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黄体瘤是指妊娠过程中卵巢内含有单个或者多个黄素化结节状病变,可能由闭锁卵泡的黄素化卵泡膜细胞发展而来,与过量HCG刺激有关,在卵巢瘤样病变中极少见,多发生于妊娠3个月后。本病发病率较低,发病机制不明确,约30%的患者有男性化表现,外周血中睾酮高于正常参考值2倍以上,但产后均能恢复正常,无需治疗。
妊娠黄体瘤主要发生于妊娠后期,临床上较罕见,主要是卵巢的黄素化卵泡膜细胞在有关激素的作用下增生所致。长期应用激素类药物,早期注射黄体酮和各种原因导致的卵巢损伤可能诱发妊娠黄体瘤。
本病与促卵泡膜细胞黄素化的激素作用有关,主要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妊娠黄体瘤的来源主要是闭锁卵泡黄素化卵泡膜细胞和卵巢间质,由此发展为实性瘤。本病还可能与妊娠早期注射黄体酮有关。
长期应用激素类药物,早期注射黄体酮和各种原因导致的卵巢损伤可能诱发妊娠黄体瘤。
由于妊娠黄体瘤较罕见,易误诊,多于妊娠3个月后出现,国外自1963年起至今,关于妊娠黄体瘤的相关报道较少,80%为黑人,初产妇少见,临床一般无明显症状,多在剖宫产时偶然发现,三分之一患者肿块为双侧性,约50%为多结节状,约30%的患者有男性化表现,产后均能恢复正常,无需治疗,分娩女婴约60%~70%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男性化,男性化特征产后数周可自动消退。
多囊卵巢综合征者。
多胎妊娠者。
人工助孕者。
妊娠黄体瘤常发生于妊娠3个月后,是黄体增生形成的瘤样结节,导致卵巢增大,直径可达5~25cm不等,单侧多见,也有双侧发病的,一般无自觉症状,超声下可见呈圆形或叶状,质中,棕色或淡黄色,有时伴灶性出血,切面无包膜。
大多数妊娠黄体瘤患者在剖宫产时才知道,单侧或双侧,1/3患者属于双侧病变,呈网形或卵圆形,结节状或者分叶状,边界清晰,切面无包膜,可有囊性变伴出血。
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主要以嗓音低沉、痤疮、皮肤多毛、阴蒂肥大等男性化症状为主。亦可出现出血、扭转、继发急腹症。产后数周,卵巢恢复正常大小,症状消失。巨大的妊娠黄体瘤可压迫周围组织,引起腹痛、腰骶部疼痛,阴道不规则流血等。
畸胎瘤是来源于生殖细胞的肿瘤,一般无明显症状,或可出现腹痛、腹胀、腹部包块,大多数属于良性肿瘤,预后较好。
是一种以圆顶状肿物为主的坚硬基底细胞瘤,并发此病的患者一般年龄较大,纤维上皮瘤生长缓慢,必要时可手术切除。
俗称宫外孕,就是受精卵并未在子宫内,而在输卵管着床,但是妊娠黄体瘤并发输卵管妊娠十分罕见,如果出现应立即终止妊娠,避免输卵管破裂。
妊娠黄体瘤属于良性的黄体增生瘤样结节,一般不引起临床症状,也不属于恶性肿瘤,如果患者出现典型症状,应尽早诊治。
如果孕妇常规妇科体检时超声下发现卵巢上出现黄体瘤,一般不需特殊治疗,需要定期做彩超以观察瘤体生长情况。
出现男性化特征,血睾酮升高,应及时就医。
出现盆腔包块、阴道不规则流血,或伴有下腹部、腰骶部疼痛,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妇产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超声下发现瘤样物体多久了?
目前还有什么症状?如男性化特征显现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腹痛、阴道出血、腰骶疼痛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有无长期应用激素药物史?
怀孕多久了?
