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男孩子发育的特征

周小凤儿科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甲全国第37
挂号
播放语音内容
01:22
一般男孩子10-14岁开始进入青春期发育,有的孩子偏早,有的孩子偏晚,大概在这个时期孩子会出现一个明显的外表的变化,比如孩子这时候身高会突然的迅速的增长。同时孩子外表也会出现一些其它的变化,比如会出现胡须。另外,有的孩子会出现喉结和腋毛的陆续的生长。这时候孩子会出现体下第二性征的发育,比如会逐渐出现阴毛,内生殖器也会逐渐出现变化,比如睾丸、阴茎、龟头开始逐渐的发育,这时候孩子的睾丸、阴茎可以逐渐的增粗、长大,这都是正常的生理发育特征。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不要让孩子过于好奇,这都是正常的生理发育现象。要及时的让孩子加强营养,适当锻炼身体,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2023-02-28浏览88032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小儿内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

苏洁茹主治医师
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三甲
尿蛋白潜血2个加号怎么回事
"同时存在着尿蛋白、潜血(++),临床上最常见的是两类疾病:第一个是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肾炎表现出来的尿潜血呈多形性的血尿。如果同时合并有多形性的血尿以及尿蛋白,一般考虑肾小球肾炎的可能性较大,建议患者到医院积极就诊,明确病因,指导下一步的治疗。因为不仅原发性的肾小球肾炎,会导致尿潜血、尿蛋白,继发性的肾小球肾炎也会导致尿蛋白、尿潜血,要明确到底是原发性的还是继发性的因素。第二个,同时合并尿蛋白尿潜血常见的原因就是尿路感染,尿路感染的患者除了会有合并有尿蛋白、尿潜血以外,还会出现尿里面有白细胞的情况,有助于对于尿路感染的判断。"
苏洁茹主治医师
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三甲
尿蛋白潜血2个加号怎么治疗
尿蛋白和潜血如果均有(++),考虑肾炎的可能性。在血肌酐处于正常值或者轻度升高,双肾体积没有明显缩小的情况下: 第一、建议患者做肾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类型,根据不同病理类型,采取激素或者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第二、对于有尿蛋白的患者,可以选用普利类或者沙坦类的降压药物进行降尿蛋白。因为普利类或者沙坦类药物属于降压药,因此对于血压正常的患者,可以从小剂量开始用起,在使用药物的时候注意监测血压情况。 第三、用改善肾脏微循环补肾类的药物,包括常用的中成药比如金水宝、健肾丸、益肾丸等药物。
韩毅力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三甲全国第50
尿蛋白2+的意思
尿蛋白2+,是指尿液中尿蛋白的定性试验为阳性,可能存在蛋白,需要做进一步的尿蛋白定量试验。如果定量试验超过150mg/24h,则蛋白尿诊断明确。对于蛋白尿,最重要的是寻找发生的原因,蛋白尿发生的原因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病理性的。一、生理性蛋白尿:1、外部因素影响:最常见的就是剧烈运动、高热、寒冷、交感神经兴奋、精神紧张或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这些蛋白尿,当诱因去除以后就会自行消失;2、体位性的蛋白尿:往往见于瘦长的青少年,在直立位时就会发生蛋白尿,而平卧时就会消失。二、病理性蛋白尿:1、肾性蛋白尿:往往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或者其他系统对肾脏的影响而产生的蛋白尿,最常见的蛋白尿类型包括肾小球性的蛋白尿、肾小管性的蛋白尿、混合性蛋白尿以及组织型蛋白尿。这类蛋白尿的发生,往往见于肾脏本身的疾病或者其他系统疾病对肾脏滤过和重吸收的影响;2、溢出性蛋白尿:是由于其他系统疾病,造成体内异常的蛋白增多而发生;3、假性蛋白尿:假性蛋白尿往往往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因为尿液中各种分泌物的存在,从而导致蛋白尿阳性,当抗感染以后,蛋白尿会自行消失。所以,当蛋白尿发生以后,需要结合患者临床表现来进行综合的分析,明确蛋白尿发生的原因,进行相应的处理。
王伟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三甲全国第36
尿蛋白2+说明什么
尿蛋白(++)表明尿中出现大量蛋白,正常人尿中没有蛋白,有多个加号提示可能是肾炎或者肾病综合征。肾脏有肾小球结构,是人体过滤代谢废物的重要场所,重要结构为半透膜。正常情况下,体内的红细胞、白细胞、蛋白可以继续留在血液系统之内。但是当有肾炎时,半透膜通透性发生改变,红细胞、白细胞、蛋白漏到尿液中,所以产生尿蛋白(++)。一旦出现蛋白尿,便需要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分析,判断尿中的蛋白量。如果数目比较多,可以明确诊断为肾炎或肾病综合征,再结合临床症状以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必要时做肾脏穿刺,以明确肾炎的种类。
王海龙副主任医师
宝鸡市中医院三甲
潜血2+怎么回事
引起尿液中潜血出现(++)的情况比较多见,常常见于泌尿系统出血性疾病,而感染、结石、肿瘤或者外伤等,都可能导致泌尿道或者肾脏、膀胱等出现黏膜损伤或者实质的挫伤,而导致出血。少许出血混杂在尿液中,即便外观上尿液颜色看着清亮,但通过显微镜检,就可以发现潜血为(+)的情况。 当受到挤压伤等大的外伤时,也可能因为肌红蛋白、血红蛋白等破碎,溶入尿液中而导致出现潜血(+)的情况。所以出现潜血(++),需要到医院进行尿液常规、泌尿系统B超或者CT等相关检查,来明确是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结石性,还是外伤性疾病引起。
陈明锴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三甲全国第40
潜血2+是什么意思
