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有心理疾病表现是什么

庞吉成心理科主治医师
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三甲
主页
播放语音内容
01:39
临床上心理疾病表现多种多样,患者出现感觉障碍特别是感觉身体比较敏感,有蚁爬感或者虫噬感,有的表现为感觉迟钝,有时候莫名其妙的听到一些声音或者看到一些别人看不到的人和事物,为此而惊恐不安、担心、恐惧、怀疑。有的患者情绪表现话多、兴奋;而有的表现情绪低落、话少、不愿意说话、与人交往困难;有的乐于交往、与人沟通兴奋不已。
在临床上,有的会发现性格和以前明显不同,以前性格比较豪爽、亢奋,而现在表现孤僻、懒散、不愿意动、多卧少动,而且个人卫生不能料理;患者有时表现的是特别敏感多疑,与人沟通中总怀有敌意目光等,这些在临床上都是具有心理疾病的表现。
心理疾病的表现情况是十分常见的,应该进行系统规范的检查来获得更明确的诊断,再进行系统规范的治疗。
2023-08-02浏览40371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小儿精神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

张卫华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三甲全国第92
心理疾病的表现症状
"要对心理疾病的概念做澄清,心理疾病其实就是所说的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包括的种类要按国际分类大概有100多种,每种疾病都有各自的表现。精神疾病常见的表现还是精神上的痛苦,言语、行为上的异常或者紊乱。\n精神疾病也是身体的疾病,也存在很多身体的症状,比如最常见的焦虑,在发作的时候心理上感到紧张不安、焦虑不安、难以放松、过分担心,甚至有恐惧的症状,同时会存在身体方面的症状,像头痛、头晕、心慌、气短、头皮发紧、发麻,皮肤上的发冷、发热或者多汗等,都是比较常见的焦虑发作时的症状。如果自己感到明显的痛苦,或者别人看出来说话方式和平常不一样,而且持续一定时间,影响正常的活动就要引起警惕,最好及时就诊,寻求专业人员的判断和帮助,并及时接受治疗。"
崔界峰副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三甲
心理疾病有哪些
心理疾病又叫精神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种类很多,表现各异,根据不同的标准或其严重程度分类,可分为十大类,如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注意障碍等。也可以分为轻型的心理障碍和重型的心理障碍,轻型的心理障碍包括焦虑、抑郁等;重型的心理障碍包括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
崔界峰副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三甲
心理疾病有哪些?
说起心理疾病其实是通俗的说法,一般我们在学术上更科学的说法应该叫精神心理障碍。因为心理的疾病或者障碍是跟躯体的疾病是有区别的,心理的疾病是没有客观的指标,它只是一个主观的感受或者行为方面的一些表现。按照我们现行的国际的标准,还有美国的标准,还有中国的标准都对精神心理障碍有分类,大致是十大类,当然如果再把它区分,一个是轻型的心理障碍,一个是重型的心理障碍,轻型的心理障碍就包括比如说我们说的焦虑、抑郁、有些恐惧,这类的心理问题。重型的精神障碍就包括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当然还有重型的抑郁症。我们可能这里边有一个概念,是好像抑郁又是轻的,又是重的,确实是抑郁有轻有重,可能大部分的抑郁都是算轻型的精神障碍,而不是一个重型的,这个需要大家来去区分。
李晓凤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三甲
心理疾病有哪些
"心理疾病是由于内、外致病因素作用于人而造成脑功能障碍,从而破坏了人脑功能的完整性和个体与外部环境的统一性所致。精神病的基本症状是精神活动紊乱导致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异常,以致不能维持正常精神生活,甚至做出危害自身和社会集体的行为。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心理疾病包括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或者神经症、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儿童青少年疾病、人格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相关的心理疾病都在临床中比较常见。\n心理疾病在学术上可根据不同的标准或严重程度,大致分为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行为障碍、意识障碍、智力障碍、人格障碍等等。另外,针对患者的年龄结构和不同年龄段可分为:一、儿童常见的心理疾病,如多动症、精神发育迟滞、口吃、言语技能发育障碍、学习技能发育障碍、儿童抽动症、儿童退缩行为、品行障碍、儿童选择性缄默、偏食、咬指甲、儿童精神分裂症、儿童恐怖症、儿童情绪障碍等等。二、青少年常见的心理疾病,如考试综合征、学习逃避症、癔病、强迫性神经症、网络综合征等等。三、成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如工作适应疾病、职业性心理疾病、性心理疾病等等。四、针对中老年的,如更年期精神病、更年期综合征、痴呆、老年期谵妄、退休综合征等等。\n除此之外,可按照疾病的性质和发病原因划分为:一、不良习惯及嗜好,如偷盗癖、纵火狂、神经性呕吐、物质依赖、洁癖。二、神经症,如神经衰弱、焦虑症、疑病性神经症、癔病、强迫性神经症、恐怖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三、生理心理疾病,包括躯体形式障碍,如躯体化障碍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如急性脑血管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等。四、症状性精神病,如药物引起的精神障碍、肝脑综合征、肺脑综合征等等。五、心理生理障碍,包括心因性心理障碍,如适应障碍、反应性精神病、感应性精神病、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恐缩症、迷信引起的精神障碍、忧郁症、病态怀旧心理等等。六、人格障碍,包括精神病和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等。七、心境障碍,如躁狂症、抑郁症等等。八、偏执性精神病,如医源性精神病、旅途精神病等等。九、周期性精神病,包括家庭因素引发的精神障碍,如丧偶综合征等等。"
喻小念主任医师
航空总医院三级
心理疾病如何测试?
