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怎么教育不听话的孩子

罗国帅心理科主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三甲
主页
播放语音内容
01:36
教育不听话的孩子应该使用多的方法:
首先,一定要多包容和耐心,因为不听话的孩子更需要包容,更需要父母的呵护,因为孩子过于聪明,可能是注意力不太集中、动作比较多、贪玩等,只有多耐心、多陪伴自己的孩子,才能够让孩子快乐成长起来。
其次,千万不能呵斥和随意打骂孩子,因为孩子不听话,有可能是有叛逆的行为,不能够因为孩子跟自己对着干,就将孩子随意打骂,将孩子推到对立面,让人际关系越来越紧张,矛盾越来越多。
最后,应该积极鼓励孩子,多沟通、多交流,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不能不听话就否定了孩子的成长,也要看到孩子变得成熟、变得独立等进步的一面,同时让孩子继续努力的表达出来自己的想法,才能够解决不听话的问题。
2023-11-12浏览31303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心理咨询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

罗国帅主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三甲
6岁孩子不听话该怎么教育
"6岁的孩子不听话,应该是用以下方法:1、应该多一些沟通和交流,让孩子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然后对于孩子的想法多一些尊重,多一些鼓励,尤其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鼓励孩子积极的去为自己的生活奋斗。2、可以适当的和自己的小孩子做朋友,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尊重孩子的想法,这样才能够让孩子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独立,而且缓和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关系。3、也可以多一些陪伴,尤其是陪伴孩子去旅游,出去散步,读一读书等等,这些都能让亲子关系比较和谐,缓解孩子不听话的问题。"
张卫华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三甲全国第92
怎样教育不听话的孩子
孩子不听话要看其具体程度、性质,如家长认为不听话,但旁观者看来孩子很听话,首先要解决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及要求不合理的地方,调整重点是家长的问题。如果孩子不听话确实超出一般儿童的范围,就是明显不合常理,特别不合作、特别顽皮,顽皮到令人有讨厌的感觉,要考虑有无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表现,必要的时候及时就医。如果年龄再稍大一点,如13-16岁以后出现明显的不听话,更要警惕,可能是比较严重的精神疾病的早期症状,像精神分裂症有些早期症状可能会有这样的表现。所以遇到不听话的孩子,首先清楚不听话的具体性质和表现,然后再进行相应的处理。
王志新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三甲全国第43
小孩不听话怎么教育
本身孩子的心智不完全成熟,有时不能完全和成人思维一样,不能够完全和成人较好的沟通。家长一定要耐心给孩子进行解说,孩子也会有自己的道理。如孩子摸火,小孩子会觉得很好奇,其实并不知道会烫,也不知道会造成损伤,所以需要家长耐心进行解释。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全部听大人的话,家长一定要知道为什么孩子不听话,找到原因,有时需要循序渐进的沟通或教育,多进行常识性教育,可能会减少叛逆或孩子不听话的情况。
王继红副主任医师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三甲
小孩不听话教育的方法
孩子往往都有各自的特性特点,孩子不听父母的话,是不是也不听其他人的话,在这过程当中,父母应该慢慢去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孩子在跟大人交往互动的当中,只是不听家长中某一个人、还是所有的人都不听。另外要了解自身的教育方式,是否和教育的手段有关系。在教育不听话的孩子的时候,家长首先要反思是否真正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针对其性格特点而使用相应的教育方式,这样才能够顺应教。如果只按照自己的行为模式去塑造孩子,这就会出现孩子不听话。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去了解孩子以及了解自身,这样才能够起到真正的、良好的教育方式。但是在教育过程中出现问题,自己又无从下手的时候,不妨请心理治疗师帮助自己了解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之间应该如何互动,由外面的一个力量来帮助家长、了解家长、指导家长,也许可起到比较好的作用。
罗国帅主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三甲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孩子不听话应该使用以下方法进行对症调整:\n1、积极分析孩子为什么不听话,比如是不是父母发出的指令、行为本身有错误,或言不由衷、没有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亦或孩子出现叛逆、进入青春期、已有独立的意识,如果有以上的问题要对症进行处理,无论是谁的问题都应该及时改正;\n2、应该互相沟通、互相协调,父母跟孩子可以做朋友,但是前提是互相尊重且积极的沟通,互相表达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对对方的想法,父母心中有理想的孩子表现,孩子心目当中也有理想的父母形象,只有两个人互相理解、互相契合,才能不出现矛盾、冲突,以上这些方面都是比较重要。"
