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平滑肌肉瘤多发生在前庭大腺周围的深部软组织、阴唇系带和阴蒂等处的非上皮来源的外阴恶性肿瘤。初起时肿块较小,位于皮下,可无任何症状。常常表现为缓慢生长无痛性肿块,部分症状不明显,因自己无意中触及肿块而就诊,也可数年内无变化,患者往往因肿块、出血和疼痛而就诊。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本病往往预后较差。
外阴平滑肌肉瘤根据病变范围不同分为早期和晚期两类。
初起时肿块较小,位于皮下,可无任何症状。
晚期肿瘤可能侵犯深部组织,而固定于耻、坐骨上,或出现远处转移。
外阴平滑肌肉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
主要来自外阴肌层的平滑肌细胞或外阴血管壁的平滑肌纤维发生恶变。
少数由外阴平滑肌瘤恶变而来。
外阴平滑肌肉瘤是非常罕见的外阴恶性肿瘤,是外阴原发性肉瘤中最常见者。外阴平滑肌肉瘤占外阴肉瘤的33%~68%,多见于30~50岁的妇女,但也有发生于幼女者。
多见于30~50岁的妇女。
外阴平滑肌肉瘤症状起初为较小肿块,无任何症状,后出现因肿块快速增大伴出血和疼痛而就诊。 肿块大多位于前庭大腺周围的深部软组织、阴唇系带,偶发生于阴蒂、阴阜和会阴。随着肿瘤发展,侵犯深部组织,或出现远处转移而出现一系列症状。
主要表现外阴肿块,肿块直径2~16cm不等,通常为5~10cm,圆形或椭圆形,孤立或多发性结节状肿块。外阴平滑肌肉瘤为界限不清的灰白色肿物,呈浸润性生长。
早期肿块表面皮肤完好,随着肿瘤发展,皮肤受累后出现充血、溃疡。晚期肿瘤可能侵犯深部组织,而固定于耻、坐骨上,或出现远处转移。
晚期肿瘤可能侵犯深部组织,或出现远处转移引起症状,例如咳嗽、呼吸困难、肝区胀痛、食欲差等。
外阴平滑肌肉瘤容易发生肺转移,最终可导致肺脏功能严重损害,引起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出现呼吸衰竭,可致患者死亡。
肝脏也是外阴平滑肌肉瘤的常见远处转移部位,病变使肝功能受损,最终并发肝性脑病,严重者也可导致死亡,临床表现为昏睡、昏迷、肝震颤、精神异常等。
当患者一旦发现自己出现外阴部出现肿块,并快速增大,伴出血、疼痛、淋巴结肿大等临床表现时,应该尽早就诊,以明确诊断。
在体检或其他情况下发现外阴生长迅速的肿块,并出现肿块溃破出血、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妇科就诊。
对于拟行化疗的患者,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肿瘤内科等。
外阴肿块发现多久?
外阴肿块短期内增大明显吗?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肿块疼痛、溃破、出血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肝区胀痛、饮食量下降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疾病史?
