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技术的发展和通讯设备的普及使得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交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手机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不健康使用手机带来的问题日益突出。国内外专家认为部分人对手机已经产生严重的依赖,在无法使用手机或忘记携带手机时,常会出现情绪的极端变化,如烦躁不安、言语粗俗、情绪低落、抑郁寡欢等,这种现象实际上已经是成瘾的表现,并将其称之为“手机依赖症”。手机依赖症的治疗主要是调整生活方式、转移注意力等,对于出现并发抑郁或焦虑的患者,可以适当的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手机依赖症主要是由于患者对手机产生了过多的需求,其病因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如手机技术过于发达、环境因素以及个人心理因素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患者的个人心理因素。
手机目前涵盖了拍照、录像、上网、社交、娱乐等多种功能,且其具有的便携性保证了患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接触网络,海量网络信息和各种手机功能满足了患者的各种喜好。
如果患者的生活的环境不和睦,患者从小生活在缺乏感情的环境中,一旦接触手机很容易深陷其中,并且要比其他生活环境和睦的人群更容易出现网络依赖症。
每个人都会需要他人的认同感,而患者在工作生活中很难受到他人的认同,内心世界无法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满足,而患者通过手机在网络世界中获得了现实世界难以取得的这种认同感,就很容易深陷网络世界难以自拔,缓解自身自卑情绪。
自控制力差是出现手机依赖症的一个重要原因,患者在通过手机接触网络后,感受到了网络世界的乐趣,很容易沉迷于使用手机,并且患者即使知道自己这样是不对的,也尝尝难以控制自己。
人际交往能力差导致患者在现实生活缺乏朋友,而患者又渴望和朋友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手机的网络交流不用通过面对面的方式交谈,可以通过文字进行沟通,能够帮助掩盖许多缺点,让患者在网络中尽情享受交流的乐趣。人际交往能力差既容易引起手机依赖症,而手机依赖症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人际交往能力差的问题。
手机依赖症目前缺乏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统计,但有文献指出目前在大学生群体中手机依赖率可达17.0%。
精神空虚者相对于精神世界充足者,更容易对手机带来的美妙世界产生依赖,从而产生手机依赖症。
自控能力差的人群更容易经不住手机的诱惑,很多时候明明自身明知频繁使用手机是不对的,也难以控制,导致手机依赖症的出现。
手机依赖症的症状总体表现为过度的使用手机,且患者自身的情绪也很容易受到手机的影响,严重者可并发抑郁、焦虑等精神疾病。
手机依赖症的典型症状为个体对使用手机行为失控,导致其生理上和心理上不适应的一种状态,影响了心理健康,终致耽误学业,阻碍其个人成长。
患者一旦脱离手机,就会感觉到烦躁不安、思维迟缓、情绪低落、抑郁寡欢,更有严重者甚至带来生理上的变化,如头晕、出冷汗等。
触屏手是由于长时间过度使用触屏手机,所导致的手部关节、肌腱损伤性症状群,包括手指、手腕关节疼痛无力,动作不灵活等。
社交焦虑表现为当患者处于公共场所或者需要进行社交时表现出害怕的情绪,是一种焦虑性障碍。社交焦虑可以由手机依赖症患者长期不与现实世界接触有关,缺乏和现实世界打交道的能力。
抑郁症患者表现为持久的心境低落,发作时一般兴趣减退、精力缺乏,甚至出现木僵及自杀情况。手机依赖症患者可因为手机无法使用而出现抑郁情绪,长期以往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长期使用手机,保持固定的姿势或长时间用眼可能引起眼、肌肉的疲劳,严重时长时间肌肉痉挛可引起疼痛。
手机依赖症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疾患,患者一旦脱离手机,就会感觉到烦躁不安、思维迟缓、情绪低落、抑郁寡欢等症状时,均前往精神心理科就医,在完善精神状况检查、神经系统检查、MRI等检查后,排出器质性病变后,即可对患者的手机依赖症做出诊断。
当患者出现对手机过度依赖,离开手机后出现烦躁不安、思维迟缓、情绪低落、抑郁寡欢的情况下,需要尽早就医。
手机依赖症的患者均建议前往精神心理科就医。
因为什么症状来就诊的?
患者每天使用多久的手机?
患者在无法使用手机的情况下,会不会出现烦躁不安等精神改变?
患者是否存在每天无时无刻都想看手机的情况?