何凡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三甲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每个家长评判标准可能不一致,关于孩子听不听话这个话题,不同年龄阶段不一样。根据孩子年龄分为不同阶段:1、出生到3岁是幼儿期。幼儿期还未开始去上幼儿园,孩子可能会有多动或者乱跑现象,这时家长会认为孩子不听话。其实在儿童青少年发展过程中这种情况相对比较常见,因为孩子会有独立、叛逆心理,家长只要正确引导,孩子一般能够回归到正常轨道上;2、3-6岁是上幼儿园阶段。这阶段如果不听话,会很容易被幼儿园老师发现,如果幼儿园老师跟家长反映孩子在学校不听话,有一些其它表现,这时家长需要重视这种现象;3、如果是学龄期儿童,比如6-12岁是儿童期。此时如果出现不听话,家首先长要先了解儿童期心理状态,给予正确心理常识教研,然后客观评估。如果孩子确实有很多客观存在不良行为,而且影响到孩子学习与人际交往,这时可寻求专业医生帮助和支持。
常卫利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甲全国第19
性教育该怎么教育孩子
“妈妈,我是从哪儿来的?”小时候的我们都这样问过父母,但是他们总是避而不谈,或被问急了答“你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对于我们这代人的成长来说,性教育是比较缺失的,所以导致长大了的我们很多时候也是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地给予孩子性教育,更不知道如何开口和孩子聊“性”。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性教育又该从何时开始呢?什么时间段和孩子聊什么最合适呢?家长又该如何开口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呢?我们通常都会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家长也是孩子的第一任性教育老师。性教育从何时开始?答案是:出生。性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孩子学习正确的性知识,形成健康的性心理和性道德。家庭性教育往往不需要讲课,所以切忌采用“说教”模式,好的家庭性教育应该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渗透和感染,可以从孩子牙牙学语时期的衣着打扮、不恰当的语言玩笑,到幼儿园的男女厕所分开,小学阶段关于异性、关于爱情的奇言怪语,再到中学时期的朦胧情愫.......一点点的引导孩子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在美国早期的性教育是0-5岁。而性教育的要点一般包括:树立正确而恰当的性别角色;从小防止性压抑和性抑制;正确回答儿童提出的性问题。美国著名的性冶疗专家皮尔萨博士认为,家长对幼儿进行性教育时,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家长永远不要正式“谈性”,而要寻找合适的机会进行教育,也可以利用性教育的科普绘本,作为孩子性教育的入门,通过绘本的图文并茂及故事性,来给孩子做性启蒙,这样家长也会不尴尬。2、性教育不一定要同一性别的事情,只要孩子有疑惑,父母双方都可以谈。心理学家认为2-4岁是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重要时期,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性蕾期,是特指3岁左右的幼儿有一个特殊心理发展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提出性问题并不是因为自己的生理需求,而仅仅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所以当孩子问到你时,一定不要含糊其辞或羞于启齿,更不能简单粗暴,应积极回应孩子的好奇心,并坦然面对性问题。3、性爱教育,首先应该要强调的是“能做什么”,而不是“不能做什么”。家长除了可以给讲绘本之外,还可以陪孩子一起看一些性教育的科普视频,如美国防性侵短片《How to tell your child》等,通过视频告诉和引导孩子哪些是能做的,哪些是不可以的。4、性和爱的教育不是一生只有一次,它是需要持续的,所以不要指望进行一次教育就能使孩子终生免疫。另外,父母双方应同时施教,而父母双亲就是爱和被爱最亲近的典范。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可以做出如下教育:1、针对0-3岁的幼儿,家长应告诉孩子:(1)每个孩子的身体都是属于自己的,并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性别,让他们了解两性之间的差异;(2)陌生人是不可以接触你的身体,但是某些成年人接触你的身体是可以的,如父母给孩子洗澡,医生或护士给孩子检查身体;(3)如果某人接触你的身体,使你感到害怕、惊讶、不舒服时,一定要告诉家长。2、针对4-5岁的学前儿童,家长应告诉孩子:(1)帮助孩子认识身体上各部位的正确名称(如阴茎、阴道等),在洗手间里,家长可以帮助你擦小屁屁或洗小屁屁;另外,当你不想被其他人接触身体时,可以明确告诉他人,你不喜欢;(2)让孩子明白不能随便暴露身体的某些生殖器官,因为这是个人隐私,并不是说某个人的某些身体部位是可耻的,而是出于对个人隐私的尊重;(3)男生和女生是有区别的,所以不能让别人随便触摸自己的身体,也不要随便触摸别人的身体,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另外,如果有人触摸或侵犯你的隐私部位,并要你保守秘密,你一定要告诉家长;(4)一个大人在没有正当理由时,去观察和触摸某个孩子的生殖器官,这是错误的;(5)如果一个成年人用不正常的方式触摸或观察孩子,孩子本身是没有错误的;(6)大多数成年人没有对孩子进行性侵害,但是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有可能遭遇性侵害。参考文献[1]崔婷.如何正确对待和引导儿童性教育[J]. 我和宝贝,2020,10(11):19-23.[2]方刚.家庭性教育须要用赋权"代替"管制"[J].养生大世界,2020(9):34-36.[3]武汉同济医院护理健康教育部.零岁,如何进行性教育[J]. 家庭保健,2009(13):36-36.[4]廖可中.浅谈幼儿性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J]. 母婴世界,2016(3):21-21.