"心理疾病在目前来说,我们有通过各种国际上的一些量表,可以对心理疾病的程度或者它的表现内心进行有效的测定,通过测定以后的分析报告,我们可以了解各种心理疾病的类型以及它的严重程度,去选择相应的干预治疗措施。"
庞吉成主治医师
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三甲
心理疾病如何治疗
"心理疾病在临床上的治疗分为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心理治疗主要采用的是认知行为疗法、人本主义、叙事疗法、精神动力学治疗等相关的治疗技术,帮助患者从内心的体验上进行改善,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另外,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改善大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水平,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特别是应用抗焦虑药物、抗抑郁药物、抗精神病性药物和心境稳定剂。临床上要坚持全病程、足量、足疗程、系统、规范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物理治疗也可以帮助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其主要应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电休克治疗、多参数生物反馈治疗以及经颅磁刺激治疗。"
费小聪副主任医师
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三甲
常见心理疾病有哪些
"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失眠、适应性障碍、焦虑性障碍、抑郁性障碍、恐怖性障碍,又包括恐高症、利器恐怖、动物恐怖、广场恐怖及社交恐怖,强迫性障碍、疑病性障碍,还有神经官能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各种应激障碍、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厌食、游戏网络成瘾,以及青春期的叛逆、早恋、厌学等问题。\n多数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会出现心理问题,但是持续时间比较短,严重程度比较轻,假如心理问题持续存在,严重影响生活、工作、学习,要及时关注和诊治,可以去正规的心理精神卫生机构就诊。"
庞吉成主治医师
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三甲
话太多是什么心理疾病
"临床上出现说话太多、情绪高涨、思维奔逸、意志活动增多的现象主要见于躁狂症。躁狂症患者主要的表现就是情绪特别的高涨、高兴,而且语言比较多,出现音联、意联或者是思维奔逸的情况,感觉到自己的说话速度跟不上大脑的反应速度,因此患者出现了长期滔滔不绝的情况,即使口干舌燥也要继续说下去。患者认为自己生于名门望族,所以神通广大、家财万贯,整日忙碌于社交活动或者爱管闲事、冲动、行为鲁莽等情况。这种情况一旦确诊是躁狂症,需要进行系统治疗,如临床中应用情感稳定剂或者是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是碳酸锂的应用,其治疗效果非常好。所以临床应用中进行全病程的系统、规范的治疗,可以使躁狂症迅速恢复。"
崔界峰副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三甲
咬手指是什么心理疾病
出现咬手指的动作,可能是以下情况:1、焦虑情绪:常提示患者可能有焦虑的情绪,但没办法得到正常的宣泄和表达,只能通过咬手指来缓解焦虑;2、ADHD:除焦虑的问题外,如果孩子出现咬手指,还需排除是ADHA,即多动及注意缺陷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问题;3、焦虑障碍:通常排除上述问题外,即可诊断是否是焦虑障碍,如与跟自己家人分离后的分离焦虑,或内心存在的想法不停去思考,没办法排泄,也可能会通过咬手指来缓解情绪;4、强迫症:对于部分存在强迫症的患者,经常通过咬手指的动作来抵消内心的某种不安。强迫症患者通常是自认为有魔术化思维,或预测思维,认为通过咬手指可避免部分灾难性事件,或给自己带来好运等,因此咬手指也需要进行治疗。
方利伟主治医师
齐齐哈尔市精神卫生中心三级
心理疾病怎么治
"心理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如果人对事物的整体感知观念歪曲,则适合的治疗方法是领悟治疗以及认知治疗。如果患者对于某件事物过分的恐惧、害怕,甚至回避,可以采用系统脱敏治疗。如果患者具有强迫观念,可以采用厌恶治疗或者说是满灌治疗。如果患者对生活抱有消极的态度,对自身状况不满意,可以采取暗示治疗。如果患者过于懒散,缺乏主动积极性,可以采取森田治疗。如果患者过于紧张,过分纠结,遇事容易害怕,可以采取松弛治疗。以上治疗方法只是众多心理治疗其中的几种,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哪一类人群适合哪种治疗方法,还是建议到正规的心理治疗师那里去进行系统的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