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如何治疗癔症

万兴松精神科主任医师
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三甲
咨询
播放语音内容
01:17
癔症的患者,治疗上主要有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对癔症来讲又叫分离转换障碍,十分重要。抗焦虑、抗抑郁的药主要是针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同时可以强化心理治疗的效果,具体如下:
1、药物治疗:如果伴有精神病的症状或者是兴奋、躁动,可以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改善这些精神症状。通过催眠暗示治疗,静脉缓慢注射安定,让患者处于睡眠、朦胧状态,醒转以后以上症状就会逐渐消失。药物治疗可以减少患者自我暗示导致的症状加重,大多数癔症的患者都会自然缓解。
2、心理治疗:包括支持性的心理治疗、行为治疗、暗示治疗、环境支持,癔症的患者,常常有生活事件诱发,患者的个性存在明显的缺陷,包括戏剧化、情感爆发、情绪不稳定、表演色彩等,可以通过心理疏导、心理治疗来纠正负面事情的影响,以及个性方面的缺陷。
2023-02-18浏览52748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精神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

铁常乐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三甲全国第43
癔症的治疗
癔症曾经在诊断标准里称为分离转换性障碍,在目前新的诊断标准中又分成分离性障碍和转换性障碍。转换性障碍被归在躯体症状障碍诊断单元下。癔症主要表现形式有转换症状、解离症状,转换症状就是指心理矛盾冲突转换成临床上无法解释的躯体症状,比如癔病瘫,即癔病发作时瘫;梅核气;抽搐;不可解释的感觉缺失,即手套或者袜套样感觉消失等。解离症状,也就是分离性症状,包括分离性遗忘、漫游、人格转换附体症状等。尽早发现该病、尽早治疗,对疾病预后有帮助。治疗手段中包括催眠暗示治疗、行为矫正治疗,还有在患者情绪爆发时给予镇静作用药物,比如肌肉注射氟哌啶醇,紧张、焦虑时给予安定等苯二氮卓类药物。在过去的治疗经验中,对部分晕厥病人给予氨水刺激、针刺或者电兴奋治疗,注射葡糖葡糖酸钙同时配合语言暗示,都是对癔病症状起到控制的手段。控制的目的是及时阻止发作,使其不要形成慢性化过程,不要形成疾病表现的慢性模式。
李婷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三甲
癔症怎么治疗
"癔症的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如果是患者以癔症性情感障碍为主,比如情感的爆发或者大喊大叫、跑来跑去、不认识周围的人等,主要用药物进行治疗,比如抗精神病药物、心境稳定剂或者起效比较快速的抗焦虑药,常用的是抗精神病药物中的奥氮平、喹硫平、氟哌啶醇,还有心境稳定剂中的锂盐、丙戊酸钠,苯二氮卓类的抗焦虑药中的阿普唑仑、氯硝西泮、地西泮等。如果患者是以癔症等躯体障碍为主要表现,比如出现过度换气或者功能失用,往往是用心理治疗的方式,比如用行为治疗中的暗示疗法,也就是在患者症状发作时给患者服用安慰剂或者注射一支安慰剂,然后告诉患者治疗后症状就会缓解、消失,不会再复发,患者会受到暗示,症状也就会停止或者不再复发。另外也可以对患者进行认知疗法、家庭治疗以及精神分析,主要是帮助患者去了解、认识其负性思维以及处理问题的负性应对方式,缓解患者与家人之间的紧张的关系或者矛盾,使患者更好的处理自己的事情。"
孙玲娣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甲全国第78
儿童癔症怎么治疗
"儿童癔症以综合治疗为原则,包括心理治疗、暗示疗法、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具体如下:\n一、心理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精神动力学和心理治疗,由专职的心理治疗师来进行操作和治疗。\n二、暗示疗法,治疗之前要取得患儿的充分信任和合作,向患儿解释他的疾病是一种短暂的神经功能失调,用坚定的口吻告诉患儿即将采取的治疗的方法能够使失去的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暗示方法可根据特定的症状的特点来选用。治疗过程中配合以语言暗示使症状消失,也可同时配有物理和药物的治疗方法,比如用注射硬水或10%的葡萄糖酸钙的静脉推注,这样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暗示疗法。\n三、药物的治疗,在急性发作时可以给予适量的抗焦虑、抗抑郁的药物,有助于控制症状,但不易长期服用,避免暗示过强。\n四、其他的治疗,癔症痉挛发作、嗜睡状态、木僵状态,可采用针灸的疗法。对癔症性瘫痪、挛缩、失语,可采用直流感应电兴奋治疗的方法。对可能诱发集体发作的病例,应对首发的患儿隔离开来,减少社会强化,及时解除机体的不适,注意分散他的精力,稳定情绪,及时地通过讲解疏导,消除儿童之间情绪的紧张,这个就是综合治疗。"
刘丽荣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三甲
什么是癔症
癔症属于一种神经症,又称为歇斯底里症。患有癔症的病人一般具有一定的人格基础,比如具有自我为中心、争强好胜、情感丰富、具有表演性,比如人越多的时候,患者越容易表现自己,人们常说的“人来疯”就是这一种。 还有患者具有暗示性高的色彩,也就是说想法和言行经常会受周围人的影响,具有这类人格基础的人在受到应激性事件或者内心冲突长时间无法解决就容易患病,患有癔症的病人多有情绪上的异常,常见的有歇斯底里大发作,患者常常声嘶力竭、嚎啕大哭、捶胸顿足等。 除了情绪的异常,患者还可能有身份环境异常,比如患者存在附体体验,患者常常说已经不是自己了,而是神仙附体或者已故的人在其身上等,或者是患者不认识周围的人,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 另外,有些患者并不表现为情绪和行为的异常,而是以躯体症状为主要的临床表现,患者往往在一定心理应激下出现一些躯体的症状,比如患者突然出现抽搐发作或者不能走路、不能说话等,但是临床检查均查不到相应的异常,没法用相关疾病解释患者的躯体症状。 无论患者表现是哪种症状都应该积极治疗,根据患者具体表现应用精神科药物治疗,适当的运用暗示疗法,及时了解症状后的心理因素,帮助患者解决内心的冲突,促进患者尽快摆脱困扰,早日康复。
