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性障碍旧称“歇斯底里症/癔症”,是一组概念和分类不断变化的精神障碍,也可能为一组疾病的复合体。在正常情况下,意识、知觉、记忆、身份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但患者由于精神因素,部分或完全地丧失了对过去的记忆、身份意识、感觉以及身体运动控制等方面的正常整合能力,无法对自身的情绪及行为进行有意识的控制。不同类型的患者表现都有所不同,部分患者发作后会迅速恢复正常,部分患者发作有利于达到某种目的,部分患者存在躯体症状。早期的治疗对预防反复发作和慢性化均有正面意义。
根据ICD-11(国际疾病诊断分类最新版)分类。
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
分离性遗忘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
恍惚障碍
附体性恍惚障碍
复杂分离性侵入障碍
分离性身份障碍
其他特定或未定的分离障碍
根据2013美国精神病学会DSM-5(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的最新版本)分类。
分离性身份障碍
分离性遗忘症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
未经特殊说明的分离性障碍
分离性障碍的发病因素尚未明确,但根据临床研究和对患者生活及家庭环境的调查、心理健康的评估,考虑与遗传因素、脑结构与功能、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有关。
目前遗传的流行病学研究较少,部分学者针对分离性障碍患者的家族同病率研究证实分离性障碍与遗传因素有关,但也有学者针对双生子(基因一致)进行追踪,发现他们与分离性障碍有关的人格及行为心理变化较差异并没有明确地受基因影响。
分离性障碍患者可能有海马及杏仁核体积缩小、前额叶功能下降等问题,可能是致病因素。
个体对应激性生活事件可能引发本病,如经历战争、疾病等事件;幼年期创伤和的经历和反应也是引发本病的重要因素,如受到精神和心理的虐待、性虐待等;遭遇对个体有重大意义的生活事件,如亲人亡故等。同时,具有表演型人格的人更容易患分离性障碍,该类人情感丰富、自我中心、富于幻想。
通常此类疾病患者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受教育程度、社会文化、生活环境,成长环境中有无疾病、受虐待等情况,与分离性障碍的发生有重要关联。
直接的压力、刺激、他人及自我的暗示可能导致起病。
回忆、联想发病状态,面临与发病时相似的处境,容易导致已发病者反复发作。
目前缺乏有关分离性障碍的近期、大样本流行病学数据,但既往的数据表明,首次发病年龄在20岁以前者约占14%,20~30岁者占49%,30~40岁者约占37%,40岁以上初发者少见,多数患者首次发病在35岁之前。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经济状况差的地区患病率高。
具有暗示性、表演性、自我中心、情绪化等人格特征。
如童年创伤性经历,如精神、躯体或性虐待;经历过战争、严重灾害。
如易接受暗示、迷信、情绪不稳定的人群等。
分离性障碍根据分离性障碍的类型不同,患者的表现也各不相同,但就同一患者而言,症状比较单一,反复发作的患者,主要症状也基本相同。部分患者对自身患病缺乏自知力,因不主动求治拖延治疗影响效果,所以无论是患者亲友还是本人,早期发现症状并就医,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存在各种形式的运动或感觉障碍,但通过客观的神经系统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不能发现导致这些运动和感觉障碍的器质性异常,或者发现的器质性疾病或生理特征并不能解释神经系统症状。如患者存在抽搐和痉挛,类似于癫痫发作但没有癫痫发作的临床特征和脑电异常;有虚弱和瘫痪,部分或者全部失去躯体随意运动的能力或不能进行协调运动;有运动障碍,出现震颤、肌阵挛及肌张力障碍,表现为非故意的不规则运动;患者有类似共济失调的步态,没有帮助不能站稳,但几乎不会跌倒或损伤;吞咽症状,患者喉咙出现异物感、梗阻感,出现吞咽困难,患者怀疑自身有喉癌等喉部占位性病变等各种障碍。
患者突然出现记忆丧失,通常是近期的时间,但以往不是器质性原因引起的,遗忘的内容十分广泛,不能用一般的遗忘或疲劳解释,一般也可以选择性遗忘令患者痛苦的创伤性事件,遗忘可以突然缓解,并且很少复发。
