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肛门口有小肉疙瘩,可以考虑是直肠脱垂症、肛门周围脓肿,以及直肠息肉。
1、直肠脱垂症:简称脱肛,是婴幼儿的好发病,多见于4岁以内,其主要表现为用力排便后肛门口出现红色肿块,便后即可还纳,查体可见患儿会阴部中央有一个球状或圆锥形的肿块,红色或暗红色,表面有自中央向外的放射状纵沟。
多采取保守治疗,去除发病诱因,如咳嗽、腹泻、便秘等,有便秘者给予缓泻剂,必要时灌肠,并训练正确的排便姿势与排便习惯。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硬化疗法或手术疗法。
2、肛门周围脓肿:多见于婴幼儿,往往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导致的肛门周围感染、炎症,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出现红、肿、热、痛等改变,有时开始比较硬,之后中央变软,颜色暗红出现波动,有脓肿形成。
急性浸润期多采用保守疗法,可用温热水肛门坐浴,或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之后局部涂抹抗生素软膏,如百多邦软膏或红霉素软膏。如果确定脓肿形成,则需及时切开排 脓。
3、直肠肛管息肉:表现为患儿排便后,自肛门口突出一块红色的小肉块,往往无明显疼痛,如发现息肉则建议及时切除。
1、直肠脱垂症:简称脱肛,是婴幼儿的好发病,多见于4岁以内,其主要表现为用力排便后肛门口出现红色肿块,便后即可还纳,查体可见患儿会阴部中央有一个球状或圆锥形的肿块,红色或暗红色,表面有自中央向外的放射状纵沟。
多采取保守治疗,去除发病诱因,如咳嗽、腹泻、便秘等,有便秘者给予缓泻剂,必要时灌肠,并训练正确的排便姿势与排便习惯。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硬化疗法或手术疗法。
2、肛门周围脓肿:多见于婴幼儿,往往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导致的肛门周围感染、炎症,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出现红、肿、热、痛等改变,有时开始比较硬,之后中央变软,颜色暗红出现波动,有脓肿形成。
急性浸润期多采用保守疗法,可用温热水肛门坐浴,或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之后局部涂抹抗生素软膏,如百多邦软膏或红霉素软膏。如果确定脓肿形成,则需及时切开排 脓。
3、直肠肛管息肉:表现为患儿排便后,自肛门口突出一块红色的小肉块,往往无明显疼痛,如发现息肉则建议及时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