李婷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三甲
癔症性精神病如何治疗
"癔症性精神病是指在精神刺激后突然起病,主要表现为行为的紊乱,还有可反复出现幻想性的生活情节,也可有片断的幻觉和妄想。患者往往自知力不充分,不认为自己有病,病程大概持续数周,缓解以后没有后遗症状,但是可以再次发生。所以治疗上,在急性期主要是药物治疗,应用抗精神病的药物,比如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阿立哌唑、舒必利、氟哌啶醇等。在缓解期可以进行心理治疗,比如认知治疗、行为治疗、精神分析等,帮助患者去了解和认识自己存在的不良认知和行为模式,寻求自我的成长和成熟的一个过程。"
张卫华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三甲全国第92
癔症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癔症的治疗方法如下:1、药物治疗:如有明显的情绪问题,可以用抗抑郁、焦虑药物,如有严重思维方面的问题,也可用抗精神病药物及情感稳定药物等;2、心理治疗:要结合患者自身背景、起病的原因和情况、身边的支持系统,从而进行合理的选择;3、物理治疗:如可以配合针灸或电针等。上述治疗很多时候也起到一定暗示性治疗的作用。总而言之,癔症的表现本身很复杂,怎么治疗要根据个人具体的病情表现,进行合理的选择,并应先有清楚的诊断过程,再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及合理的药物。
万兴松主任医师
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三甲
癔症是什么病怎么治疗
"癔症是由于在一定的精神心理因素的作用下,患者往往有一定的癔症样的性格。在这个基础上出现精神活动异常,像情感爆发、行为的紊乱,有的患者可以出现精神异常的症状,往往综合起来大致可以分为癔症性的分离转换障碍、癔症性的精神障碍。\n在治疗上,可以使用对症治疗,如果有精神症状,可以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来治疗。如果有情绪症状,像焦虑和抑郁,可以使用抗焦虑、抗抑郁的药物的治疗。主要治疗可以使用心理行为治疗,有暗示治疗,往往对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癔症的患者由于发作是由一定的因素导致,往往具有获益的特征,所以在缓解的时候也缓解的比较彻底,给予相应的治疗,患者症状也能够彻底的缓解。"
唐黎黎副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三甲
癔症性精神障碍怎么治疗
"癔症性精神障碍主要是由于心理因素所导致的疾病,患者比如在生活中受到强烈的情感冲击,有强烈暗示等,会出现意识状态的改变,情绪发生异常,有遗忘或者出现身体功能障碍。患者的表现大多比较夸张,有明显的情感色彩,在人多的地方比较容易发作,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疾病的治疗是以心理治疗为主,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解释,对其进行安慰和鼓励,让患者远离心理刺激的源头。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对患者进行暗示或者催眠治疗,患者如果有明显疼痛,可以告诉他打止痛针,但实际上使用的是生理盐水,患者接受生理盐水注射时疼痛也会迅速终止。如果患者躁动明显,也可以使用药物来控制躁动,常用安定或者氯丙嗪。"
陈梅芳副主任医师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三甲
癔症性精神障碍怎么治疗
癔症性精神障碍的治疗原则如下:1、远离心理刺激,交代家属患者不可再受刺激;2、做好心理治疗,比如解释性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与疏泄情绪;3、暗示治疗或者催眠治疗,此类治疗效果较为理想;4、药物治疗,当患者急性兴奋躁动可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安定、氯丙嗪等控制症状,病情控制比较稳定后,可改为口服镇静催眠药或者是稳定情绪的药物。值得注意的是患者患病时,如果亲属的言语、行为和态度不恰当,可形成新的不良暗示,造成症状加重,治疗较困难。因而亲属一定要保持镇静,避免过分关心、过分关注和过分热情,但也要避免惊慌失措,需正确对待疾病发生。为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亲属可有意识的转移患者注意力,将患者的注意力集中到感兴趣的事物或让患者暂时离开当时受到刺激的环境。注意到此类问题即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对患者的康复有好处。
王中卿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三甲
癔症是什么意思
癔症就是因各种精神因素的刺激,导致出现的一过性精神或者躯体障碍。常见的癔症诱因有各种应急的生活事件、内心冲突,外在因素暗示或者自我暗示等。 癔症导致的躯体症状多见于运动障碍,比如一侧肢体偏瘫、起立不能,不能言语等。有时癔症还会导致精神症状,比如强哭、强笑、突然间双重人格及身份等。比较常见的有激烈吵架后,出现的四肢木僵、抽搐,儿童受惊吓后出现的肢体活动困难,都是癔症的表现。 经过心理诱导后,患者的症状能很快恢复,时间较长的也都能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