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雷他定为什么晚上吃

球蛋白

指标正常值

球蛋白

20~30g/L

指标概述

指标含义

球蛋白(globulin)是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血清蛋白,是多种蛋白质的混合物,包括免疫球蛋白、补体、多种糖蛋白、金属结合蛋白、多种脂蛋白、酶类等。球蛋白的含量一般由总蛋白减白蛋白得到,与机体免疫功能和血浆黏稠度密切相关,是反映肝脏的疾病及合成功能,是肝功能检查的指标之一。

缩写

G

检测价值

球蛋白多是由肝脏合成,具有免疫作用,对血清免疫球蛋白进行相关检测可用于了解肝脏的功能状况,有助于辅助诊断肝脏及免疫系统相关疾病,如肝炎、肝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指标偏高

临床意义

球蛋白偏高主要为疾病因素所致,临床上常见于慢性肝脏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包括肝炎、肝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结核病等。

潜在疾病: 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 ; 慢性活动性肝炎 ; 多发性骨髓瘤 ; 系统性红斑狼疮

原因分析

疾病因素

慢性肝脏疾病: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慢性酒精性肝病等。

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等。

慢性炎症与慢性感染:结核病、黑热病、麻风病及慢性血吸虫病等。

就诊科室

引起球蛋白增高的慢性肝脏疾病,如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建议到肝病科或感染科就诊;球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建议到血液内科就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等,建议到风湿免疫科就诊;慢性炎症与慢性感染,如结核病、黑热病、麻风病等,建议到感染科或传染科就诊。

诊疗建议

疾病因素导致的球蛋白偏高,应对因治疗。如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可采用药物方式治疗,传染性疾病如结核病等,需要隔离进行治疗。若是恶性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单纯药物治疗可能效果不佳,需要联合应用放疗、化疗、中医治疗等,延缓病情进展。如果肝病患者处于终末期,病情较重,还可考虑进行肝移植。

饮食调理

饮食原则

球蛋白偏高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饮食调理也是比较重要的环节。不同病因辅以不同饮食调整方案,肝脏疾病患者饮食应营养均衡,以易消化、清淡饮食为主,控制热量摄入。恶性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要合理补充营养,增强身体抵抗力。

饮食宜忌

1.原发病为肝脏疾病的患者,应禁酒,少食高热量、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可食用高蛋白质、低脂肪、适当热量和碳水化合物食物,如鸡肉、牛肉、鱼类和牛奶(脱脂)等食物。有腹水时应忌盐或低盐饮食。

2.原发病为淋巴瘤、慢性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应注意选用高蛋白质食物,如鸡、鱼、虾及瘦肉等,补充足够蛋白质,多食新鲜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以提高身体免疫力。

生活管理

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影响疾病的康复,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针对性地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 原发病为肝脏疾病的患者,应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忌酒,遵医嘱服药,不宜滥用药物,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精神刺激,定期到院复查。

  • 原发病为相关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结核病的患者,注意防寒保暖,可合理安排锻炼,以提升机体的免疫力,注意劳逸结合。

指标偏低

临床意义

球蛋白偏低的常见原因包括疾病因素和非疾病因素,疾病因素主要为免疫缺陷性疾病,非疾病因素常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或长期应用某些药物的人群。

潜在疾病: 先天性低γ-球蛋白血症 ; 先天性无γ-球蛋白血症

原因分析

疾病因素

免疫缺陷性疾病包括先天性低γ-球蛋白血症或无γ-球蛋白血症。

非疾病因素

生理性减少:常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由于肝脏和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属于生理性低球蛋白血症。

药物: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可引起球蛋白偏低。

就诊科室

免疫缺陷性疾病,如先天性低γ-球蛋白血症或无γ-球蛋白血症,建议到儿科或血液科就诊。

诊疗建议

引起球蛋白偏低主要是生理性因素,多是由于球蛋白合成减少导致,若无其他临床症状,给予定期观察即可。若为疾病因素导致的球蛋白偏低,应对因治疗。如先天性低γ-球蛋白血症可采用长期注射或输入人血清免疫球蛋白等替代疗法治疗。

饮食调理

饮食原则

对于球蛋白病理性偏低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给予饮食调理。先天性低γ球蛋白血症患者应合理补充营养,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增强身体抵抗力。

饮食宜忌

免疫缺陷性疾病患者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营养丰富,以提高患儿的免疫力。

生活管理

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影响疾病康复,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针对性地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免疫缺陷性疾病患者要注意预防感染,外出需佩戴口罩,合理安排锻炼,注意劳逸结合,定期进行病情监测。

相关检查

血清总蛋白测定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测定

参考资料

[1]万学红,卢雪峰主编;刘成玉,胡申江,杨炯,周汉建副主编.万学红第9版本科临床西医教材 诊断学 第9版 人卫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06.351-353.

[2]王世香,李德伦.运动与免疫球蛋白[J].辽宁体育科技,2007,29(1):24-25.

[3]张君,李红兵,张司蕾.肝病患者的饮食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5(31):242-243.

[4]《中医堂》编委会主编. 家庭医疗实用大典[M].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04.50.

[5]王雪清.病毒性肝炎的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09B):2645-2645.

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