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排斥反应发生的时间和强度,以及发生的机制和病理反应,可以将肝移植排斥反应分为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排斥反应。超急性排斥反应通常是由于受体预先存在抗供体抗原的抗体,移植肝脏在灌注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内,抗体迅速与移植物内皮细胞相结合,激活补体和凝血反应导致溶血反应。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只能切除移植的肝脏,进行重新的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排斥反应,细胞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反应均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以见于遗失后的任何时间段。症状轻微时没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但是一旦确诊需要尽早治疗,大剂量的激素冲击或者调整免疫抑制方案通常有效。慢性排斥反应是移植物功能丧失的最常见原因,有可能在肝移植数月后穿刺活检结果发现。目前,免疫抑制剂对于慢性反应是无效的,是目前肝移植最大的障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