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怎么分级的?

李骏眼科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三甲全国第12
播放语音内容
02:2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由于是一个发展缓慢的疾病,所以给了我们空间,对它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分级的目的也是更好地帮助我们有针对性的治疗。1985年我国中华医学会眼底病学组制定了一个执行起来简便易行的分级的方法,把视网膜病变分为两型,一类叫做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另外一类叫做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而这两型当中又分别分了三期,也就是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共有六期。早期的时候叫Ⅰ期,这时候就是只有红色的病变,也就是有小出血点或者是很小的微血管瘤,在眼底我们看到的病变都是红色小点状的病灶。Ⅱ期就是在红色小点病灶之上又添上一些黄色的病灶,出现了一些黄白色的点状的硬性渗出。Ⅲ期在红、黄病灶之上又添加了白色的病灶,也就是又在前两期的基础之上还出现了白色的像棉团一样的软性渗出,这时候就进入了Ⅲ期。而到Ⅳ、Ⅴ、Ⅵ期都是增殖性的视网膜病变。增殖性的视网膜病变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已经产生视网膜的新生血管,它会导致玻璃体、视网膜的出血,这是Ⅳ期。玻璃体、视网膜明显的增殖,这是Ⅴ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这是Ⅵ期。进入到增殖性的视网膜病变,我们要进行的就是手术治疗,这是我们国家对视网膜病变的分期。2003年在悉尼的国际会议上,又把这个分期相对简化了一些,就分为两期,一期就是非增殖期,另外一期就叫做增殖期,而在非增殖期里面,又把它分成轻、中、重三种不同的程度。所以,目前国际上的分期就是分为增殖期和非增值期这两种。
2017-12-01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眼科医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