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鼎的科普
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可以吃谷维素吗
刘鼎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一般可以吃谷维素片,但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可自行用药,以免导致不良反应出现。同时需要做好日常护理,加速症状好转。 谷维素片属于调节植物神经的药物,主要用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患者,也可用于神经衰弱或者更年期人群。神经衰弱可以导致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或者睡眠不安稳、噩梦较多等症状。 如果不适症状较为明显,或是症状长时间存在,需要引起重视,可以前往医院神经内科就诊,遵医嘱口服谷维素片、安神补脑液、养血清脑颗粒等药物进行调理。 如果患者情况严重,也可以口服镇静药物,如艾司唑仑片、阿普唑仑片以及地西泮片等缓解不适。通常谷维素片应在饭后服用,可以避免因为空腹服用引起的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等。
4816
2024-05-30
脑袋上长痘痘一碰就疼怎么回事
刘鼎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脑袋上长痘痘一碰就疼,可能是毛囊炎、脂溢性皮炎等情况导致的,如果症状长期存在,需要引起重视,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1、毛囊炎 通常是以毛囊受累为主的炎症性皮肤疾病,可因头发摩擦、挤压、抓挠等诱发,症状是以红色毛囊性炎症丘疹为主,并伴有明显的疼痛感,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能会形成遗留性头发疤痕,甚至永久性的脱发,所以也需要引起重视。 2、脂溢性皮炎 是发生在头皮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可因身体疲劳、情绪紧张、局部感染等因素,可造成局部瘙痒、脱屑、炎症反应等,甚至伴有疼痛感,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能会蔓延至颜面部位。 如果症状长时间未见明显缓解,建议积极前往医院皮肤科就诊,完善血常规检查、皮肤镜检查等,明确自身情况后遵医嘱治疗。
3424
2024-05-30
帕金森病的诊断是什么
刘鼎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帕金森病的诊断基于进行性病程、症状和体征、对左旋多巴的反应、无多系统萎缩表现、无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以及双侧分布或程度的不对称。 1、进行性的病程: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 2、症状和体征:患者需要具备以下两种症状和体征中的至少一种:静止性震颤和运动减少,任何一种存在,就可以考虑诊断为帕金森病。 3、对左旋多巴反应良好:左旋多巴是一种常用的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如果患者对这种药物反应良好,说明他们可能患有帕金森病。 4、无多系统萎缩的表现:帕金森病与多系统萎缩不同,后者包括直立性低血压、进行性核上性眼肌麻痹等症状。 5、无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综合征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血管性、药物等。如果患者没有这些继发性原因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就可以考虑诊断为原发性帕金森病。 6、双侧分布或程度的不对称:在起病时或病程中,帕金森病通常表现为双侧分布或程度的不对称。 参考资料:田秀珍,陈大志,田玉虹主编,老年人常见病诊断与治疗,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08
2191
89
2023-12-28
痴呆患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刘鼎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记忆障碍、思维和判断力障碍、人格改变、情感障碍以及局灶性病变症状是痴呆患者常见的症状。 1、记忆障碍:这是痴呆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对近事的记忆逐渐减退,甚至对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情也会感到困惑和遗忘。随着病情的进展,远事记忆也逐渐衰退,甚至可能对自己的过去经历和亲人 的名字都感到陌生。 2、思维和判断力障碍:痴呆患者可能会出现思维迟缓、理解困难、判断力下降等症状。他们可能会难以掌握新技术或一般知识要点,对于原有的认识也会变得模糊不清。到了后期,甚至可能连常识性的知识都开始遗忘。 3、人格改变:大多数痴呆患者会出现性格上的变化,与之前的性格特点产生矛盾。比如,原本开朗的人可能会变得浮夸,谨慎的人可能会变得退缩,而勤俭的人可能会变得吝啬。极少数患者甚至可能出现与原有性格完全相反的表现。 4、情感障碍:痴呆患者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包括抑郁、焦虑、易怒、躁狂等。这些情绪问题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交能力。 5、局灶性病变症状:除了上述的广泛性脑病变症状外,痴呆患者还可能出现一些局灶性病变症状。例如脑瘤、脑梗死等引起的功能障碍,以及弥漫性脑病引起的神经症状,包括失语、失认、失用、空间定向障碍等。 参考资料:田秀珍,陈大志,田玉虹主编,老年人常见病诊断与治疗,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08
2050
195
2023-12-28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颈内动脉闭塞是怎么回事
刘鼎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颈内动脉闭塞是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一种常见的并发症。颈内动脉闭塞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当其在眼动脉分出之前发生闭塞时,如果脑底动脉环完整,可以完全代偿其供血,临床上可能没有任何症状。然而,如果表现出症状,则可能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进展型或完全型卒中。 颈内动脉闭塞的常见症状包括对侧偏瘫,这种偏瘫以面部和上肢为重,同时伴有偏身感觉障碍。当病变影响优势半球时,还可能出现失语症状。 此外,如果颈内动脉近端血栓影响眼动脉,可出现特征性的病变,即一过性视力障碍和Homner征。如果前脉络膜动脉受累,可出现对侧同向偏盲、感觉过度、丘脑手等症状。 在检查时,医生可以发现患侧颈内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局部可闻收缩期杂音。同时,同侧视网膜动脉压下降,浅动脉血流呈逆向运动。这些症状和体征可能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加重或减轻,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参考资料:田秀珍,陈大志,田玉虹主编,老年人常见病诊断与治疗,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08
1561
264
2023-12-28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如何治疗