人格解体是指患者感受到完整的自我的整体性分离,如躯体的完整性、心理活动与生理活动分离,自己变成生活的旁观者,从外部审视自我。而现实解体障碍是患者感知的环境知觉出现分离,自己变成了外部的观察者,观察自我与周围的环境,或对现实的感知有不真实感,恍若隔世。
一种地区文化特有的意识状态、身份或记忆障碍发作,发作时意识单一,出现自己无法控制的刻板行为或运动。
感觉自己的身份被另一个身份替代,如鬼神、精灵、其他人等,也会出现刻板的随意运动,常有局限且重复的一系列运动、姿势、发音,发作过后患者对过程全部或部分遗忘。
患者身上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身份或人格,每一种都表现出一种独特的自我体验,有独特的与自身、他人和世界的关系模式。在患者日常生活中,至少有两种分离的身份能够发挥作用,并反复对个人的意识和心理进行控制,所有其他的分离性症状都可出现在患者身上,如遗忘、神游、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等。这些症状不能用其他精神疾病或躯体疾病解释,并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领域中的功能受到严重损害。
患者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截然不同、未整合或未经充分整合的分离身份,每种分离性身份对自身及他人和世界都有自己的经历和认识。其中一个身份占优势,但会持续被其他身份或身份的一部分闯入,在认知、情感、思维、感觉等行为上实现结合。
这类患者有一种非现实感,也会表现出分离性障碍有的某些恍惚状态,但是属于除去其他类型后的剩余类型。
分离性精神障碍有一些特殊的临床表现形式。
分离性障碍集体发作,发生于有共同生活经历、观念基本相似的群体中,特别是经济文化落后,封建迷信活动多的地区。一人发病,可通过自我以及互相按时,扩大患病群体。
在外伤事故或类似事件里,患者具有无意识地显示、保留和夸大疾病症状的倾向。其症状程度、范围和持续时间明显超出了伤害、事故本身所造成的后果,从而有利于患者索取赔偿。
一类与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运动协调障碍,如舞蹈演员临演时下肢运动不能,教师走上讲台时失音、口吃等。但停止上述职业活动后,出现症状的功能都会恢复正常。
在精神刺激后,突然出现意识朦胧、漫游症、幼稚与紊乱行为及反复出现幻想性生活情节,对疾病泰然漠视。缓解后一般无后遗症,但是可以再度发病。
患者常同时存在边缘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等问题。
一种以情绪、人际关系、自我形象、行为的不稳定,并伴随多种冲动行为为特征的复杂的人格障碍。
又称寻求注意型心理障碍或心理幼稚型心理障碍,是一种以过分情感用事或夸张言行来吸引他人注意为主要特点的心理障碍。
一种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心情低落为主要症状的精神疾病,有意识活动减退、认知功能损害等临床表现。
以与现实不相称的、广泛和持续性的担忧、紧张不安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为主要特征,常伴有心悸、胸闷、气短、出汗、紧张性震颤、口干及颜面潮红或苍白等躯体症状。
一种较为特殊的精神疾病,该类双相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抑郁或是躁狂两种情况的发作。患者抑郁发作时,往往呈现出精神不济、情志低下、兴趣减少、寡言少语以及行为迟钝或思维迟缓等症状;患者躁狂发作时,往往呈现出精力充沛、情绪高涨、倍感兴趣、言语增多等症状。
早期治疗对于分离性障碍患者而言十分重要,生活中应密切观察患者行为,尤其对于生活中有表演型人格和有应激性事件刺激的人要多加关注,如有异常要及时就诊以明确诊断。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要及时就诊。
出现身份、记忆、意识识别障碍。
感觉生活不真实,出现离体感,会从其他身份视角审视生活。
异常的心理状态反复出现或程度加重。
神经系统检查的体征与症状表现不匹配,如失明者对光有异常的反应,失声者的声带可以正常运动等。
多数患者需要到精神科就诊,部分医院开设的科室为精神心理科。
对于症状稳定,但需要心理治疗的患者,可前往心理科就诊。
小时候有没有遭遇到什么社会事件、家庭创伤?
