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用症是指在意识清楚、语言理解功能及运动功能正常情况下,患者丧失完成有目的的复杂的活动能力,多见于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好发于中老年人,主要症状是多个部位的运动障碍,可单发,也可多发。失用症主要是对原发疾病积极治疗,需要长期持续性治疗。
口面失用症又称颊面失用症。是指患者无瘫痪等其他初级运动障碍,但不能依据口头指令或视觉指令用口、唇、舌、喉等部位的肌肉做有目的的非言语性动作。
言语失用症是指脑损伤后产生的运动性言语障碍。
吞咽失用症是吞咽障碍的一种特殊类型。
是指双侧或非优势侧大脑半球损害后提上睑肌功能受损。
患者在眼睑运动神经、交感神经异常,无眼肌疾病,反射性或自发性闭眼灵敏的情况下不能随意闭眼。
按照运动障碍的病理机制,LIEPMANN将肢体失用分为两种类型,即观念失用症和观念运动性失用症。根据肢体失用症的症状不同,还可以表现为穿衣失用、结构性失用。
是指将任务概念化障碍和不能自动地或按要求进行有目的的运动。
观念运动性失用症是指运动的目标指向障碍,即知道要做什么但不知道如何做,表现为不能用打手势的方法模仿物品用途。
患者无肢体障碍,但自己不能穿上衣服。
脑损伤患者无视力、肢体运动障碍,但存在结构性材料的运演过程障碍。
步行失用可表现为无肌力、肌张力障碍、感觉障碍、共济失调等影响步行的原因下,站立时不能保持平衡,起步困难,双足步幅很小。
多见于胼胝体梗死,也可见于发育不良、肿瘤、癫痫外科手术术后、变性病等。
因使用铅笔或钢笔书写的知识丧失引起的书写不能,其内在语言机能健全。
失用症最常见的病因就是脑血管疾病,其他还见于中毒、动脉硬化性脑病、帕金森综合征等,也见于颅脑外伤、脑肿瘤等患者。
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累及左侧缘上回、中央前回、胼胝体前部、右侧皮质下白质等部位,会导致失用症。左侧缘上回是运用功能的皮质代表区,发出的纤维至同侧中央前回,并经胼胝体到达右侧中央前回,因此,左侧顶叶缘上回病变可产生双侧失用症。从左侧缘上回至同侧中央前回间的病变引起右侧肢体失用,胼胝体前部和右侧皮质下白质受损时引起左侧肢体失用。
高血压患者如果不能规范服药治疗或者不听从医生嘱咐用药,容易导致血压持续升高,引起脑出血,出现失用症。
此类疾病容易引起脑动脉炎症,引起出血或者梗死,导致失用症。
失用症多见于中老年有脑血管基础疾病的人群,具体发病率和流行病学资料目前无权威的统计数据。
此类人群容易有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比如抽烟、饮酒、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尤其是中老年男性患者更容易患病。
失用症的主要症状是多个部位的运动障碍,可单发,也可多发。
先要求患者依据言语指令做出各种动作,再依据视觉指令模仿各种动作,如撅嘴、吹口哨、微笑、闭眼等。面部运用障碍是两侧性,大多侵犯面神经所支配的肌肉。运用障碍对各种动作的影响不一致,有时患者可以吹口哨却不能咳嗽,有时患者不能随意去做一个动作,却在无意之中自动性完成;有的患者表现动作倒错,让其闭眼却伸出舌头。
患者在神经和肌肉正常的情况下,可无法有意识的完成手指内收及外展、分开及合拢,以及拍衣服、敲门等。
检查者可让患者做出以下动作,如变换卧位、从卧位坐起,躯干弯向前方或侧方,散步、奔跑、独脚跳、用脚跟叩击地板、交叉两腿,身体左转、右转,脚在空中划圆圈或写一个字。运用障碍可仅限于一侧,两腿应分别进行检查。具有躯干和下肢运用障碍的患者,其行走很特殊,患者向前迈出一步即犹豫不决,继之用同一只腿再迈一步即停止,翻身运动时患者似乎忘记应当运动身体的哪一部分。
物品处理时运用障碍表现为不能正确地使用某一物品来完成某种作业和动作,检查时可进行一手测验和两手测验,一手测验可让患者投球、刷牙、梳头等;两手测验常用的项目是让患者划擦火柴,点着香烟或蜡烛和打结。如果没有物品,可在缺乏实物的情况下进行想象的动作。
患者绘画时非常笨拙,笔下去是粗的和不平整的,线条堆于一起或相互交错,画出来的是难以识别的混乱图像。有的绘画非常简单,漏掉或移位是经常的情况。
主要表现为对多角度空间结构的综合不能,当患者存在严重的结构障碍时,完全失去执行任务的能力,或者拿着火柴杆、积木无目的移来移去、乱摆,抄绘和复制时也出现同样的混乱。
患者没有任何肢体的障碍,但自己不能穿上衣服。
因为失用症大多为脑血管疾病导致,所以可能会有肢体瘫痪、言语不清等症状。
失用症患者长期肢体运动障碍,可并发肌肉萎缩。
失用症的治疗原则是尽早识别患者的相关症状,尽早就医,明确诊断,及时干预,同时对原发疾病积极治疗。
有脑部疾病病史的患者,如果出现精细动作不能完成,不能正确穿衣、扣纽扣等,建议及时到医院神经内科就诊,明确诊断。
患者不能做出如撅嘴、吹口哨、微笑、闭眼等动作时及时就医。
患者出现难以睁眼、闭眼时,开始睁眼时伴有强有力额肌收缩,但无眼球运动障碍及其他眼部疾病时及时就医。
患者向前迈出一步即犹豫不决,继之用同一只腿再迈一步即停止时需立即就医。
初发患者建议至神经内科就诊。
如果患者已经确诊,也可至康复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
不能正确完成精细动作是发作性的还是持续性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不能书写、不能自行穿衣等)
既往有无高血压、脑部病史?
