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小儿多动症几岁能确诊?

汤珺儿童康复部主任医师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三甲
主页
播放语音内容
01:21
目前来说,如果症状明显,五六岁左右就可以确诊。但是一般从药物治疗上来说要六岁以后。因为六岁以前,即便这些孩子有注意力的问题、好动的问题,但是因为幼儿园对于学业的要求并不是那么高,对于课堂纪律的要求并不是那么高,相对而言这些孩子在幼儿园里面还可以坚持下来,但是六岁以后上了小学,孩子如果表现明显的注意力不好,影响别的小朋友,学业也会受到影响,那么就可能更容易造成在学龄期的孩子因为好动的问题、注意力的问题来就诊,确诊的时间还是根据孩子的表现,跟就诊的时间也有关系。一般来说根据不同的诊断标准,都是在五岁左右,是根据国际基本的标准;现在美国有个金标准是12岁以前只要出现这些症状也可以诊断,这还是根据不同的诊断标准来的,也是根据具体的情况来来判断的。
2023-09-07浏览107133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小儿康复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

曹棨副主任医师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三甲
多动症几岁能确诊
多动症的孩子诊断非常困难,其实很多都是没有确诊的。多动症孩子除本身注意力缺陷以外,有可能还合并智力低下,以及合并其它症状,所以孩子多动症现在叫注意力缺陷综合征。孩子不能坚持10分钟以上,哪怕对自己感兴趣的游戏和书籍,可能都不一定能坚持到10分钟以上。多动症诊断一般很慎重,多动症的孩子不是非常普遍和常见。很多孩子的注意力并不能集中得太久,这时需要家长更多引导关注某些事情,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让孩子从小养成注意力集中,养成认真做事,仔细做事的习惯。
丁大为副主任医师
湖南省儿童医院三甲
多动症几岁能确诊
通常多动症可在12岁之前确诊,但对于0-3岁的婴幼儿,更多的是进行观察和干预,关注症状之后的演变,不进行过早诊断。在3-12岁时,如果儿童确实存在明显的多动症状,则可以进行及时确诊。多数3岁以内的婴幼儿可能由于发育迟缓、及带养方式,而导致多动症状,可由家长进行行为指导,从而帮助婴幼儿缓解多动情况。儿童3-6岁,则可以看出是否确实存在多动症,也可指导儿童的家长或幼儿园老师,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进行行为的干预,从而帮助儿童树立良好的行为、改正错误行为。6岁以后的多动症儿童如果有比较明显的症状,甚至对学习、生活、亲子关系等造成影响时,需以药物为主进行治疗,同时辅助行为治疗、行为干预。
吴志全主治医师
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三甲
小儿多动症几岁开始
"小儿多动症多数患儿自婴幼儿开始即出现兴奋、多哭闹,睡眠差、喂养困难,不容易养成大小便定时的习惯,一般9岁最为突出,虽然本病称为小儿多动症,但症状可能在学龄前、学龄期、青春期,甚至延伸到成年期。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儿学习困难及其他神经障碍的几率明显增加。总的来说,60%以上的孩子存在一种或多种共患病,其中包括破坏性行为障碍、心理障碍、焦虑障碍、学习障碍、抽动等,共同的患病存在导致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季之颖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三甲全国第41
小儿多动症几岁开始
多动症多从学龄前开始,其实有些多动症较小时就有表现。比如幼儿时期,有些孩子就表现出多动倾向,更早的孩子在婴儿时就有表现。有的孩子刚会走,就以跑代走,见到什么拿什么,什么都碰碰、摸摸,其实这些都是有多动症的倾向。一般孩子较小,自控能力较差,而且有些宝宝随着自控能力增强即可自行控制,所以不好断定其为多动症,因此鉴别较为困难。一般多动症发生的时间定在学龄前,学龄前的孩子如果之前已经有这种倾向,尽量及早干预,比如进行感统训练。有些机构以训练为主,这样能帮助宝宝克服多动倾向、多动情绪,就不会发展为儿童多动症。如果学龄期儿童还是注意力不能集中、活动过度、容易冲动,跟别的小朋友的关系不好,需要到正规医院进行相应检查、确诊、治疗。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甲全国第37
多动症如何确诊
"孩子在学校或家里,老师和家长注意到孩子有明显的注意缺陷、活动过多或者情绪行为冲动等症状,怀疑有多动症倾向的时候要及时就诊,寻求医生专业判断,诊断多动症的标准有以下方面:\n一、多数在12岁以前起病;\n二、注意障碍、活动过多或轻易冲动表现持续六个月以上,在家、教室或者公共场所等两个以上的场合表现出明显的症状;\n三、孩子对学业、人际关系和职业等方面产生了不良的影响;\n四、排除了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性疾病,比如焦虑障碍、人格障碍或者其他精神病等以后,符合以上多动症的表现,可以明确的诊断为多动症。"