有没有什么躯体上的不适?
是否出现了某段时间的记忆丧失?
对生活是否充满幻想?一般都会幻想哪些内容?
有哪些行为,回忆起来发现当时并没受自身的控制?
对生活是否满意,之前有没有焦虑或抑郁的情绪?
目前国际上有关分离性障碍研究最常用的工具之一,由28个陈述句组成,是筛查性的自评量表,用于评定自身是否存在分离体验。该量表有操作简单、重复测量效果稳定、有效性高的特点,在不同的国家使用,评定结果较稳定。但也有研究表明做为分离的筛查量表,其假阳性率较高,尤其是对非临床研究对象。
关于分离性障碍的诊断标准制作,是半定式问卷,属诊断用量表,可以用于分离性障碍的诊断,也可用于分离性症状严重程度的评定。
在初始访谈中,要了解在来访者身上发生过什么,现在如何看待自己。除此之外,还要了解其安全感、家庭情况和社会支持系统及有无关系困难、物质滥用、摄食障碍和相关的症状等。当来访者有下列情况时,应高度怀疑分离症状或分离性障碍的存在,如短暂的意识丧失或时间缺失、不能回忆的行为、神游、无法解释的附体、无法解释的人际关系变化、无法解释的知识和技能波动、关于生活史的碎片式回忆、自发的恍惚、超常体验、感到自我的其它部分存在。
ICD-11关于分离性障碍的诊断标准如下:
有以下各种障碍之一的临床表现
(1) 分离性神经症状(癫痫样发作或抽搐、无力或瘫痪、感觉改变、运动障碍、步态障碍、认知症状、意识改变、视觉症状、吞咽症状、听觉症状、头昏眼花或语言生成障碍)。
(2) 分离性遗忘,伴或不伴分离性漫游。
(3) 人格解体和(或)现实解体障碍。
(4) 出神障碍和(或)附体出神障碍。
(5) 复杂性分离闯入障碍。
(6) 分离性身份障碍。
(7) 其他分离性障碍。
分离性障碍的症状不是药物或物质的直接效应(包括撤药效应),也不能用其他精神或行为障碍、睡眠觉醒障碍、神经病学的或其他健康状况来解释,也不是接纳的文化、宗教或修行的一部分。
症状严重到足以引起个体人格、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功能领域的显著损害。
急性应激障碍和分离性障碍的发生发展可以与精神刺激因素有关。但急性应激障碍受明显而强烈创伤性应激事件影响,在强烈应激事件后立刻发病,与分离性障碍相比,病程短暂,无反复发作病史,预后良好。
精神分裂症青春型急性发作时的表现,和分离性障碍的情感暴发和幼稚动作等表现相似,但青春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感变化莫测,与周围环境无相应联系,行为荒诞离奇,不可理解。但分离性障碍多与环境有关。
主要依据神经系统的检查和各种实验室检查的阳性发现进行鉴别。
分离性感觉障碍不符合解剖学中神经分布的规律,如分离性障碍不适的区域都整齐划一,不偏不倚。而由于神经末梢的分布是交叉过界、互相渗透的,人体出现器质性损害时,受累区应略小于相应的神经分布区。
因神经系统损害而失明的患者对光反射消失,而分离性障碍失明的患者则可能存在光反射。
分离性障碍的失聪患者可从熟睡中被叫醒,还可进行耳蜗瞳孔反射试验,而真正因生理问题失聪的患者无反应。
分离性障碍引起的抽搐多在精神刺激之后,发作形式主要表现为翻滚、四肢乱舞、表情痛苦、保持呼吸。可以讲话,可有意识,无大便失禁,偶有小便失禁,脑电图正常。但癫痫发作可无明显诱因,发作时症状刻板,强直期、阵挛期次序分明,可有呼吸停止。发作时意识丧失,但绝无言语。可有大便失禁,小便失禁常有,脑电图异常。
诈病者为了某种目的假装存在疾病,或在原患病基础上故意夸大自身情况,有非常明确的目的,目的达到后便可以痊愈。而一些分离性障碍患者也有一些患病的目的,但患者一般无法主观感受到自己在有目的地表达疾病,而且分离性障碍的症状一旦发生,是主观意志无法控制的,也需要进一步治疗。
分离性障碍的症状与发作多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因此心理治疗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对于有明显焦虑、抑郁等症状的患者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多数患者在经过积极治疗后,可以缓解症状。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分离性障碍的药物,主要在心理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症治疗,我国临床实践中常用如下药物:
