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雷他定为什么晚上吃

蛋白C活性

指标正常值

蛋白C活性

各实验室应根据检测方法的不同确立自身的参考值,以下蛋白C活性检测(PC:A)正常值仅供参考:

发色底物法:成年人为70%~150%。正常足月新生儿、健康早产儿可减低(15%~50%),至童年或青春期早期可达成年人水平。

指标概述

指标含义

蛋白C活性一般指测定蛋白C活性(PC:A),蛋白C(PC)是一种肝脏生成的维生素K依赖性抗凝血酶原,可由凝血酶激活,形成活化蛋白C(APC)。APC可灭活活化凝血因子V(FVa)和活化凝血因子Ⅷ(FⅧa),也可灭活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而使纤溶活性增强。因此,临床上测定蛋白C活性有助于判断患者的抗凝功能,明确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

缩写

PC:AC

检测价值

血液中蛋白C(PC)的活性和含量与凝血系统密切相关,缺乏会使凝血与抗凝及纤溶系统发生紊乱,易引发深静脉血栓形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血栓性疾病。另外,肝病、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也可表现为血浆PC的异常。因此,测定血浆中蛋白C活性有助于上述疾病的预防、诊断、病情观测及预后判断。

指标偏高

临床意义

蛋白C活性偏高与疾病因素和非疾病因素有关,疾病因素包括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非疾病因素主要是妊娠后期。

潜在疾病: 冠心病 ; 肾病综合征 ; 糖尿病

原因分析

疾病因素

蛋白C活性偏高多为代偿性增高,常见于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以及一些炎症疾病的急性期。

非疾病因素

孕妇处于妊娠后期时可出现蛋白C活性生理性偏高,此阶段容易发生血栓,应做好日常防治。

就诊科室

如考虑是冠心病可去心血管内科就诊,糖尿病可去内分泌科,肾病综合征可去肾脏内科就诊。

诊疗建议

患者应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具体如下:

1.冠心病:药物治疗是基础,常用药物有硝酸制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有助于防治血栓、改善心肌缺血、纠正心律失常等。必要时进行溶栓治疗和手术治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和外科搭桥术。另外,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日常应注意合理饮食、劳逸结合、保证休息等。

2.糖尿病:以减轻症状并将长期并发症的风险降到最低为治疗原则,通过控制饮食、减轻体重、加强运动、对抗应激、血糖监测、健康教育、口服降糖药或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必要时可进行代谢手术、胰腺移植和胰岛细胞移植。

3.肾病综合征:一般采取以肾上腺皮质激素为主的综合治疗,原则为控制水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和控制感染及并发症,合理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复发性肾病或对激素耐药者应配合使用免疫抑制药。治疗不仅以消除尿蛋白为目的,同时还应重视保护肾功能。

饮食调理

饮食原则

对于蛋白C活性病理性偏高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根据具体病因加强饮食调理,针对性调整饮食方案。

饮食宜忌

1.冠心病:饮食应清淡、多纤维素、多维生素、多植物蛋白、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严禁暴饮暴食或过饱,可少食多餐,禁酒,合并高血压者同时限制盐的摄入。

2.糖尿病:该病患者注重个体化饮食方案,大体原则上包括降低热量摄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供给比例合理,用木糖醇与糖精代替部分糖量,忌食甜食,合理分配餐次。特别注意,食盐、精制糖、煎炸烧烤油腻食品、酒需要严格限制摄入,必要时禁食、禁饮。

3.肾病综合征:在尿蛋白还未转阴、肾功能正常时,蛋白质摄入以适量优质蛋白为主,避免过多。若蛋白转阴,则可增加蛋白的摄入。水肿期时应严格控制钠盐的摄入,避免进食含钠丰富的食物,如腌制品、罐头类食物、咸菜等。应低脂饮食,避免摄入动物内脏、动物表皮、动物油等高脂食物,烹调以清蒸为主,避免煎、炸等较为油腻的烹调方法。伴肾功能不全者同时减少含磷物质的摄入,如坚果类食物、蘑菇、海产品、干果类等。

生活管理

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影响疾病的康复,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针对性地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1.冠心病:生活要规律,保证充足睡眠;注意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经常对居室环境通风换气,避免供氧不足而加重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进行运动和体力劳动,以不感疲劳为宜;还应随身携带急救药物,以便发病时及时服用。

2.糖尿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适的运动治疗,一般需要根据年龄、性别、体力、病情、有无并发症以及既往运动情况等制定,重在循序渐进,并长期坚持,一般建议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其他日常注意事项还有生活规律,保持个人卫生,情绪稳定,监测血糖等。

