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焦虑是病吗

周佳男普通精神病科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三甲
明天有号
挂号
播放语音内容
01:41
焦虑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机体和心理的一种正常的反应,也可以理解成一种防御机制。它可以让机体和心理更加机警,来应对可能到来的危险。在远古时候,当祖先遭受到天灾的威胁,比如火山爆发和地震,或者被野兽所围攻的时候,就会产生焦虑情绪。这种焦虑情绪会使身体变得更加的灵敏,会使思维运转速度加快,来更好的应对即将到来的危急时刻。所以焦虑并不是一种病,适当的焦虑反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完成工作上的难题。但焦虑有一个程度,如果焦虑过度,比如过分的担心,并伴有自主神经紊乱的症状。每当担心的时候就会心悸,觉得呼吸困难,甚至严重的时候会有濒死感,感觉自己坐立不安、坐卧不宁。这个时候如果影响了现实的工作和生活,危害大于益处,这个时候考虑焦虑过度达到了焦虑症的程度。焦虑症就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需要药物治疗,必要的时候需要合并心理治疗。所以焦虑不是病,但焦虑过度变成了焦虑症,就形成了疾病。
2023-03-28浏览58025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精神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

曲姗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三甲全国第21
焦虑抑郁状态是病吗
焦虑抑郁状态是病,精神科对病的描述有包括状态学或症状学的描述,以及疾病分类学的描述。比如抑郁状态或焦虑状态,以及焦虑抑郁状态,对目前现状的症状描述,是某种症状,如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其已经为病理现象,此时能够得出症状学的描述。在没有充分病史、充分证据,或不太容易确定病人为哪种疾病分类学的项目时,可以暂时按照症状学分类,来进行疾病分类,如妄想状态、痴呆状态,或偏执状态。当有足够的证据、病史信息以及检查结果反馈后,可以对病人的病情,进行疾病分类描述,比如是否为分裂症、强迫症,或抑郁症等,进行下步分类,仅为不同分类方法而已,但都是病。比如焦虑抑郁状态,可以在抑郁症这个病里面出现,也可以在双相情感障碍这个病里面出现。
王薇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三甲全国第50
焦虑抑郁状态是病吗
"焦虑、抑郁状态并不能称为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状态的诊断,是一种心理方面的亚健康状态。引起焦虑、抑郁状态的原因是非常多的,最常见的就是社会心理应激的因素,例如竞争压力比较大,工作、家庭、经济方面的压力,就会容易导致焦虑、抑郁的这样的情绪出现,出现焦虑、抑郁的状态。\n一旦出现这样的状态,一定要学会自我进行排解。要明确是什么样的原因,引起自我的焦虑、抑郁的状态,列出可能的应对的方式,焦虑、抑郁状态很快就可以得到缓解。在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多进行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使大脑的内啡肽的产生增多,可以有效的抗击焦虑、抑郁的这样的情况。如果焦虑、抑郁的状态不能够得到很好的缓解,就应该及时就医,请专业的医生帮助使用药物,缓解焦虑、抑郁的状态,以免焦虑、抑郁的状态进一步发展成为焦虑、抑郁症。"
卢和丽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三甲
怎么治疗焦虑病
"焦虑症是最常见的神经官能症之一,根据焦虑症严重程度的不同,治疗方法不一样。轻度焦虑症以心理治疗为主,患者可以寻求专业心理治疗师的帮助,摆脱焦虑情绪对于学习、工作、生活造成的困扰。当焦虑症经过专业医生评估之后,确定已经达到中度及以上,则认为单纯的心理治疗很难让患者状态完全恢复到正常,此时需要药物治疗配合心理治疗。使用最多的药物包括丁螺环酮、坦度螺酮等抗焦虑的药物,也包括舍曲林、氟西汀、氟伏沙明、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瑞波西汀等抗抑郁的药物。不管是选择哪个药对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控制,都需要耐心等待药物起效,1-2周才能见到较为明显的效果。"
陈葵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三甲全国第72
焦虑是什么病
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状态。生理性焦虑是一种保护性反应,不是疾病。当过度的紧张、担心,甚至出现害怕、恐惧,严重程度与外界的客观事件或当时所处的环境明显不相符合,比如无明显诱因的焦虑或持续时间过长,称为病理性焦虑,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则诊断为焦虑障碍。严重的焦虑会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影响生活、学习、工作、社交等正常功能。
罗国帅主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三甲
焦虑病如何治疗
"  焦虑症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自我调整,还有一些音乐治疗等等方法,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不同的身体情况,综合来考虑和判断如何进行有效的治疗。通常情况下药物治疗主要是以苯二氮卓类药物为主,它的优点就是见效比较快,在30-60分钟就能够起效,常用的有劳拉西泮、阿普唑仑、奥沙西泮等等。但是一定要告诉患者,这一类的药物不适合长期使用,也不适合大量使用,因为它一定的依赖性,长期大量使用之后有可能会产生药物依赖的问题。还有一些其它的抗焦虑药物,常用的有帕罗西汀、文拉法辛、舍曲林等等,这一类是属于抗焦虑、抗抑郁的药物,效果也比较好,没有依赖性的问题。  心理治疗一般情况下是通过心理治疗师,用一些言语上的沟通,或者是建立比较稳定的安全关系,从而能够帮助患者改善不良的认知、摆脱不良的情绪、提高心理应激的能力、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时候也是有非常好的效果的,主要的一些治疗方法比如CBT治疗方法。自我的调整主要是自己给予自己足够的鼓励,同时适当的运动、参加人际交往的活动、建立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这一些方法都是有作用的。同时一些物理治疗的方法、音乐治疗的方法,听听轻音乐或者是做针灸治疗、经颅磁刺激的治疗,都是有非常良好的效果。"