对于伴有精神症状或兴奋躁动的患者可给予地西泮等抗精神病药治疗,多数患者入睡转醒后兴奋症状消失。
常见精神障碍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一线治疗药物,对于以上几类精神疾病引起的分离障碍有一定疗效。
本病无手术治疗。
电兴奋疗法,是感应电在病变部位做短时间大剂量的通电以达到兴奋组织,使皮层的兴奋性占绝对优势,从而控制着皮层下部兴奋灶,并通过改变精神动力学的防御机制或纠正神经递质失衡及内分泌紊乱,而达到治疗目的。在改善癔症患者治疗不合作、兴奋控制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能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
暗示疗法是治疗分离性障碍的经典方法,适用于急性发作而暗示性又较高的患者。
开始时医生向患者说明检查结果,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向患者解释其疾病是一种短暂的神经功能障碍,说明医生即将采用的治疗方法,并强调通过治疗,功能障碍可以完全恢复正常,令患者对治疗产生高度信心和迫切的治愈要求。针对有运动和感觉障碍的患者,可以选用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或用电刺激患病部位,配合言语、按摩和被动运动,鼓励患者运用功能,之后使用语言强化,让患者相信通过治疗,功能障碍正在逐渐恢复,甚至已经完全恢复。
开始前需进行催眠感受性检验,确定患者是否适合语言催眠。如果患者具有一定的催眠感受性,可在患者进入催眠状态后进行暗示治疗。如果患者催眠感受性不强,可选用静脉注射,使患者进入轻度的意识模糊状态,再按照上述觉醒时暗示的方法,使用语言或配合电刺激、被动运动等方式进行暗示。
采用静脉注射配合言语暗示,告之嗅到某种特殊气味后旧病便会发作。让患者无须顾虑,任其发作,发作得越彻底越好。待发作高峰期后,配合言语暗示,称病已发作完毕。诱导疗法充分利用了患者易在暗示下发病的临床特点,反过来用于控制疾病发作。
适用于全部的分离性障碍患者。一般分若干段进行,首先详细了解患者的个人发展史、个性特点、社会环境状况、家庭关系、重大生活事件,以热情、认真、负责的态度赢得患者的信任。然后安排机会,让患者表达、疏泄内心的痛苦、积怨和愤懑。医生要耐心、严肃地听取,稍加诱导,保持中立态度,与患者共同寻找并分析问题,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
属于行为疗法。通过系统脱敏的方法,使原本能诱使分离性障碍发作的精神因素逐渐失去诱发的作用,从而达到减少甚至预防复发的目的。先让患者倾诉与发病最密切的精神因素、内心冲突,并录音、录像以备用。然后训练患者学会全身松弛,有条件的可借助肌电反馈训练,患者学会全身松弛后开始脱敏。直到完全沉浸在精神刺激的录音、录像或想象之中,均无明显的情绪反应为止。最后再迁移到现实生活之中,使患者能逐步适应充满精神刺激的现实生活,正常地工作、学习。系统脱敏疗法的近期效果与暗示疗法相似,但远期疗效优于暗示法。
医生可采用精神分析技术或领悟疗法,探寻患者的无意识动机,引导患者认识到无意识动机对自身健康的影响,并加以消除。主要适用于分离性遗忘、分离性多重人格、分离性感觉和分离性运动障碍。
当患者的家庭关系因疾病受到影响,或治疗需要家庭成员的配合时,可采用此方法,用以改善患者的治疗环境,取得家庭的支持。
总体上看,分离性障碍的预后良好,治疗及时且患者配合,则预后效果好,但也存在患者出于其他目的保持病态的情况,不利于治愈。
分离性障碍患者一般预后良好,但具体的治疗效果取决于病因是否明确、治疗是否及时、病后心理冲突是否缓解等多因素的影响。60%~80%的患者可以在一年内自发性缓解。也可能因主观因素,在疾病有望痊愈时继续保持患病状态。
该病一般不直接影响寿命。
由于分离性障碍一般没有和精神状态直接相关的生理指标,且该病分类众多,一般没有固定的复诊时间,出现症状或症状反复及时复查即可。
分离性障碍患者对饮食无特殊要求和饮食禁忌,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均衡饮食即可。
多数分离性障碍患者会有悲观心理,认为自己已经患上了“不治之症”,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正确认识疾病,消除心理障碍是护理的重点。
