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癔症发作是什么

谢军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三甲
主页
播放语音内容
01:17
癔症发作指患者出现分离转换性障碍,部分或全部丧失对过去的记忆、身份,出现具有发泄特点的情感爆发,可能有遗忘、漫游、人格改变等表现,具有发作性的特点。
患者起病前心理因素很明显,疾病的发作常有利于患者摆脱困境,发泄压抑的情绪,获取别人的注意和同情,得到支持和补偿,但患者本人可能否认。反复发作者往往通过回忆和联想与既往创伤经历有关的事件、情境即可发病,在适当的环境下,比如进行催眠、精神分析治疗,患者可能很快恢复正常。
2023-06-12浏览76746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精神科医生推荐
预约挂号
在线问诊
刘彦颖
精选
刘彦颖副主任医师临床心理门诊
深圳市坪山区妇幼保健院
明天有号
去挂号
已成功预约1人
¥30
擅长:儿童焦虑症、双向情感障碍、成瘾医学科目、抑郁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心境障碍、焦虑症、双相情感、失眠、入睡障碍性失眠、精神障碍、躁狂症、精神分裂症、重度抑郁发作、睡眠行为障碍、家庭婚姻问题、老年期抑郁障碍、性心理、社交障碍、多动症、抽动症、注意力不集中、司法鉴定、物质依赖、异食癖、睡行证、逆行性遗忘。还擅长被害妄想症、急性应激反应、忧郁、轻躁狂发作、酒精依赖、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性欲倒错障碍、选择性缄默症、拔毛癖、戒毒、网瘾、激素依赖性皮炎、非器质失眠症、顽固性失眠、器质性焦虑症、嫉妒妄想、轻度人格障碍、惊恐发作、应激相关障碍、轻度抑郁发作、艾滋病恐惧症、思维障碍。
郝晓楠
精选
郝晓楠副主任医师精神科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明天有号
去挂号
已成功预约66人
¥60
擅长:诊疗各种精神心理疑难疾病,对失眠、青少年焦虑症、抑郁症、精神障碍、心理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恐惧症、强迫症、难治性精神障碍、睡眠障碍、神经官能症、躯体化障碍、焦虑症、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狂躁症、妄想症、疑病症、人格障碍、躁郁症、顽固性失眠、青少年儿童心理问题、自闭症、厌学等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深的造诣。
李文俊
精选
李文俊主任医师精神科
成都市成华区第七人民医院
4天后有号
去挂号
已成功预约61人
¥200
擅长:对重型精神疾病的诊治,尤其是对抑郁症、睡眠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诊治。
查看更多精神科医生

相关推荐

王中卿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三甲
癔症是什么意思
癔症就是因各种精神因素的刺激,导致出现的一过性精神或者躯体障碍。常见的癔症诱因有各种应急的生活事件、内心冲突,外在因素暗示或者自我暗示等。 癔症导致的躯体症状多见于运动障碍,比如一侧肢体偏瘫、起立不能,不能言语等。有时癔症还会导致精神症状,比如强哭、强笑、突然间双重人格及身份等。比较常见的有激烈吵架后,出现的四肢木僵、抽搐,儿童受惊吓后出现的肢体活动困难,都是癔症的表现。 经过心理诱导后,患者的症状能很快恢复,时间较长的也都能恢复正常。
罗国帅主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三甲
癔症是什么
"癔症也叫歇斯底里症,是分离障碍的一种疾病,最主要的就是病人出现了身份、意识、知觉、记忆与现实情况的分离,所以也就会出现身份识别障碍,以及自我认同障碍、记忆障碍等,临床表现主要是行为紊乱、短暂的幻觉妄想,以及人格解体等,发病以前一般多有一些应激事件,比如创伤性事件、重大的应激问题、剧烈的内心冲突、情绪特别激动等,同时病人也有一些易感性,尤其是女性,文化程度比较低,受暗示性比较高等,这些人就容易罹患癔症的问题。\n一般情况下,需要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比如服用利培酮、奥氮平进行治疗,效果比较好,一般情况下大约服药三天到一个星期就能够好转,预后非常好,服药治疗以后很少再会出现幻觉、妄想问题。"
