切观察呼吸、循环、肾功能的变化,如是否缺氧、血压、尿量、尿颜色等。
咯血患者要注意患侧卧位,要做好口腔的护理,预防窒息发生。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的预防主要是积极治疗原发自身免疫疾病,高危人群要定期体检,防治感冒,戒除吸烟,减少和避免各种可能的致病诱因。合理饮食,加强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有自身免疫疾病的患者,工作环境有金属粉尘等的青年工作者,要定期体检,行胸部X线检查。有咯血者更应及早检查。
戒除吸烟,改善生活环境,注意居室卫生,减少和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和皮肤感染等。
合理饮食,增加营养,避免营养不良引起抵抗力下降。
积极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加机体的防病能力。
若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及时诊治。
平时在生活中尽量避免接触有害的化学物质。
4343点赞
[1]蔡柏蔷,李龙芸.协和呼吸病学[M].第2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1544-1547.
[2]贺蓓,周新.呼吸系统疾病诊疗基础[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5.544-552.
[3]王善全.呼吸内科疾病规范化治疗[M].2018:283-285.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