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角妊娠要尽早发现,根据妊囊位置、类型选择期待治疗并严密观察或积极处理,积极处理可采取药物治疗、超声监测下清宫术、宫腔镜下诊吸术、腹腔镜下宫角楔形切除术、腹腔镜下宫角切开妊娠物去除术及开腹手术。具体治疗方式需根据患者B超检查妊囊位置、大小、是否外凸、妊囊周边肌层厚度、妊囊与宫腔是否相通等以及患者意愿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
一、药物治疗
1、对于妊囊大小<2cm、未见胎心搏动、距浆膜层>0.3cm的子宫角妊娠,可采用药物治疗。
2、米非司酮作为抗孕酮类药物,通过阻止孕酮作用于孕酮受体而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米索前列醇可软化宫颈、促进子宫收缩,帮助无法继续发育的妊娠组织排出。
3、甲氨蝶呤作为一种抗代谢类抗肿瘤药物,可干扰四氢叶酸形成,从而抑制DNA和RNA的合成。在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中,甲氨蝶呤可通过抑制滋养细胞增殖、破坏绒毛,使胚胎停止发育,坏死、脱落,最终吸收。
二、手术治疗
1、超声监测下清宫术或宫腔镜下诊吸术:对于妊囊不大、未破裂、超声可明确定位、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可采用超声监测下清宫术或宫腔镜下诊吸术。若术中没有刮出绒毛组织或妊囊明显外凸、距浆膜层<4mm、手术困难、风险较大的患者可在腹腔镜监视下行清宫术或宫腔镜下诊吸术。清宫术可保留子宫的完整性和生育能力,对患者子宫的损伤较小。
2、腹腔镜下宫角切开妊娠物去除术或腹腔镜下宫角楔形切除术:对于妊囊直径>3cm、距浆膜层厚度<2mm者,可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宫角切开妊娠物去除术保留了子宫形态的完整性和患侧输卵管,减少了患者术后不孕的几率,并且通过重建子宫角部分的解剖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再次子宫角妊娠、早产、流产、子宫破裂的风险;但对于宫角包块直径>5cm,尤其是无生育要求的宫角妊娠患者,建议行宫角楔形切除术+患侧输卵管切除术,避免术中出血过多及持续性妊娠的发生。
3、开腹手术:对于宫角破裂、腹腔内出血、腹腔镜手术困难、清宫术或腹腔镜手术失败等患者,应及时进行开腹手术。开腹手术的术式与腹腔镜下术式的适应症相同。对于所有腹腔镜及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术中均建议给予局部甲氨蝶呤治疗。
三、其他治疗
1、期待治疗:对于妊囊偏于一侧宫角、未见明显外凸者,在患者充分了解期待治疗可能出现的风险如妊囊破裂大出血、子宫破裂、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等后进行期待治疗,需定期严密观察妊囊发展情况,如过程中出现妊囊向外凸出、妊囊破裂、流产等,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免造成恶劣后果。
2、抗休克治疗:对于腹腔内出血患者,应及时建立静脉通路,并给予补液、升压等抗休克治疗,必要时给予输血治疗。
一、药物治疗
1、对于妊囊大小<2cm、未见胎心搏动、距浆膜层>0.3cm的子宫角妊娠,可采用药物治疗。
2、米非司酮作为抗孕酮类药物,通过阻止孕酮作用于孕酮受体而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米索前列醇可软化宫颈、促进子宫收缩,帮助无法继续发育的妊娠组织排出。
3、甲氨蝶呤作为一种抗代谢类抗肿瘤药物,可干扰四氢叶酸形成,从而抑制DNA和RNA的合成。在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中,甲氨蝶呤可通过抑制滋养细胞增殖、破坏绒毛,使胚胎停止发育,坏死、脱落,最终吸收。
二、手术治疗
1、超声监测下清宫术或宫腔镜下诊吸术:对于妊囊不大、未破裂、超声可明确定位、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可采用超声监测下清宫术或宫腔镜下诊吸术。若术中没有刮出绒毛组织或妊囊明显外凸、距浆膜层<4mm、手术困难、风险较大的患者可在腹腔镜监视下行清宫术或宫腔镜下诊吸术。清宫术可保留子宫的完整性和生育能力,对患者子宫的损伤较小。
2、腹腔镜下宫角切开妊娠物去除术或腹腔镜下宫角楔形切除术:对于妊囊直径>3cm、距浆膜层厚度<2mm者,可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宫角切开妊娠物去除术保留了子宫形态的完整性和患侧输卵管,减少了患者术后不孕的几率,并且通过重建子宫角部分的解剖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再次子宫角妊娠、早产、流产、子宫破裂的风险;但对于宫角包块直径>5cm,尤其是无生育要求的宫角妊娠患者,建议行宫角楔形切除术+患侧输卵管切除术,避免术中出血过多及持续性妊娠的发生。
3、开腹手术:对于宫角破裂、腹腔内出血、腹腔镜手术困难、清宫术或腹腔镜手术失败等患者,应及时进行开腹手术。开腹手术的术式与腹腔镜下术式的适应症相同。对于所有腹腔镜及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术中均建议给予局部甲氨蝶呤治疗。
三、其他治疗
1、期待治疗:对于妊囊偏于一侧宫角、未见明显外凸者,在患者充分了解期待治疗可能出现的风险如妊囊破裂大出血、子宫破裂、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等后进行期待治疗,需定期严密观察妊囊发展情况,如过程中出现妊囊向外凸出、妊囊破裂、流产等,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免造成恶劣后果。
2、抗休克治疗:对于腹腔内出血患者,应及时建立静脉通路,并给予补液、升压等抗休克治疗,必要时给予输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