王灵强主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九六四医院三甲
焦虑和抑郁是同一种病吗
"焦虑和抑郁不是同一种疾病,但是又相辅相成,因为一般有抑郁情绪、抑郁问题的病人,都会伴随着焦虑,反之也一样,有焦虑症的病人也会伴有一些抑郁的情绪。\n抑郁情绪主要以心情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自杀、自残的倾向行为为主,焦虑主要以一些过度的紧张、担心,或者是焦虑产生的躯体症状为主,所以焦虑跟抑郁不能称为同一种疾病,但是又会相互影响。一般都是二者同时出现,都属于情绪问题。"
方利伟主治医师
齐齐哈尔市精神卫生中心三级
焦虑和抑郁是一种病吗
"焦虑指的是患者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或固定内容的紧张不安,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过分担心和纠结。而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表现为兴趣缺乏,乐趣丧失,进而可能出现头脑反应慢,注意力不集中等。二者并不是同一种病,但是在临床过程中,二者互相伴随,尤其以焦虑症伴发抑郁症更为多见。举个例子,比如长期焦虑的患者,可能伴随失眠、紧张不安,担心自己会得了某种疾病,长期下来最终产生了抑郁情绪,认为自己的疾病已经达到了不可治愈的程度。进而自暴自弃,绝望甚至可能产生自杀的念头。而抑郁症伴随焦虑症在临床当中也比较多见,比如患者长期处于抑郁状态之中,对于其他的这种外界的刺激会很不耐烦。长期下来会伴发出这种紧张、焦躁不安、爱发脾气等表现。"
张卫华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三甲全国第92
焦虑障碍是什么病
焦虑障碍是一种精神疾病,是属于相对比较轻的,但是非常常见的一类精神疾病。 核心的表现是精神的过分紧张、焦虑不安、过分担心、恐惧这种体验,伴有一系列身体不适的症状,头痛、头晕、心慌、气短,呼吸不畅、尿急、尿频、恶心、便秘、腹痛或者腹泻,还有皮肤的一些不适感,还有身体忽冷忽热或者说手足冰凉、多汗。 这些身体症状都在焦虑症的时候比较常见的生理症状,焦虑障碍是一组疾病,包括几个不同的类型,像急性焦虑发作也就是惊恐发作、惊恐障碍、广泛焦虑症。 还有几种不同的恐惧症,像社交恐惧症也叫社交焦虑障碍,广场恐惧症就是对着人多拥挤或者空旷的地方产生的恐惧,幽闭恐惧症,高处恐高症在高度恐惧,或者说对某种动物、某种尖锐的物品产生的恐惧等等,这些都是焦虑障碍的范围。 儿童期出现的分离障碍,比如孩子在上学或者说第一次到外地离开父母的时候,表现的过分焦虑而不安状态叫儿童分离障碍,这也是焦虑症的一种类型。
黄建军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三甲
心神不宁焦虑是什么病
心神不宁、焦虑是焦虑症的常见症状。当患者面对种种困难、麻烦或者挑战,生活当中的困难,会出现坐立不安、心里忐忑、恐慌、紧张、焦虑,总担心一些不好的事情会发生,担心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担心家人的安全或者失业等等。这些属于过分和夸大的焦虑,和事实并不十分符合。上述焦虑还会表现为躯体各种各样的不适症状,患者容易出现出汗、心慌、头晕、恶心等症状。所以出现心神不宁症状应该引起关注。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疏导、个体积极探索、对心理学感兴趣、积极参心理疏导、积极配合药物治疗,通过综合治疗,上述焦虑症状均可消除。
禹华良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三甲全国第11
长期焦虑会得什么病
现代社会生活压力日益增加,人们一不留神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被“焦虑”困住。这时你可就要小心了,因为长期焦虑可能会诱发焦虑症、抑郁症、失眠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焦虑症说到长期焦虑,大多数人首先联想到的肯定是焦虑症,事实的确如此。其发病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易发生在长期精神紧张、家庭成员之间有较大问题,家庭环境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以及人际关系等导致长期出现焦虑等负面情绪的人群中,这会导致精神紧张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长此以往可能会诱发焦虑症。抑郁症抑郁症的发生也与心理因素有一定关联,如果一个人长期焦虑、过度担忧、极度敏感,认为自己无能,总是责备自己,就容易诱发抑郁症。失眠症精神心理因素是引起失眠的主要原因,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不愉快事件致使长期焦虑、忧愁,可引起失眠或加重失眠。而且当患者过分地关注自身睡眠问题,反而不能保证正常的睡眠,有时即使睡着了也是噩梦不断,导致更加焦虑,出现恶性循环。精神分裂症若因为失去工作或家、离婚、失恋、遭遇身体、性或情感虐待等因素导致长期焦虑,还可能会导致大脑功能异常,出现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异常,诱发精神分裂症。最后还要提醒大家,长期焦虑不仅会引发上述与精神心理相关的疾病,还可能会诱发冠心病、糖尿病、胃肠道疾病等多种疾病。所以一旦发现自己长期处于焦虑之中,应尽快调整,如果较为严重还可寻求心理科医师的帮助,以免诱发疾病,影响身体健康。参考文献[1]沈洪兵,齐秀英.流行病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13-118.[2]汤洪源.生活中的心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