由于大部分精神类药物在服用时都需要遵循足量、定时原则,而患者普遍依从性差,所以患者家属需要监督患者按时按量服药,积极杜绝患者藏药、拒绝服药的情况发生。
分离性障碍是因心理障碍而引发,主要是因为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并不能依靠自身能力摆脱心理障碍走出阴影。要尽可能使患者放松心态,避免神经紧绷,如可以听音乐、看电影、散步等。鼓励患者将内心的苦楚说出来,并在该过程中发泄自身负面情绪。
应督促患者多进行体育锻炼,可以转移注意力,将引起负面情绪的事情逐渐遗忘。让其可以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审视这个世界,以此来逐步扭转其心理。
每天按时打扫卫生、通风、采光,并维持室内温度、湿度。嘱咐患者多饮水,并多参与娱乐活动。
对恐惧性心理障碍患者,应针对患者自认患有“不治之症”的特点,采用认知的心理护理方法,强调“是病非病”的观点,即承认患者患,但不是器质性疾病,是心理功能障碍,是可以治愈的,从而使其逐渐消除心理障碍,以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
对强迫性心理障碍患者,应针对患者喜怒无常、躁狂不能自控的特点,采用领悟的心理护理方法,强调科学性,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使患者领悟到世上没有鬼神,从而破除自己头脑中的强迫观念。
对抑郁性心理障碍患者,应针对患者沮丧、孤独甚至感到被遗弃的特点,采用认知或领域的心理护理方法,强调社会的配合、关心,使患者逐渐消除抑郁情绪,感到人世间的温暖,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许多患者对该病的认识不全,以至于心理负担过重,照护者应引导患者充分了解该病,并给予患者共同面对的信心。
精神类药物在服用时都需要遵循足量、定时原则,但患者普遍依从性差,照护者需要监督患者按时按量服药,不要因为症状转好就停止用药,停药需与医生充分沟通。
部分患者会因主观加重疾病以要挟他人或实现各种目的,照护者对患者的表演性行为不应过度迁就。
分离性障碍多与应激性事件与各种社会文化因素有关,所以,作为家属,应尽量避免生活中的负性时间对当事人造成影响,并注意调节其情绪,远离这些困扰。
若经历突发应激事件,或存在表演性行为、容易被煽动等行为异常,可先进行量表评测初步筛查。
如发生应激性事件时,要找人沟通交流或咨询医生,不要漠视疾病,找到宣泄情绪的正确方法。
正视自身存在的性格缺陷,改善人际关系。
如果长期生活在医院或家中,家属对患者的表演性行为不应过度迁就或不适当强化,不利于患者康复,也可能会导致分离性障碍。
[1]李凌江,陆林.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81-387.
[2]郝伟,陆林.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52-161.
[3]杨权,心理障碍诊治指南[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79.
[4]周三华,杨云.分离转换性障碍的治疗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17-18.
[5]陈静,施琪嘉.分离和分离性障碍的临床相关问题[J].上海精神医学,2006,18(4):246-248.
[6]范继美,姚宁.分离性障碍患者药物治疗的心理效应与心理护理[J].四川精神卫生,2010,23(4):243-244.
[7]俞峻瀚,肖泽萍,戴云飞.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中分离性障碍的调查[J].上海精神医学,2007,19(1):4-7.
[8]翟金国.精神病学[M].第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113-115.
[9]陆林.沈渔邮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514-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