孙玲娣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甲全国第78
多动症怎么确诊
"对于多动症可以根据以下一些标准以确诊:\n1、在学习、工作和其他活动中常常不注意细节,患者容易出现粗心大意。\n2、学习和游戏活动中常常难以保持注意力。\n3、注意力不集中,说话时常常心不在焉,似听非听。\n4、往往不能按照指示完成作业、日常家务和工作。\n5、经常难以完成有条理有顺序的任务和其他活动。\n6、不喜欢、不愿意从事需要经历持久的事情,常常设法逃避。\n7、经常丢失学习活动中所需要的东西,比如玩具、课本、铅笔、书和工具等,丢三落四。\n8、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而分心,常常手脚动个不停,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在教室很难好好的坐下来。患者经常擅自离开席位,在不适当的场合过分的奔跑、爬上爬下,往往不能安静地参加活动,常常一刻不停的活动,像个马达似的驱动着不停的动。\n9、不喜欢不愿意从事比较能够持久的一些要做的事情,常常话多,别人讲话时抢话、接话、打断别人说话。\n这些都是一些症状的诊断,没有哪个实验室诊断能够治多动症的表现,应根据孩子的表现可以考虑是多动症。"
吴志全主治医师
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三甲
什么是小儿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儿童神经行为障碍,对儿童的日常生活、学习带来很大影响,小儿多动症的核心症状包括注意缺陷、多动和冲动,可能对儿童的日常生活、学习产生明显的功能缺陷,如学习困难、情绪问题、人际关系差等,该疾病多在儿童期发病,但青春期仍可表现症状,小儿多动症的患者患病率为3%-5%,男孩多于女孩,男孩和女孩的比例为4-9:1。"
张勤良主治医师
临沂市人民医院三甲
多动症一般几岁会自愈
"孩子出现多动症一般不能自愈。多动症是一种发育相关疾病,这种疾病对于孩子影响持续存在,自愈几率比较小。如果确诊有多动症,需要考虑尽快进行治疗,主要治疗方案是进行药物治疗,配合行为方面干预。一般多动症的确诊,至少需要等到孩子六岁,有比较明显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在不同场景下,比如在家庭中、在学校中都表现有类似情况,症状持续半年以上才考虑有多动症的可能。\n针对多动症的孩子,需要及时考虑药物治疗,比如盐酸哌甲酯缓释片、盐酸托莫西汀胶囊等。多动症如果不治疗,有可能会持续影响孩子心理状态以及学习成绩,影响以后社会生活水平、社会地位等,对于孩子家庭、生活、学习、工作等都会产生影响。所以出现多动症的孩子,还是需要考虑尽快进行治疗,不能等待自愈。\n"
陈旭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三甲
几岁前不能看出多动症
在临床上很少有几岁前不能诊断多动症这样的说法。现在越来越多的小龄儿童会来门诊就诊,小的可能1-2岁,但是对于诊断标准来讲,DSM-4、ICD-10的诊断标准都认为这个疾病最早发现的年龄段应该在3岁左右。但3岁之前的儿童也会表现出多动的表现,所以临床上很少界定几岁不能看出有这样的问题。更多的是建议家长如果发现儿童有难养型气质,管理服从性较差,上幼儿园适应困难,在幼儿园里和同学、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有问题,不能够安静的坐下来,建议尽快就诊。此外,对于是否能够达到多动症的诊断标准,也有严格的筛查、量表,包括临床医生的精神检查,结合老师、家长、儿童的综合评价,做出最终的诊断。
闫一兵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甲
多动症一般几岁会好
多动症在国际上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一般在5岁前起病,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病因、治愈情况等,多动症的治愈时间有很大的差别,有的情况可能导致终身不愈。  导致多动症的因素很多,比如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家庭环境的影响、器质性病变、发育迟缓、外伤等原因。当患儿是由于脑部器质性病变引起多动症时,患儿可能终身不能治愈。多动症的治愈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家长在发现异常的表现时,应该尽快前往医院的小儿神经内科诊断检查。  在治疗过程,家长应该给予关爱和积极的引导,可以给宝宝进行一些必要的心理辅助,让宝宝能够增强治愈信心,并积极配合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