首先要了解什么潜血,在体检时经常会有一个项目即大便潜血,其会从0-4个加号来代表不同程度。潜血也有两种检测办法,即针对于血红蛋白的血红蛋白法或免疫法,另一种是化学法。化学法受影响的因素较多,比如吃含还原剂的东西,如猪肝等动物内脏都会引起阳性,相对来说免疫法更加准确。做这种检查的目的是初筛试验,还试验并不能说明其阳性就能说明问题,其主要是筛查是否有消化道出血情况,特别是不易察觉的长期慢性、少量的消化道失血。通过这些失血作为报警症状,提示做胃、肠镜以及小肠检查,去发现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因此对于患者在检查中发现潜血(++),建议不要慌张,在素食3天的情况下,连续查3天大便,观察是否有这种情况,如果没有,说明其受外界因素干扰所导致。如果素食3天以后连查3次,仍然有这种情况,建议大家立即到正规医院做胃镜、肠镜检查。
刘序友主任医师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三甲
潜血2+是什么意思
"大便潜血(++),多数提示存在胃肠道出血,但出血量不大,大便潜血阳性由于上消化道出血,像胃溃疡、十二指肠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胃黏膜损伤等,在出血量>5ml时,就会出现大便潜血(++)。这时需要积极的前往消化内科就诊,完善胃镜检查,及时发现出血点,应用内镜下治疗或药物保守治疗止血,复查大便常规,直至大便潜血阴性为止。下消化道的出血也可出现潜血(++),大便在体内储存时间长,需要做肠镜或胶囊内镜,虽然服用铁剂或大量应用绿叶蔬菜,也可能会出现大便发黑,但是一般不会出现潜血(++)。"
韩毅力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三甲全国第50
潜血2+严重吗
潜血(++)是否严重,取决于病因。潜血意味着患者有血尿,血尿发生的原因非常复杂,血尿的严重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并不成正比,部分严重的疾病,血尿可以表现得比较轻,而较轻的疾病可以引起严重的血尿。在血尿发生的原因当中,98%的原因是泌尿系统问题,而2%是非泌尿系统问题,具体如下:一、泌尿系统问题:1、泌尿内科血尿,常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IgA肾病等;2、泌尿外科血尿,通常见于泌尿系统的炎症、结石、结核、肿瘤、畸形、损伤以及血管问题。二、非泌尿系统问题:1、最常引起血尿的疾病是血液病、心脏病、自身免疫病以及严重的感染,尿路邻近器官的疾病,如果波及尿路系统,也会导致血尿的发生,在临床上最常见的就是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疾病;2、部分药物会引起血尿,比如服用环磷酰胺,可以引起出血性膀胱炎,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也可以诱发血尿;3、正常人在剧烈运动以后会出现血尿,称之为运动性血尿。所以当血尿发生以后,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找到原因,进行相应的处理。
庞然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三甲
潜血2+是什么意思
患者拿到体检报告时,发现尿常规中尿潜血(++),可确诊为存在血尿。进一步明确血尿原因,需要结合患者是否伴随有其他临床症状做出综合判断,具体如下:1、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临床表现,且尿常规中白细胞水平超标,可确诊为泌尿系统感染,采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2、伴有腰腹部剧烈疼痛,考虑泌尿系统结石可能,结合患者B超、CT等影像学检查结果做出判断。确诊后根据结石的大小,采用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者手术方式来进行治疗;3、伴有腰部的疼痛、下肢水肿,且尿常规中蛋白水平超标,考虑慢性肾脏疾病,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和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导致慢性肾脏损害;4、若患者仅表现为尿血而不伴有任何临床症状,应警惕泌尿系统肿瘤,包括肾盂癌、输尿管癌、膀胱癌还有男性前列腺癌,需结合影像学检查以及内镜检查结果做出综合判断,以采用相应治疗方式。
杨彦芳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三甲全国第43
尿蛋白2个加是否严重
蛋白尿(++)是否严重,要根据引起蛋白尿的不同原发病来分别讨论。当出现蛋白尿(++)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要进一步去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同时做血生化检测,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白蛋白、总蛋白、血脂的检测。必要的时候还需要联合免疫检查,包括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C4,以及自身抗体ANA等指标的检查,明确引起蛋白尿的原发病,并针对性给予治疗。1、肾炎:引起蛋白尿(++)最常见的疾病是各类肾炎,包括急性肾炎、慢性肾炎、紫癜肾炎、狼疮肾炎,容易出现蛋白尿的同时合并有镜下血尿或者肉眼血尿;2、糖尿病肾病:第二大类疾病是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病人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会出现蛋白尿的增多,最终出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3、高血压肾损害:高血压肾损害的人群在早期会出现夜尿增多,尿比重、尿渗透压下降,随着病情的进展可以出现蛋白尿,但是大多数情况下,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不超过2g/天;4、其他疾病:其他疾病也会出现蛋白尿(++),比如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淀粉样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