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性晕厥,又称撤病性昏厥、癔病性昏迷、癔病性昏厥,主要是在精神刺激因素作用下发病,是癔病的一种临床类型。患者有癔病史,发作时突然倒地屏气、言断语塞、双目紧闭、全身僵硬或手足不规则舞动,面部表情紧张症状可维持10分钟至数小时不等,无口吐涎沫、二便失禁等,血压、脉搏等正常。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神经症的一种,系由于明显的心理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强烈的内心冲突或情感体验。暗示或自我暗示而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
癔症性晕厥类似于意识丧失,多见于女性青少年,病因较为复杂,一般与心理素质、内心冲突、环境刺激因素相关。好发于近期受了重大刺激的人群,如突然被人训斥、凌辱。
癔症性晕厥常因心理因素引起,如家庭、工作,人际关系等,往往使患者感到委屈、气愤、羞愧、窘迫、悲伤、恐惧等,这些精神因素均可直接致病,或成为第一次发病的诱因,患者对此具有强烈的创伤性体验而起病。部分患者多次发病后可无明显诱因,仅通过触景生情、情想或自我暗示即可发病。昏倒复苏后,受刺激可复发。
在患者原有的情绪不稳定的基础上,突然经受了来自他人给予的情绪刺激,可诱发癔症性晕厥。
近年无癔症性晕厥流行病学的调查数据。
近期经受了重大情绪刺激的青少年易患癔症性晕厥,本病发病由心理因素导致,经受了重大打击后由情绪刺激引起,研究表明本病多发生于年轻的女性青少年。
临床症状表现为突然昏倒,呼之不应、面色苍白、双眼紧闭、呼吸急促,伴或不伴四肢的抽搐痉挛。突发癔症性晕厥的患者有突然倒地的可能性,容易引发摔伤。
癔症性晕厥发病急,面色苍白、呼之不应,发病前往往有明显的精神刺激因素。发作时常有气管堵塞感、心悸、眩晕、过度换气、手足麻木等,随即出现意识丧失、肢体无规律性的抽搐,且持续时间较长,数分钟至数小时以上,其发作可因暗示而终止或加剧。发作时无口吐涎沫、二便失禁等,血压及脉搏往往无改变。
拔开患者眼睑可见眼球活动自如、游走不定,称之癔症性眼球。患者可伴有其他精神症状,既往可有类似的发作史,并可在卧位时发生。
突发癔症性晕厥的患者可有突然倒地引发摔伤。
患者常在发病前有精神异常表现,随后猝然倒地、呼之不应,出现此类症状患者家属应立即把患者送医。通过脑电图、头颅CT等检查排除了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疾病,以及其他检查均无异常,可确诊本病,并与癫痫大发作鉴别。
在遭受了重大情绪刺激后突然倒地者的患者应立即就医。
出现呼之不应、问之不答、推之不动、手足麻木者应立即由家属送诊就医。
患者常因突发晕厥被家属送至急诊科,在排除了其他器质性疾病后转诊至精神科继续治疗。
因为什么来就诊?
晕厥前有什么症状?(呼之不应、手足麻木、突然倒地)症状持续多久?
既往有什么病史?
近期有无遭受过重大打击?
有无家族遗传精神病史?
