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M-5是由美国精神医学会制定的,全称是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第四版精神病学的分类诊断主要是靠症状学进行分类,第五版是按照疾病的谱系障碍进行分类,对相关的障碍进行了新的分组。
DSM-5章节进行了改变,主要基于以下11个指标:共享的神经机制、家族特征、遗传风险因素、特定的环境风险因素、生物学标志物、气质前瞻性、情绪和认知过程的异常、症状的相似性、疾病的过程、共病和共享的治疗反应,这些指标作为重要的指南,帮助工作组决定如何将障碍分组,有利于指导临床。
第五版的分类手册,重新分组的意图,是未来的研究能够提高疾病起源的理解,以及各种障碍之间的病理生理的共性,对未来的复制模型提供基础,新的版本适应未来在神经生物学、遗传学、流行病学方面的研究,DSM-5将精神疾病大致分为22类。
DSM-5章节进行了改变,主要基于以下11个指标:共享的神经机制、家族特征、遗传风险因素、特定的环境风险因素、生物学标志物、气质前瞻性、情绪和认知过程的异常、症状的相似性、疾病的过程、共病和共享的治疗反应,这些指标作为重要的指南,帮助工作组决定如何将障碍分组,有利于指导临床。
第五版的分类手册,重新分组的意图,是未来的研究能够提高疾病起源的理解,以及各种障碍之间的病理生理的共性,对未来的复制模型提供基础,新的版本适应未来在神经生物学、遗传学、流行病学方面的研究,DSM-5将精神疾病大致分为22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