刘鼎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管理高血压、妥善治疗心脏疾病、调节血脂水平和积极控制糖尿病,以及戒烟和限制饮酒都是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重要措施。 1、管理高血压:保持血压在适当的水平是预防卒中的重要步骤。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并使用降压药物来降低血压。目标是将收缩压保持在18、6kPa以下,舒张压保持在12kPa以下。 2、妥善治疗心脏疾病:心脏疾病是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常见原因之一。有效治疗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和瓣膜性心脏病等心脏疾病,有助于降低卒中的风险。 3、调节血脂水平:高脂血症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从而增加卒中的危险。建议改变饮食习惯、增加运动量和使用降脂药物来降低血脂水平。 4、积极控制糖尿病:糖尿病是导致血管疾病和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积极控制血糖水平能够降低卒中的风险。建议改变饮食习惯、增加运动量和在必要时使用降糖药物来控制血糖。 5、戒烟并限制饮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是导致血管疾病和卒中的危险因素。戒烟和避免过量饮酒可以降低卒中的风险。 参考资料:田秀珍,陈大志,田玉虹主编,老年人常见病诊断与治疗,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08
2095
119
2023-12-28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出现丘脑梗死后有哪些表现
刘鼎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出现丘脑梗死,根据损伤的血管部位不同,可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临床上常见的损伤部位包括丘脑外侧梗死、动脉供血区梗死、丘脑下丘脑动脉供血区梗死以及脉络膜后动脉供血区梗死。 1、丘脑外侧梗死:这种情况下的患者通常会出现对侧下肢无力、感觉迟钝等症状,还可能出现对侧上象限盲或对侧感觉性失语。 2、动脉供血区梗死:该情况下最常见的症状是意志缺失。患者会缺乏主动性,对于询问可能长时间延迟回答,即使经过再三询问,回答也较为简单。此外,这类患者还可能出现淡漠、不感兴趣、懒散无纪律、不修边幅及反应迟钝等表现。 3、丘脑下丘脑动脉供血区梗死:这类梗死会表现出一种典型的三联征:急性意识水平降低、认知功能与行为异常,特别是意志缺乏和遗忘,及垂直注视障碍。 4、脉络膜后动脉供血区梗死:这类梗死主要表现为视野缺损,可以是同向上或下象限盲或者出现更具特征的樱形或扇形盲,病变对侧视野中间水平部分出现一条带样视野缺损。同时,患者还可能出现对侧同向性偏盲。 参考资料:田秀珍,陈大志,田玉虹主编,老年人常见病诊断与治疗,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08
1778
187
2023-12-28
痴呆的诊断标准有几点
刘鼎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痴呆的诊断标准一共有五点,如果怀疑家人或自身有痴呆的可能,需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自身情况。 1、存在近期和远期记忆障碍的证据。 2、至少存在以下1条症状:抽象思维损害、判断力损害、其他皮层高级功能损害(如失语、失认、失用等)或人格改变。 3、前两项障碍对病人的工作、日常社会活动或人际关系产生明显影响。 4、意识不模糊。 5、存在以下两者之一:有特异的器质性因素,通过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提示病因的发现;若无上述证据,但行为改变属于多样认知功能障碍,且排除非器质性精神病引起,则可假定存在器质因素。 在符合痴呆的诊断标准后,应进一步明确痴呆的病因。这可能涉及更深入的医学检查和诊断,以确定是否存在其他身体疾病或状况导致的认知障碍。 参考资料:田秀珍,陈大志,田玉虹主编,老年人常见病诊断与治疗,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08
2364
289
2023-12-28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什么
刘鼎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一种突然的、短暂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发作,常有反复发作史,发作间期无神经系统体征,多见于50岁以上有动脉粥样硬化的人群,可通过辅助检查和血管造影辅助诊断。 1、突然的、短暂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发作:这意味着患者在很短的时间内(通常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突然出现某种神经功能缺损,例如一侧肢体无力、语言障碍、视觉障碍等。这些症状通常在24小时内完全消失,不留任何后遗症。 2、反复发作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通常有反复发作的病史,每次发作的症状相似,且发作间期正常,无任何神经功能缺损。 3、发作间期无神经系统体征:尽管在发作期间可能会有神经功能缺损的表现,但在发作间期,患者没有神经系统的异常体征,也没有长期的神经功能缺损。 4、年龄和动脉粥样硬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通常发生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这部分人群往往有动脉粥样硬化的迹象。然而,并不是所有有动脉粥样硬化的人都一定会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为了进一步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并评估发生严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狭窄或阻塞的可能性,可以进行一些辅助检查,如视网膜中央动脉压测定、血液流变学测定、颈椎MRI、多普勒超声检查等。在必要时,可以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 如果怀疑有严重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狭窄或阻塞,可以考虑进行脑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或磁共振脑血管造影(MRA)。这些检查可以更准确地显示血管的形态和结构,有助于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案。 参考资料:田秀珍,陈大志,田玉虹主编,老年人常见病诊断与治疗,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08
1700
164
2023-12-28
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疗适用于什么情况
刘鼎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疗通常在内科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使用,需要神经内、外科医生共同讨论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对于原发性帕金森病,一旦出现功能障碍,就有进行立体定向手术的指征。有两种类型的病人特别适合进行功能立体定向手术: 1、药物治疗无法有效控制帕金森症状:如震颤等,并且已经严重影响到患者生活的病人。对于这类病人,丘脑毁损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2、长期服用左旋多巴(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后出现运动功能障碍的病人:对于这类病人,苍白球或丘脑底核毁损术是合适的治疗选择。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高龄病人进行手术的风险相对较高。此外,脑萎缩、脑积水或小脑髓体病变也可能对手术效果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在决定是否进行手术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手术效果最大化,同时降低手术风险。 同时,手术后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资料:田秀珍,陈大志,田玉虹主编,老年人常见病诊断与治疗,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08
1986
204
202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