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二尖瓣反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李庆祥心脏内科中心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三甲全国第50
二尖瓣反流的治疗应该是综合性治疗,包括症状稳定时的日常监测和定期随访,症状加重时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如果患者有原发病,还要根据个体情况控制基础疾病,改善预后,预防心源性猝死。
一、一般治疗
针对二尖瓣反流患者的治疗,首先应查找病因及诱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患者了解检查的目的和方法,以消除自身思想顾虑和消极情绪。当患者无明显症状时,无须进行特殊治疗,遵医嘱定期复查即可。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应该减少运动量,避免过度劳累。当患者出现咳粉红色泡沫样痰、肺动脉高压、下肢水肿等症状时,提示疾病较重,需要控制盐、水分的摄入,控制体重,增加复查频率。
二、药物治疗
1、硝普钠:一般用于急性二尖瓣反流的患者。该药物能直接作用于血管,主要作用是能迅速扩张小动静脉,降低心脏的负担,减轻症状。一般作为控制症状以及手术前的过渡治疗措施,且短期适量使用一般无不良反应。但若静滴时滴速过快,则可能导致血压下降过快而出现眩晕、大汗、头痛等不良反应。伴有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者应慎用。
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主要用于慢性二尖瓣反流合并心衰的患者。该药物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心脏负荷。不良反应包括低血压、刺激性干咳等。伴有无尿性肾衰竭、高血钾、双肾动脉狭窄及妊娠哺乳期的患者禁用该类药物。
3、ß-受体阻滞剂:用于缓解慢性患者的症状。该药物可扩张血管,降低心脏负荷。不良反应包括眩晕、头痛、疲倦、失眠、多梦等,妊娠期或分娩期妇女禁用。
4、利尿剂:如螺内酯、呋塞米等。主要作用是降低血容量,减轻心脏负荷,当患者出现心衰症状时,应与其他缓解症状的药物联合使用。伴有肾功能不全、高血钾的患者严格遵医嘱使用。
5、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林等。适用于伴有房颤、有体循环栓塞史、左心房有血栓的患者。老年人、妊娠哺乳期妇女应根据个体情况严格遵医嘱使用。
三、手术治疗
二尖瓣反流的常见手术治疗包括二尖瓣修复术和瓣膜置换术,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手术治疗。
1、二尖瓣修复术:是一种通过开胸,对异常的二尖瓣结构进行修复,恢复其正常生理结构的手术。适用于非风湿性、非感染性、非缺血性病因的患者,比如二尖瓣脱垂、腱索断裂、瓣环扩张。术前要进行心导管检查、心血管造影检查,以便于医生了解患者目前病情的严重程度,如果患者正处在急性期需要提前用药物稳定症状。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呼吸功能不全、血红蛋白尿、室性心律失常。
2、瓣膜置换术:是一种通过开胸,切除病变二尖瓣,替换成合成材料制成的人工机械瓣膜,或生物材料制成的生物瓣膜,并用特殊缝线缝合固定的手术。适用于风湿性、感染性或其他原因导致无法行瓣膜修复术的患者。术前同样需要进行心导管检查、心血管造影检查等,急性期患者需要用药稳定症状。术后并发症包括出血、心功能衰竭、传导阻滞等严重的心律失常、冠状动脉损伤。
3、瓣膜成形术或RossII手术:对于儿童二尖瓣反流患者,由于需要保持瓣膜生长潜能,往往只能选择瓣膜成形术,而无法行瓣膜置换手术,术后可能需再次手术成形或置换二尖瓣。对于无法成形的瓣膜,通过RossII手术(自体肺动脉瓣-二尖瓣置换术)进行自体瓣膜置换,可能提供满意的手术结果。
四、其他治疗
介入治疗
1、介入治疗是一种借助体表穿刺,使用导管将夹闭装置或人工瓣膜从外周血管送达心脏,进行二尖瓣修复或瓣膜置换的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高龄、有开胸病史、心功能差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等不适合外科手术的患者,属于微创手术。术式包括经导管二尖瓣夹闭术(MitraClip术)、经导管瓣环成形术(Cardioband术)、经导管人工腱索置入术、经导管瓣膜置入术。:2、当满足以下情况的一种或多种时,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任意一种介入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1、慢性二尖瓣中重度以上的反流;
2、患者有临床症状,如心脏扩大、新发房颤、肺动脉高压;
3、心脏超声评估适合手术;
患者目前病情严重,应该手术治疗,但存在其他并发症,开胸手术风险较高。目前介入手术发展成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也会出现穿刺部位出血、心包填塞、器械定位不成功、局部形成血栓、外置物脱落造成梗阻等并发症。
2023-12-28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心血管内科医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