3.肾病综合征:在尿蛋白未转阴、水肿仍存在的情况下,以卧床休息为主,期间应注意活动踝关节,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好转后可进行轻体力的工作,但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保证生活规律。另外,注意卫生,预防感染,规律用药,定期随访等。

指标偏低

临床意义

蛋白C活性偏低与疾病因素和非疾病因素有关,疾病因素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的疾病两大类,非疾病因素主要是口服抗凝药物时、手术后。

潜在疾病: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 肝病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先天性蛋白C缺陷症

原因分析

疾病因素

1.先天性蛋白C缺陷症:也称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包括Ⅰ型先天性蛋白C缺陷症和Ⅱ型先天性蛋白C缺陷症,可有蛋白C活性偏低情况。

2.获得性蛋白C缺乏症:常见原发病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肝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均可能导致蛋白C活性偏低。

非疾病因素

在口服香豆素类抗凝药物时,以及手术后可出现蛋白C活性偏低。

就诊科室

肝病患者可去肝病科就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并非单一疾病,属于多种病因所致的临床急诊征象,可到急诊科就诊;先天性蛋白C缺陷症可到儿科、血液科就诊。

诊疗建议

1.肝病:需要根据具体疾病类型给予相应药物,主要为对症处理,包括保肝、降酶、利胆和退黄,此外给以充足的休息、适当营养支持,以及避免饮酒、过劳和使用损害肝脏药物。

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治疗措施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病、氧疗、机械通气、调节液体平衡等。

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主要治疗包括基础疾病的处理及诱因清除、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凝血因子补充、抗纤溶疗法、溶栓治疗及对症处理等。

4.先天性蛋白C缺陷症:无血栓形成的杂合子通常无须预防治疗,但应避免由于外伤、手术及口服避孕药诱发血栓形成。肝素及华法林可作为血栓形成的预防治疗药物,但在华法林治疗中有发生出血性皮肤坏死的风险,可输注PC浓缩剂、新鲜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以提高血浆PC浓度。有血栓形成的患者,除上述治疗外,应采用溶栓治疗。

饮食调理

饮食原则

蛋白C活性偏低的患者,应针对病因加强生活管理,一般情况下包括饮食清淡、富有营养,预防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如久站、久站。

饮食宜忌

1.肝病患者:总体原则上宜热量适宜,忌过高;以优质蛋白质、低脂肪、适量糖类(碳水化合物)饮食为主;多吃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提高食材的色香味促进食欲,加工烹饪合理,限制食盐量;忌食油炸煎烤食物;宜少量多餐,进食规律,切忌暴饮暴食;严禁饮酒。

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尚未恢复时通常会给予鼻饲或肠道外营养,当可自主进食后应以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如米粥、肉汤等,可适当多吃些蔬菜、水果,有利于大便通畅。

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给予高营养、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易消化半流质或流质饮食,有消化道出血者应酌情进冷流质饮食或暂时禁食,避免粗硬食物刺激胃黏膜,昏迷者给予鼻饲。

4.先天性蛋白C缺陷症:饮食宜清淡、营养均衡,可适当多摄入高能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多饮水,多吃粗纤维食物,以保证大便通畅;忌食油腻、肥甘、辛辣食品,禁烟酒。

生活管理

1.肝病:适度参加活动,肝功能恢复正常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感觉疲劳为限。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作息生活,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培养一些生活情趣爱好,如听音乐、下棋等。

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出现运动能力减低、衰弱无力等表现,卧床结束后应遵医嘱及早进行康复训练,直至机体恢复至正常状态。另外,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避免恐慌、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3.弥散性血管内溶血:早期卧床休息,做好皮肤护理,多翻身,避免压疮。居室环境应舒适、安静、清洁,注意多通风,好转后可适当活动。注意保暖,及时添减衣物,避免感冒。做好口腔的清洁护理,预防呼吸道感染。

4.先天性蛋白C缺陷症:可使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有助于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避免久站、久坐,适当减肥,穿着宜宽松。防止足部及小腿部碰伤和过度搔抓,以免静脉破裂出血。

相关检查

血浆蛋白C活性测定

参考资料

[1]王学红,卢雪峰.诊断学 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86.

[2]熊立凡,胡晓波.明明白白看化验单[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289-290.

[3]曹永彤.医学检验大百科[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186-187.

[4]葛俊波,徐永建,王辰.内科学 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28,475,735.

[5]李秋华.实用专科护理常规[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169-170.

[6]王永红.现代临床全科护理 上[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179-180.

[7]李家增,贺石林,王鸿利.临床血栓病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223-224.

[8]苏忠学,吴亚光.实用肝胆外科学[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社.2012:155,205.

[9]云普.肝病的治疗与调养[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176-177.

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