刘丽荣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三甲
什么是癔症
癔症属于一种神经症,又称为歇斯底里症。患有癔症的病人一般具有一定的人格基础,比如具有自我为中心、争强好胜、情感丰富、具有表演性,比如人越多的时候,患者越容易表现自己,人们常说的“人来疯”就是这一种。 还有患者具有暗示性高的色彩,也就是说想法和言行经常会受周围人的影响,具有这类人格基础的人在受到应激性事件或者内心冲突长时间无法解决就容易患病,患有癔症的病人多有情绪上的异常,常见的有歇斯底里大发作,患者常常声嘶力竭、嚎啕大哭、捶胸顿足等。 除了情绪的异常,患者还可能有身份环境异常,比如患者存在附体体验,患者常常说已经不是自己了,而是神仙附体或者已故的人在其身上等,或者是患者不认识周围的人,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 另外,有些患者并不表现为情绪和行为的异常,而是以躯体症状为主要的临床表现,患者往往在一定心理应激下出现一些躯体的症状,比如患者突然出现抽搐发作或者不能走路、不能说话等,但是临床检查均查不到相应的异常,没法用相关疾病解释患者的躯体症状。 无论患者表现是哪种症状都应该积极治疗,根据患者具体表现应用精神科药物治疗,适当的运用暗示疗法,及时了解症状后的心理因素,帮助患者解决内心的冲突,促进患者尽快摆脱困扰,早日康复。
李婷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三甲
癔症的概念是什么
"癔症是由精神因素作用于易感个体导致的精神障碍。满足癔症的诊断,首先这种精神症状是有明显的心因性,比如由这种应激性的事件或者是内心的矛盾和冲突,以及这种自我暗示导致。第二个也就是易感的个性特点,一般癔症的病前都有明显的表演性人格特质,也就是情绪化,喜欢吸引周围人对自己的关注、赞扬。\n癔症的症状可以非常的多样化,简单的说,可以分为癔症性的精神障碍和癔症性的躯体障碍。癔症性的精神障碍包括情感障碍、意志障碍、认知功能的障碍;癔症性的躯体障碍,包括运动障碍,比如痉挛发作、抽动、瘫痪、行走不能、失音症;也可以表现为感觉障碍,比如感觉过敏、感觉缺失、视觉障碍还有听觉障碍等。"
张卫华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三甲全国第92
癔症是什么病
癔症可以说是一种比较古老的精神疾病,古老的意思就是它很早就在精神专业疾病或者精神疾病的一些描述中出现,典型的表现是一般起病的年龄是在青年期20-30岁是一个高峰的起病时间段。 患者在经受某些心理打击,经受某些严重的事件以后出现发病。具体表现也是比较多样的,像情感爆发,表现哭闹、喊叫或者诉说,还有神鬼附体,以去世的人的口气说话等症状。 也有的患者表现运动功能障碍,像某个肢体的瘫痪或者失去活动能力,但也和真正的导致瘫痪的疾病不一样,或者说出现某种感觉方面的缺失,像某部位对疼痛的感觉不敏感。 癔症的表现非常复杂多样,在旁人看来带有一定表演和喜剧的色彩,这是它的一个特点。因为它表现的典型程度不是特别高,在后来的精神病学专业中,逐渐不再使用这个名称,现在是叫分离转换性障碍来描述这类的疾病。
唐黎黎副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三甲
癔症是什么病
"癔症本质上是一种精神疾病,被叫做分离性障碍,有称为分离转换障碍,也叫做歇斯底里症。患者多有比较敏感的人格,由于精神因素的作用,产生一系列临床上的症状,部分患者出现分离性症状。另有一部分患者出现躯体化症状,症状和体征都不符合真正疾病的特点,经过相应的检查能够排除所有器质性损害的依据,这些症状被认为是患者无法解决内心冲突时的象征性转换。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病因也多样,大多是由于心理因素,比如患者受到重大的情绪刺激,有家人去世或失恋、与他人吵架等,有时也会有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如果患者文化程度较低,生活在封闭的环境当中,受教育程度低,导致更容易产生癔症。"
