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妊娠期心脏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黄凤华产科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三甲全国第55
妊娠期心脏病现今已经成为我国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娠期间心室负荷增加等情况,对患者左右心室都会造成严重负荷影响,容易导致心力衰竭的出现。积极降低患者心脏负担,对患者水肿等妊娠合并症状进行缓解。而针对已经出现心力衰竭的患者,结合产妇的实际情况考虑是否应该为患者终止妊娠,并对患者分娩期、产褥期进行处理,保证患者及新生儿安全。
一、一般治疗
1、需提供良好的休息、治疗环境,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建议卧床静养。
2、合理饮食,保证睡眠,注意保暖。
二、保守治疗
低危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以保守治疗为主。
三、药物治疗
1、抗血小板聚集:低剂量阿司匹林相对安全,且效果较好;氯吡格雷仅在十分必要时可以短时间使用;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不经过胎盘,但是有胎盘下出血的风险,服用此类药物不能哺乳。
2、抗凝药:禁用华法林,肝素因为无法通过胎盘屏障,所以不会导致胎儿出血的问题,也不会导致胎儿畸形,但过量用药的情况下会造成母体和子宫出血的情况。所以若患者需要选择完全抗凝治疗方案,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小剂量皮下的方式给药。
3、降血压药:尼莫地平、甲基多巴、拉贝洛尔是孕期主要的降压药选择,对于合并肾脏、心脏疾病的患者,同时予以利尿剂,此种治疗方法安全有效,且不会影响到胎儿、新生儿的心率。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也很常用,其主要包括氨氯地平、尼莫地平、硝苯地平等。
4、抗心律失常药:如维拉帕米、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应用较多。建议在妊娠期和产后口服,对于伴有严重症状的特发性、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房颤、房性心动过速患者,推荐使用。
5、利尿剂:利尿剂的代表性药物是呋塞米、氢氯噻嗪,其中前者在妊娠合并急性左心衰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性成效,后者在妊娠水肿治疗中曾得到了广泛应用。两种药物均可直接通过胎盘屏障发挥药效,不存在任何致畸危险。但是会引起孕妇低钾和低钠血症的同时还会导致胎儿心律失常、成长发育迟缓、新生儿黄疸的相关报道。所以对除合并严重水肿或心力衰竭的患者,妊娠期应剂量不适用利尿剂或慎重使用。
6、洋地黄类药物:洋地黄类代表药物为地高辛、西地兰。妊娠期女性需要应用洋地黄治疗的病情指征和正常女性相同,其中孕妇合并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力衰竭患者需要选择本品治疗。地高辛与西地兰可有效通过胎盘屏障,需要严格给药。因为妊娠期血容量明显增加,再加上体液重新进行分布,所以对洋地黄的吸收、排泄会产生相应的影响,洋地黄制剂一般不会导致胎儿畸形。
四、手术治疗
1、妊娠合并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分娩时机需因人而异,优先选择经阴道分娩,但是对于冠状动脉疾病的治疗不应该因为分娩而推迟。
2、急性心肌梗死后至少两周再分娩,随访时间至少三个月,对于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建议妊娠前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
五、营养治疗
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是疾病治疗的基础,可有帮助患者提高免疫力,有助于康复,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忌食辛辣、温热食物,慎食肥甘、油腻之品。
六、心理治疗
建议患者不要过度紧张、焦虑,会加重病情,患者因自身病情、担心胎儿等影响,容易出现恐惧、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这时需要主动积极与医生沟通,解决问题,必要时进行专业心理疏导,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七、其他治疗
介入治疗:建议妊娠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再灌注治疗首选介入治疗,及时进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并植入血管支架,有风险的非ST段抬高急冠脉综合征患者应考虑介入治疗。
2022-02-13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产科医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