妇科超声包括经腹部妇科超声及经阴道妇科超声。
由于部分妊娠黄体瘤患者伴有男性化特征,血睾酮水平会升高,可以辅助诊断本病。
孕酮及促黄体生成素也可对病情进行评估。
有无男性化表现,腹部查体有无腹痛症状。
因大多数妊娠黄体瘤患者无明显症状,故无法以症状作为诊断标准,如患者属于易发人群,以嗓音低沉、痤疮、皮肤多毛、阴蒂肥大等男性化为主要症状可作为诊断依据。
经阴道超声或经腹部超声即可诊断,注意双侧附件区超声变化,妊娠黄体瘤肿块为单侧或双侧,呈网彤或卵圆形,结节状或者分叶状,边界清晰,切面呈鱼肉状、无包膜,可有囊性变伴出血。
如妊娠黄体瘤巨大,考虑手术切除的患者,术后可采集组织送检病理,确定其性质。
妊娠合并浆液性囊腺瘤较为常见,囊腺瘤多为单侧,球形,大小不等,表面光滑,囊性壁薄,囊内充满淡黄色清亮液体。
与妊娠黄体瘤在形态和临床表现上有类似之处,但其多伴有病理性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升高、多胎及异常妊娠,妊娠期超声双侧附件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此瘤多见于中老年妇女,患者多有雌激素水平升高。肿块大体切面质硬。镜下为纤维瘤或卵泡膜细胞瘤的背景内单个或巢状分布黄素化细胞,滤泡样结构少见。
不会发生孕妇或女婴的男性化,中央含囊腔,边缘卷曲,由粒层黄体细胞和卵泡膜黄素细胞构成,并有透明小体和钙化小体,网状纤维染色是围绕着单个黄体细胞。而妊娠黄体瘤常是多结节性病变,网状纤维包绕在瘤细胞巢周围。
妊娠黄体瘤并非真性肿瘤,妊娠终止后可自行消退,是一种产后自发性退行性病变。如若肿块过大可进行手术剥离,术中快速病理确诊,保守治疗可获痊愈。
妊娠黄体瘤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建议孕期合理应用激素,注意妊娠期卫生。
体检时发现的妊娠黄体瘤要定期复查超声。
本病不需要药物治疗。
由于妊娠黄体瘤较罕见,临床症状不典型,不易诊断,且产后自愈,不建议手术治疗,若瘤体巨大,压迫周围组织,可行腹腔镜手术切除,并完善病理检查,不需过度焦虑,术后注意卫生,及时用药,避免感染,预后较好。如为剖宫产术中发现,可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根据结果进一步治疗。
合理膳食,进食富含维生素及富含铁、钙的食物,均衡营养。多进食富含优质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肉等。
忌过量进补,不要听信谣言过量补充黄体酮、孕酮。忌食辛辣温热食物,慎食肥甘油腻之品。
妊娠黄体瘤临床发病率极低,在产后数周可以自愈,预后好。瘤体巨大需要手术者,经过3~6个月后卵巢大小恢复正常。
妊娠黄体瘤患者进行积极保守治疗,终止妊娠后大多可自行消退。可以治愈。
妊娠黄体瘤患者积极治疗,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妊娠期间定期体检,尤其注意双侧附件区超声变化,并注意孕酮、睾酮、促黄体生成素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
由于妊娠黄体瘤主要发生于妊娠中晚期,此时腹中胎儿生长较快,饮食要注意补充矿物质及钙、铁,食物尽量以清淡为主,叮嘱女性多食用新鲜的蔬菜与水果,忌食辛辣刺激、生冷、油腻食物,不需要过度进补。
忌辛辣、甜腻、生冷食物,忌烟酒。
宜进食富含钙、铁的食物,例如牛奶、酸奶、西红柿、瘦肉等。
宜清淡饮食,多食用富含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例如新鲜水果蔬菜、牛肉、鸡蛋、鸡肉等。
对妊娠期黄体瘤的孕妇,不需要特殊护理,只需要进行一般的孕期护理即可。针对手术患者还要注意预防伤口感染,保证心情舒畅,保证睡眠时间及质量,避免性生活,适当散步。
平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注意适当活动,保障身心健康,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性生活。
多进食富含矿物质、维生素优质蛋白食物,例如牛奶、牛肉、新鲜蔬菜水果、鸡蛋等。
孕期激素水平不问,应听从专业医生指导,必要时补充,切忌滥补。
早期发现病变。
妊娠黄体瘤患者保证心态,叮嘱患者进行定期孕检,产后一般可以自愈。术后的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超声及孕酮、睾酮等激素指标,注意手术后预防感染。
妊娠黄体瘤属于罕见疾病,与过量HCG激素水平波动相关,故无法有效预防,可以通定期规律孕检,保证良好的孕期生活习惯,注意孕期卫生,备孕期间防止激素滥用等方面,降低发病的风险。
妇科超声对早期的妊娠黄体瘤敏感度不高,妊娠黄体瘤多发生于妊娠3个月后,定期进行孕检筛查是很有必要的。
不滥用激素、注意孕期卫生,保障身心健康。
备孕期间积极治疗妇科相关原发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避免多次人流对卵巢及子宫的损伤。
注意经期、产褥期及流产期卫生。
备孕期定期做妇科检查,孕期定期孕检。
加强对妇科疾病相关知识了解。
4792点赞
[1]杨斌,庞兰兰,李小花.伴有腹水和CA125升高的妊娠黄体瘤超声表现1例[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29(12):2041+2181.
[2]高春燕,颜苹.妊娠黄体瘤超声表现1例[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6,18(11):784.
[3]汪颖南,顾依群.妊娠黄体瘤的临床病理分析[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5,44(10):739-740.
[4]张闻雯,邓再兴.卵巢妊娠黄体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5,13(05):591-592+601.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