刘光亚副主任医师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三甲
癔症是什么病
癔症以前有个名字叫歇斯底里,现在医学上最规范的名称叫分离障碍。普通人比如我们的身份、记忆、意识、知觉都是和谐的,统一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当一个人罹患分离障碍的时候,即这几块开始处于分离的状态,比如这个时候我认为我是张某某,那下一个阶段我就可能认为我是李某某了。那还有一些情况我的眼睛很正常,视力检查、眼科检查都没有问题,但是我就是看不到,大概就出现一些分离的状态。临床上主要的表现就是知觉和运动发生障碍,比如人有5个感官,可以听到、看到、闻到、嗅到,甚至触摸到这些感受。如果一个分离障碍的病人可能在任何一个感觉层面上出问题,比如眼睛明明是好的,医学检查发现不了任何问题,他就是看不到,出现失明的表现;耳朵就是听不到,但是耳朵的检查,各种各样的医学检查都没有发现异常;然后运动障碍,比如一个人的下肢都很正常,也没有因为出现任何的车祸或摔倒,没有任何的外伤的历史,突然就说下肢不能行动,但是各项的医学检查、神经内科的检查、肌电图的检查都表明他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他就是不能行走。总体来概括一句话,分离障碍是可以出现全身上下各种各样的症状,主要的表现就是一个分离的状态,就是这个人不再是一个整体了,某个部分没有医学基础的没有器质性疾病的情况下出现了障碍,大概就是这样一个状态。
袁俊丽主任医师
邯郸市第一医院三甲
癔症是什么病
"癔症一般情况下不会有生命危险,该病属于心理障碍性疾病,多数患者发病的原因有着急、生气,某些刺激也可以会导致患者出现。可以表现为不同的症状和体征,可以表现为精神症状,也可以出现躯体症状,可以表现为情绪低落或者情绪高涨,有些患者可以出现大哭大闹等。也可能会出现肢体感觉障碍、运动障碍,有些患者可以出现瘫痪,也可以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该病主要的治疗是暗示治疗,要嘱咐患者放松心情,调理情绪,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应用镇静的药物,比如口服艾司唑仑等。"
万兴松主任医师
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三甲
癔症是什么样子
"癔症又叫歇斯底里,或者分离转换障碍,在正常情况下,意识、知觉、记忆、身份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分离障碍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生理紊乱,患者常常非自主阶段的丧失部分,或者全部心理、生理的整合能力,在感知觉、记忆、情感、行为,以及自我身份、环境意识等方面,丧失整合能力,就是叫分离状态。如自我身份不能连续,不能用病理、生理解释记忆丧失,这种躯体功能障碍而没有相应的生理性改变,这种整合能力丧失过程、持续时间表现不一样。\n需要强调的是,分离障碍的症状与药物、精神活性物质没有直接关系,也与戒断反应,以及其它精神病行为障碍、睡眠障碍、神经系统疾病等等症状表现也没有关系,与当地文化、宗教不相吻合。分离症状可以导致患者的家庭、社会、教育,以及职业能力有明显损害,就是癔病的主要临床特点。"
陈梅芳副主任医师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三甲
什么是群体性癔症
群体性癔症又称群发性癔症,是由强烈的情绪感反应或者心理暗示激发的精神障碍,多见于情感不稳定的少年、儿童,小学生最多见。其发生通常有一定原因,如在特定背景下,由于集体接触某些生疏物品、药物、某种食物或吸入某种气体或耳闻目睹某些恐惧的情景后诱发。比如某个小学生食用某种食物感觉恶心、肚子痛,开始时怀疑是否食物有问题,后来他身边的人听说这件事情后也出现类似的症状,也就是一个班的人可能都会出现相似的症状。群体性癔症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通常无特别的躯体症状。但患者会根据当时的诱因出现相类似的症状,较常见的症状有情感爆发、意识朦胧、行为比较冲动;部分患者可能表现为某个肢体疼痛、腹痛、恶心、腹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