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骨肿瘤如何检查?

杜心如骨科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三甲全国第68
播放语音内容
03:07
对于骨肿瘤的检查,一般情况下,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是物理学检查,也就是查体;对病人的问诊,就是问病人肿瘤的生长的时间,出现什么症状?有没有疼痛?有没有功能障碍?这是问诊的内容。查体主要是要看包块,肿块部位的大小,有没有活动度?表面皮肤有没有皮温的增高,色泽的改变?有没有相关的压迫症状,压迫体征?比如脊髓受压以后,是不是出现了双下肢的或者肌力的改变?腓骨肿瘤是不是出现足下垂,有没有腓总神经压迫的表现等。另外,还要看一看病人是不是出现全身的反应,有没有全身的消耗体征,因为恶性肿瘤的病人可能有一些恶液质,甚至是消耗体征。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最为常用,也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它的特点就是可以多部位全身的重复检查,可以重点检查所选择部位的x光,就是正位或者侧位,正侧位,甚至加找一些特殊体位,比如轴位等。CT检查,CT对于骨质的改变非常敏感,所以CT对于骨肿瘤的检查必不可少;目前除了普通的CT扫描检查以外,CT的三维重建和增强CT,也可以提供一些更丰富的信息。核磁检查,对于是否有软组织肿块?是否有血管神经的压迫?是否合并了脊髓的损伤?周围组织有没有水肿?这些信息更为丰富;目前核磁检查也已经成为骨肿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检查方法。其他的一些检测方法,影像学包括派特,或者是PET-CT;还有胸部x线的检查,就是确认是不是合并肺转移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检测方法。影像学检查还包括其他的检查,比如超声学检查、骨扫描;对于血管有压迫以后,需要做血管造影等,这些检查方法都是影像学检查,根据情况进行选择。当影像学检查完以后,第三步对于骨肿瘤的诊断至关重要,就是病理学检查,也就是进行软组织活检,就是骨组织活检。活检目的是通过穿刺或者开放,取得病理组织进行检查,从而达到确诊的目的。所以骨肿瘤诊断要求要求临床、影像、病理三结合。
2017-07-1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骨科医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