让患者做些普通姿势,如招手、点头、摇手等,如果这些动作可以正确完成,可让患者做些较复杂的动作,如穿衣、打结、梳发、剪纸、划火柴、燃点香烟等,可用口头或书面嘱咐。若有失语或失认情况,医生可坐在患者对面,先做这些动作,示意患者模仿。结构性失用的检查可以取积木或火柴梗,请患者构成简单的图案或形状,可由医生先做示范动作。
评估血液情况,排除其他疾病。
可测定脑脊液化学成分、细胞形态及数量是否正常,达到诊断的目的。
脑出血和脑缺血能够引起失用症,颅脑CT能够观察到脑部是否有出血、缺血等病变,对失用症的诊断和治疗起重要意义。
是观察颅脑损伤及病变的一个方法,对于失用症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心脑血管病变可以导致失用症发生,进行血糖水平测定可以判断是否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从而辅助判定失用症。
患者有脑部疾病病史,出现不能正确完成穿衣、扣纽扣、张口、写字等失用症状。
头颅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有左侧缘上回、胼胝体前部和右侧皮质下白质等部位的损伤。
指患者因不能准确地判断自身及物品的位置而出现的功能障碍,表现为患者停车时找不到停车位,回家时因判断错方向而迷路,患者不能准确地临摹立体图,严重时连简单的平面图也无法画出,可通过典型症状与失用症进行鉴别。
执行功能障碍与额叶-皮质下环路受损有关,执行功能障碍时,患者不能做出计划,不能进行创新性的工作,不能根据规则进行自我调整,不能对多件事进行统筹安排。检查时不能按照要求完成较复杂的任务,可通过典型症状与失用症进行鉴别。
失用症主要是对原发疾病的积极治疗,如果脑梗塞患者要积极溶栓、抗栓治疗,脑肿瘤患者可以手术、放疗等,康复治疗以训练治疗为主。
可以改善失用症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如果是脑梗死引起的失用症,建议长期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来预防脑梗塞再次发生。
如果原发疾病是脑出血,可通过手术治疗清除血肿。
康复治疗即训练治疗,根据具体的运用障碍,进行针对性治疗,可使患者的动作尽量恢复正常。解剖定位下头电针结合言语训练,能明显纠正脑卒中患者的言语失用,从而改善言语功能障碍。
失用症患者的预后主要是取决于原发疾病的严重程度,比如脑肿瘤导致的失用症,部分患者预后较差。
部分患者可以治愈,大部分患者难以治愈,需要长期干预。
患者寿命主要和原发疾病相关。
一般建议用药后3~4周复诊,评估药物疗效,调整药物剂量及种类。
失用症最常见的原因是脑血管疾病,所以饮食方面主要是低盐低脂饮食,限制主食的入量,适当进食水果、蔬菜。
忌烟酒,烟酒是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并且可影响疾病的预后。
宜多食水果和新鲜蔬菜。
少吃或者不吃油炸食品或者烧烤类食物。
低盐低糖饮食。
患者要保持乐观心态,避免有思想负担,家属要给予足够关怀,协助其进行日常生活。
患者不能正确完成部分日常基本的动作,需要家人给予陪伴和示范,鼓励患者进行日常功能的训练。
手术后初期注意进流食,适当活动手、脚,出院后适当运动。
复诊时主要通过问诊、视诊、模仿动作等评估药物治疗后的疗效。
失用症最常见的原因是脑血管疾病,所以主要是对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平时要管理好血压、血脂、血糖,定期体检,控制体重,低盐低脂饮食。
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
定期体检,管理好血压、血脂、血糖。
4538点赞
[1]贾建平.神经病学[M].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68.
[2]吴江,贾建平.神经病学[M].八年制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47-348.
[3]王芹,陶静,刘斐雯,宋海燕,梁小凤,陈立典.失用症的分类及治疗研究现状[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05):689-692.
[4]江玉娟,杨玉霞,项蓉,常娥,张艳春,左柄芳,张茜唯.解剖定位下头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言语失用症临床研究[J].中国针
灸,2015,35(07):661-664.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