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低血糖综合征是怎么回事?

刘琳急诊科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三甲
播放语音内容
02:02
低血糖综合征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综合征,血糖常低于3.36mmol/L。患者有面色苍白、心悸、肢冷、冷汗、手颤、腿软、周身乏力、头昏眼花、饥饿感、焦虑与恐惧、进食后可缓解,如低血糖逐渐发展则可出现意识障碍,如意识朦胧、定向力、识别力减退、嗜睡、多汗、震颤、记忆力受损,严重时痴呆。有些人可出现异常的行为,被误认为精神错乱。低血糖发展至中脑,出现癫痫或癫痫样发作,其发作大多为大发作或癫痫持续状态。当延脑受累后,患者可进入昏迷,呈去大脑僵直状态,各种反射消失;皮层下中枢受抑制时,患者出现阵挛性舞蹈动作,甚至出现强直性抽搐,锥体外系或锥体束征阳性,可表现为偏瘫、轻瘫、失语或单瘫等,给予葡萄糖后可迅速好转。低血糖可损害小脑,表现有共济失调和步态异常。脑神经及周围神经损害表现为视力及视野异常、复视、眩晕、面神经麻痹、吞咽困难及声音嘶哑、肌萎缩及感觉异常、肢体远端呈手套袜套感。其病因常见于功能性低血糖和肝源性低血糖,其次为胰岛素瘤和其他内分泌疾病所致的低血糖。本病常被误诊为癔病、癫痫、精神病、脑瘤与脑炎。经过适当治疗后,症状可迅速好转、治愈,延误诊断和治疗可能会造成永久性的神经病变,不可逆转,后果不佳。
2017-07-14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急诊科医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