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雷他定为什么晚上吃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指标正常值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1.8~6.3)×109/L

指标概述

指标含义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指的是白细胞计数中的中性粒细胞含量。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占白细胞总数的很大一部分,参与机体的炎症反应,白细胞计数的增、减主要受中性粒细胞的影响。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是临床血液检查常用的指标之一,能够为人群的生理或病理状态提供重要依据。

缩写

ANC

检测价值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是协助诊断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指标,常用于诊断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此外还可用于辅助诊断血液系统疾病、严重组织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指标偏高

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高主要由疾病因素和非疾病因素导致,疾病因素包括感染性疾病、严重组织损伤、急性溶血和急性失血、血液系统疾病等。非疾病因素包括生理性升高、使用药物等。

潜在疾病: 肺炎 ; 败血症 ; 心肌梗死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原因分析

疾病因素

感染性疾病:多见于细菌感染,如肺炎、败血症、腹膜炎等,还可见于真菌、放线菌、病毒、立克次氏体、钩端螺旋体病、寄生虫等感染。

严重组织损伤:严重外伤、手术创伤、大面积烧伤、冻伤、组织坏死以及血管栓塞,如心肌梗死、肺梗死等。

血液系统疾病:各种类型的急慢性白血病、类白血病反应等血液系统恶性疾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

恶性实体瘤:尤其是消化道恶性肿瘤,如肝癌、胃癌等。

其他:包括急性溶血和急性失血,以及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子痫、内分泌疾病危象等。

非疾病因素

生理性偏高:常为一过性升高,常见于饱食、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长期吸烟、高温或寒冷、妊娠5个月以上以及分娩时。

药物:应用肾上腺素、儿茶酚胺、糖皮质激素、锂盐等可导致升高。

急性中毒:外源性中毒见于化学物质或药物如汞、铅、安眠药、敌敌畏急性中毒,生物毒素如昆虫毒、蛇毒,植物毒素如毒蕈中毒。

就诊科室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高,若是感染性疾病所致,患者可到感染科就诊;严重组织损伤到急诊科就诊;急性溶血和急性失血到急诊科或血液科就诊;急性中毒到急诊科就诊;血液系统疾病到血液科就诊;恶性实体瘤到肿瘤科就诊。

诊疗建议

如果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高,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若是细菌及其他病原体感染所致,需采用抗感染治疗和对症治疗;严重组织损伤的患者需根据病因进行治疗,同时给予支持治疗;急性溶血和急性失血采用紧急输血、扩容治疗;急性中毒的患者需要促进毒物排泄和中和毒物;恶性实体瘤需要针对病情采用药物治疗、放化疗和手术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多采取综合治疗,包括放疗、化疗、药物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医治疗等,同时给予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

饮食调理

饮食原则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高患者应健康饮食,提高自身免疫力,以高能量、高蛋白饮食为主,补充铁质和叶酸。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忌辛辣刺激食物,尽量少食生、冷、油腻食物。

饮食宜忌

1.坚持均衡饮食,饮食保持清淡,采取少食多餐的原则,多饮水。

2.适量多摄入高蛋白质饮食,特别是选用一些质量好、消化与吸收率高的动物性蛋白和豆类蛋白,如禽蛋、乳类、鱼虾、瘦肉、豆腐、豆浆等。

3.饮食以干净、清淡、易消化为主,可多摄入含铁质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动物血、豌豆、黑豆、大枣等。

4.化疗的患者往往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可少食多餐,进食困难时可进食半流食或软饭,如米粥、豆腐脑等。

生活管理

1.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生活起居规律,不要熬夜。注意防寒保暖,避免着凉。

2.身体状态较好的患者应坚持锻炼,运动要量力而行,不可过于劳累。

3.患者要保持积极心态,树立战胜疾病信心,家属和朋友要给予关心和鼓励。

4.患者要遵医嘱用药,切勿滥用抗生素,定期复查。

指标偏低

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低主要由疾病因素导致,包括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和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少数也可见于非疾病因素,如物理、化学因素损伤引起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低。

潜在疾病: 伤寒 ; 流感 ; 再生障碍性贫血 ; 门静脉性肝硬化

原因分析

疾病因素

感染性疾病:尤其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感染,以及某些病毒性疾病,如流感、麻疹、病毒性肝炎、水痘、巨细胞病毒感染等。还可见于原虫感染,如疟疾、黑热病。

血液系统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噬血细胞综合征、严重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转移癌、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慢性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产生自身抗体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肿大及其功能亢进,如门静脉性肝硬化、部分淋巴瘤、嗜血细胞综合征、Gaucher病等。

非疾病因素

物理、化学因素损伤:包括X线、γ线、放射性核素等所致放射性损伤,化学物质如苯、铅、汞等,以及化学药品,如氯霉素、解热镇痛类药物、磺胺类药物、抗肿瘤药物、抗甲状腺药物、抗糖尿病药以及免疫抑制剂等。

就诊科室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低若是感染性疾病所致,患者可到感染科、传染科或相应科室就诊;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到血液科就诊;药物中毒到急诊科就诊;自身免疫性疾病到风湿免疫科就诊;脾功能亢进根据病因可以到消化内科、血液内科等相应科室就诊。

诊疗建议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低,如果是感染性疾病所致,需采用抗感染治疗,属于传染性疾病的还需进行隔离治疗,然后针对患者情况给予对症处理;血液系统疾病需根据病因进行治疗,必要时可采取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化学药物中毒患者促进毒物排泄和中和毒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采用药物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一般需要长期服用,同时根据患者出现的症状给予对症处理;脾功能亢进患者需根据病因进行治疗,还可采取放射治疗、栓塞治疗、脾切除等方式。

饮食调理

饮食原则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低患者应健康饮食,以高能量、高蛋白饮食为主,尤其要注意饮食卫生。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水果要清洗干净后食用。忌辛辣刺激食物,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

饮食宜忌

1.坚持均衡饮食,饮食保持清淡,多饮水,适当补充铁质,增强抵抗力。

2.患者应摄入高蛋白质饮食,如禽蛋、乳类、鱼虾、瘦肉、动物血、豆浆等。

3.多吃富含叶酸、氨基酸的食物,如绿色蔬菜、动物的肝肾、牛肉等;食用富含维生素B6、维生素B12的食物,如谷物类、动物肝、蛋黄等。

生活管理

1.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外出要佩戴口罩,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2.根据病情和身体状况适当锻炼,增强体质,身体不适者需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

3.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注意口腔卫生,做好皮肤护理。

4.抵抗力低的患者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和长期呆在空气不流通的室内,避免与有呼吸道感染的人员接触,降低感染的机率。

相关检查

血常规检查

参考资料

[1]曹雪涛,龚非力.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基础医学医学免疫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8.12:362。

[2]王跃.现代血液病综合诊断与治疗[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7:252-254.

[3] 阮长耿.中华医学百科全书 临床医学血液病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8.11.

[4]刘新民,安伶,黄带发,等.如何看懂化验单[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06:104.

[5]李擎天.老年常见病化验单解读[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3.02:17.

[6]张明香.实用肝硬化治疗学基础与临床治疗矛盾的对策[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03:166-167.

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