患者是否对别人看自己的手机,感到特别愤怒?
有没有心悸、头昏、出汗等症状?
医生通过与患者的交谈和直接观察,来全面了解患者精神活动各个方面的情况。
神经系统检查这是对每个精神科患者进行评估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精神症状可能是由于潜在的神经系统病变直接导致的。
通过头颅MRI检查以排除患者的颅部器质样病变。
参照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郑毅教授关于手机依赖综合征的描述,结合相关研究,有下述表现6项及以上者,判定有手机依赖倾向:
你总是把手机放在身上,如果没有带,就会感到心烦意乱,无法做其他的事情,甚至还有些害怕,但自己也说不清怕什么。
如果你没带手机,被告知今天没有任何工作,就是出去玩,但是你也会觉得很不踏实,坐立不安。
总有“我的手机铃声响了”这种错觉,听到钟表的声音,会当成自己手机的声音。
有时还会产生一些幻觉,比如长期对手机特别敏感,可能没有任何的声音刺激,经常会感觉自己手机在震动或者在响,要不停地去看自己的手机。
你是否经常下意识地找手机,不时地拿出手机来看看,有时候其至手机老攥在手里才踏实。
手机没信号或信号减弱便开始烦躁。
如果手机铃声长时间不响或来电明显减少,会感到不适应,甚至心烦意乱。
在与人沟通时过分依赖手机,明明可以直接面对面交流,却要发短信或打电话。
吃饭的时候要把它放在桌子上,总是怕漏过信息或者漏过电话。
你晚上睡觉的时候,即便是没有什么事情也经常开着手机。
你对别人看自己的手机,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非常地反感,非常地恼火。
最近经常有那种手脚发麻、心悸、头昏、出汗、胃肠道功能不好的现象。
手机依赖症一般诊断难度不高,不需要同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手机依赖症的治疗主要是以一般治疗为主,药物治疗是在患者合并由焦虑症或者抑郁症的情况下,一般不使用手术进行治疗。
调整自身生活方式,积极在现实中和他人进行交流,多参加社交活动。
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通过读书或者看报来代替手机的使用。
听音乐、多散步、多和家人沟通,逐渐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对于合并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医生常会酌情给予患者抗抑郁药来帮助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氟西汀、舍曲林等。
手机依赖症一般不采取手术治疗。
患者需要咨询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通过认知疗法等方式改变患者的认知,让患者意识到长期依赖手机带来的危害,帮助患者缓解焦虑不安等心态。如果患者有社交恐惧等情况,可通过放松训练、暴露疗法等方式帮助患者克服社交恐惧。
手机依赖症患者的预后很好,一般短时间内症状即可缓解,且不会对患者产生生活和工作上的影响,也不会影响患者的寿命。
手机依赖症患者经过积极治疗也可达到治愈。
手机依赖症一般是不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
手机依赖症患者一般不需要复诊。
此病无特殊饮食调理,营养丰富均衡即可。
手机依赖症的护理重点是对患者的心理护理,适当的护理方式可以减少患者对手机的依赖,减缓患者的症状。
嘱患者减少手机的使用,尽量通过同家人交流、读书、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多去公共场合,同外人相接触,交流。
积极培养自身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
对于自控能力比较差的患者,家属应帮助以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
家属应多于患者交流,保持心情舒畅。
家属主要是在生活中观察患者的手机使用时长,手机使用情况及脱离使用手机后出现的精神状况的改变,如果患者依旧对手机产生很严重的依赖,尽早同心理医生联系。
家属要在日常生活中重点关心患者的心理情况,多数手机依赖症患者均是由缺乏家庭关爱和社会认同,在手机中沉迷于虚拟世界所导致的。所以,家属要在生活中多和患者交流,照顾患者的心理情况,让患者充分感受到爱意。
手机依赖症的预防重点在于建设人们的心理环境,其中包括了学校、社会及工作环境对个人的影响,也包括家庭氛围对个人的影响,除此之外,个人也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明白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
家属要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给予家庭成员温暖感、归属感和必要的情感支持。
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非必要的手机使用,通过适量运动、读书、听音乐等方式转移自身注意力。
[1]许婷婷,曹永福.医学院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调查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6,37(11):90-93.
[2]张凌瑞,朱天民,张晨辰,代宇,朱鑫.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教育,2018,34(1):59-6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