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胸片、B超、心电图、脑电图等。与其他疾病的检查目的相反,脑电图、心电图、CT摄片、各种化验等检查的正常反而能支持本病的诊断。
运动障碍。
情绪的反常等。
如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和艾森克人格问卷。
常见于青年妇女,多在情绪激动时出现缓慢倒地、呼之不应,但意识清醒,无神经系统病理性体征,排除器质性病变或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即可诊断。
发作无诱因,部分有先兆,如意识丧失、全身强直,出现有节律的阵挛,瞳孔对光反应消失,可遗大小便,病理征阳性,发作时间短,醒后不能回忆,有异常脑电图,这些与癔症的抽搐较易区别。
精神症状虽与精神因素有关系,但不受暗示影响,情感发泄不明显,无夸张表演色彩,发病后即达高潮,以后逐渐减轻、缓解,病程无发作性,病前无癔症性格。
心理疗法是癔病治疗的首选方法。这类患者,常常深信自己患有严重的疾病,所以先是顾虑重重,加之家庭的紧张,周围他人的言语不当,加重了患者的思想顾虑,从而导致病情的恶化。因此,本病的治疗首心理调节,需要长期维持治疗。
解开病人衣领及过紧衣服。
立即将病人平卧或头部略放低;抬高下肢15分钟,以增加回心血量。
若有义齿,及时取出。
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头部后仰,打开气道,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癔病精神发作,兴奋、抽搐状态时最好作紧急处理,可选用10%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注射,必要时可用镇静剂或抗焦虑药物。待安静后,可口服弱安定剂。
急性期过后精神症状仍然明显者,可用盐酸氯丙嗪。
该疾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心理疗法的前提是对病人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通过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赖,这样才有利于精神疗法的成功。心理疗法的步骤如下:
通过临床体检,让患者明确癔病非器质性病变,在此基础上调动患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配合医生,战胜疾病。家属的配合亦十分重要尽量让家属配合医生作好心理工作,至少应避免可加重患者病情的恶性刺激。
告诉息者精神因素与性格弱点在癔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应加强自我锻炼,促进身心健康。
对消除癔病性感觉障碍,如失听、失明,运动性障碍如瘫痪、失语等有较好效果,分普通催眠暗示和药物催眠暗示。注意医者暗示时语言要肯定、有力,间接暗示需借助理疗或药物。
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如病因明确、病前无明显人格缺陷、现实冲突能合理及时解决、病程短、治疗及时者,大多能获得良好结局。一般认为癔症的预后是良好的,大约60%的患者在一年内自发缓解。
本病可以通过长期的心理干预治愈。
癔症性晕厥的病人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后,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症状严重者诊治及时并有家属密切看护的患者可不危及生命。如患者急性发病时无人看护,可能会出现意外,危及生命。
癔症性晕厥的病人根据病情的轻重情况,定期到医院复查。症状轻者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各复查一次。
患者应注意营养均衡,以新鲜食物为主。
患者正常饮食,注意营养均衡。日常应选择易消化的优质蛋白质饮食。
注意饮食规律。
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腌制、熏制食品,适当补充维生素。
有自理缺陷的患者,家属应安排专人陪护,避免急性发作时出现意外。家属应给患者强化其并无器质性疾病的事实,同时也需尊重患者的隐私,适当鼓励患者参加文体活动,转移注意力。
对有自理缺陷的患者,家属应对其做好晨间护理和生活护理。
家属应对癔症性瘫痪或木僵的患者定时翻身,作好皮肤、口腔等护理防止褥疮。家属可以通过暗示言语鼓励患者循序渐进地加强自主功能训练。
家属应鼓励患者参加文体活动,以娱乐性游戏为主,使患者在松弛的环境中,分散其注意力,避免对疾病过分关注。
家属应尊重患者,允许保留自己的天地和注意尊重其隐私。
家属可每天定时接触患者,分析癔症症状和焦虑等恶劣心境的原因和危害,使患者认识到对自身病症的过度关心和忧虑无益于恢复健康。
遵医嘱给相应治疗药物,如抗焦虑药、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等,让患者了解药物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不可私自更改剂量或者停药,严格遵医嘱用药。
本病的预防在于近期因重大打击精神低落者早期就诊,积极寻求心理医生的干预。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也应注意帮助孩子养成一个健全的人格。
家长应注意从小对儿童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增强应付挫折的能力。
对于出现心理不适症状者给予及时的对症处理,或者根据其心理状况给予针对性的训练,均对其预防神经症有益。
4553点赞
[1]王伯祥,李世瑞主编.家庭医生百科[M].中医古籍出版社.2002(08):181.
[2]颜峰编著.实用护理技术与临床实践下[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09):519-522.
[3]王新志著.中国中西医专科专病临床大系中风脑病诊疗全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04):983.
[4]于宁主编.现代内科疾病诊断与治疗[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06):496.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