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补平泻法始见于明代《神应经》:其余诸疾,只宜平补平泻,须先泻后补,谓之先泻邪气,后补真气。”现代临床普遍应用的平补平泻,是一种不分补泻,以得气为主的手法,类同于《灵枢·五乱》篇曰:“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导气法。总之,平补平泻法一般用于虚实不太明显或虚实相兼的慢性病症。具体操作:在施针穴位快速进针至皮下,不停留将针,以不紧不急的指力直刺至地部。在有明显得气感后,以中等的力度拇指向前或向后捻半圈,随即松开手指,留针,不再进行操作。若无明显得气感,则以均匀平和的力度,在针刺深度的下2/3上下提插,对于针感不明显的患者,上下提插时可稍加捻转,用力幅度、角度、频率要均匀相等。得气后仍捻半圈在地部留针20-30分钟,出针时也要缓慢平和地将针渐渐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