司振阳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中医院三甲
孩子咬人怎么教育
"孩子咬人家长要对其进行教育,让孩子学会正确的处理问题的方法,树立典型的模仿对象,进行适当的奖惩措施,具体如下:\n1、家长要教育孩子,让孩子认识到咬人属于坏习惯,会对别人造成伤害,咬人的做法不正确,要坚决改正;\n2、家长要让孩子学会正确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因为有的孩子之所以出现咬人的情况,是不懂得怎样去表达。所以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学会正确的表达方式,而不是通过简单的咬人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n3、给孩子树立典型的模仿对象,多模仿表现好的孩子的行为表现,从而通过模仿而有所提高;\n4、家长要进行适当的奖惩措施,如果孩子表现比较好,要及时给予鼓励,表现得非常差,要适当进行惩罚。"
陈志衡副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三甲全国第73
多动症的孩子怎么教育
多动症的孩子在听、说、读、写学习方面都有困难,影响社会学习和行为能力,对心理也有影响。因此对多动症的孩子,需要进行及早干预。干预方法除了药物治疗外,通常采取行为干预的措施。行为干预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点:1、放松治疗:在进入房间后,先休息15分钟,放松肌肉并,进行想象。然后进行提问,建议先听5分钟,不要急着回答,不要说话。如果5分钟太长,可以尝试2分钟或3分钟。听完之后,请孩子看题目,并思考一段时间。在15分钟后,逐字读出问题,则是放松的疗法;2、鼓励法:孩子可能容易多动和说话插嘴。在进入房间后,建议在前5分钟内不要说话,看其能否不在说话的插嘴。如果成功,可以给予物质奖励,作为鼓励的方法;3、不理不睬:无论孩子如何多动,可以选择坐在那里看着,不理不睬,不将其当成一回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可能自然减少多动。相比之下,家长过度指导和惩罚可能导致多动症状恶化。采取不理不睬的方法,反而有助于缓解孩子的多动症状。
铁常乐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三甲全国第43
孩子厌学如何教育
厌学是目前一些青少年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之所以会厌学,是因为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兴趣差。孩子厌学,可采取以下方法帮助改善:1、对于孩子而言,学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个苦差事。因此,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习领悟能力和兴趣点,尽可能发掘当中的乐趣。只有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才能从根本上防止出现厌学情绪。有时孩子会抱怨学习时间过长,或者课堂内容过于枯燥,作为家长或者老师应该引起注意。若体育课的课时过少,体育锻炼少,每天上课时间过长,从早到晚,而且晚上晚自习到很晚,甚至于影响睡眠,都是产生疲劳感或者厌学情绪的原因。所以,教学内容应丰富,体育活动时间应适当加长;2、孩子可能患有青少年时期常出现的心理或者精神问题,可能也会伴随出现厌学情绪,此类问题包括情绪情感障碍、抑郁、焦虑等。有的孩子有阅读等学习障碍,或者有注意力缺陷,影响课堂学习效果。部分孩子还会有一些行为问题,如青少年时期出现的品行障碍,部分患儿会出现厌学、逃学、行为逆反等。如果发现有以上迹象,建议及时到儿童精神心理专科就诊,以便能及时发现问题。此外,也可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帮助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