医生通过触诊来检查外阴部肿块的位置,刺激肿块观察观察患者的疼痛反应,且有时局部皮肤出现红斑或溃疡等本病症状,对疾病诊断可有一个大致方向。
通过对患者体内标志物的检测,可初步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并且可以监测患者手术、放、化疗的疗效,以及判断是否出现转移灶。
是外阴平滑肌肉瘤的确诊依据,可通过穿刺活检或者切取活检等方式获取病理标本。
主要是评估外阴平滑肌肉瘤是否发生肝脏、肺等脏器的转移等。
主要是评估肿瘤是否发生脑部转移。
有生长迅速的外阴肿块,并且肿块伴有疼痛及易出血等表现。
病理学证实为外阴平滑肌肉瘤。
多由阴道黏膜始发,主要病灶在阴道黏膜面,可呈糜烂、结节、乳头状、菜花状等形态,组织较脆,同时伴有感染出血。与阴道平滑肌肉瘤起自阴道黏膜下组织,黏膜完好,肿物呈实性有所不同。
发生在接近阴道口侧壁的阴道平滑肌肉瘤,与前庭大腺实性恶性肿瘤有时难以区别,可依据病理组织学做鉴别诊断。用特殊的组织学染色区别组织学来源,例如Masson三色染色剂(结缔组织的三色染色剂)确定平滑肌肉瘤,Laidlaw网蛋白染色确定米勒间质细胞肉瘤和淋巴肉瘤。电镜检查寻找某些超微细结构以帮助诊断,如平滑肌肉瘤具有平滑肌的肌丝,横纹肌肉瘤具有横纹肌型的肌丝、微丝、微绒毛突起,而缺乏基底膜。
外阴平滑肌肉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选择主要需要评估患者的临床分期、个人体质因素等多方面指标。
化疗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发展,但患者总体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不高。目前常用的药物有顺铂、表柔比星、异环磷酰胺等。常用化疗方案有顺铂、表柔比星以及异环磷酰胺三药联合、VAC方案(长春新碱、放线菌素及环磷酰胺三药联合)等。
采用根治性外阴切除和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原发灶的切除范围必须足够,切除不够则常会局部复发。腹股沟淋巴结阳性则行髂盆区淋巴清扫术。采用肿瘤挖出术或保守性手术,部分患者局部出现复发。
对于术后有手术残端癌残余时,可以通过放射治疗控制肿瘤,但是外阴平滑肌肉瘤对于放疗不敏感。
按照肿瘤引起疼痛程度不同,依据WHO的三阶梯镇痛治疗原则,给予阿片类药物对症止痛治疗。
外阴平滑肌肉瘤预后差,极易复发及出现肝、肺远处转移,从而导致严重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生存期短。
外阴平滑肌肉瘤基本不能治愈,病变容易局部复发,患者大多在术后2年内复发,复发者80%以上最终会出现肺转移。
外阴平滑肌肉瘤无治愈可能,多数患者在2年内复发及转移,少有活过5年者。
外阴平滑肌肉瘤需要密切复诊,一般每隔2~3个月复诊一次,既可以评估治疗效果,也能监测病情变化。
外阴平滑肌肉瘤由于肿瘤生长速度快,导致大量蛋白消耗,因此需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同时均衡营养饮食,以利提高自身对抗疾病的能力。
适宜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例如瘦肉、虾、鱼,以及新鲜蔬菜、水果等。
化疗等抗肿瘤治疗期间,饮食宜易消化、清淡,避免辛辣、刺激等饮食。
动物内脏、小海鲜等饮食,化疗期间减少摄入,例如蛤蜊、扇贝、鸡肝等。
对于术后患者做好手术刀口检测、预防感染、止血等,补充白蛋白,行支持治疗等,加强化疗药物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观察及处理。
注意外阴处病灶区域的清洁,避免搔抓,术后活动谨慎,以防局部出血、感染等。
外阴平滑肌肉瘤患者在术后可以通过CT、MRI等检查监测肿瘤是否复发及转移,一般间隔2~3个月。对于采取化疗的患者,当其出现恶心、呕吐、乏力、发热、贫血等不良反应,且难以忍受时,需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需要进行长期随访,随访项目推荐CT、MRI等。
由于外阴平滑肌肉瘤病因不明,因此无法针对病因预防,对于30岁以上妇女要定期行妇科检查。
对于30~50岁的女性每年要做好妇科检查,从而可以早期筛查,提高早诊率。
外阴平滑肌肉瘤需定期体检,争取早发现、早治疗,做好随访等。
4473点赞
[1]谢丹.外阴平滑肌肉瘤误诊为前庭大腺囊肿一例报告[J].医学信息,2013,000(017):602-602.
[2]崔坤.韩世愈.外阴平滑肌肉瘤1例[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7:470
[3]周慧梅,郎景和,朱兰,郭丽娜.非上皮来源外阴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8,43(7):490-492.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