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雷他定为什么晚上吃

凝血酶原活动度

指标正常值

凝血酶原活动度

75%~100%

指标概述

指标含义

凝血酶原是由肝脏合成的维生素K依赖因子之一,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属于肝功能检查中常见指标,是判断肝细胞坏死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敏感指标,也是一种间接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临床上常与凝血酶原时间同时检测,但PTA能更准确地反映凝血因子的活性。

缩写

PTA

检测价值

凝血酶原活动度是反映肝脏凝血功能和储备功能的重要指标,常结合凝血酶原时间作为重型肝炎的早期诊断方法,由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越明显、凝血酶原活动度越低,死亡率越高,因此也是判断重型肝炎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此外,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也对胆道阻塞、胆汁淤积等疾病有一定提示作用。

指标偏低

临床意义

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与疾病因素和非疾病因素有关,疾病因素主要是肝胆疾病和凝血功能异常,非疾病因素主要在口服抗凝药物时出现。

潜在疾病: 慢性乙型肝炎 ; 重型肝炎 ; 胆汁淤积 ; 维生素K缺乏症 ; 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

原因分析

疾病因素

1.肝胆疾病:可见于慢性乙型肝炎、重型肝炎、胆汁淤积等,均会提示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

2.凝血功能异常疾病:如维生素K缺乏症和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是由于凝血因子不足导致的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

非疾病因素

主要是口服抗凝药物时,会出现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

就诊科室

慢性乙型肝炎、重型肝炎等肝病患者可去肝病科就诊;胆汁淤积可去肝胆外科就诊;维生素K缺乏症和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可去儿科、血液科就诊。

诊疗建议

1.肝胆疾病:慢性乙型肝炎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包括适当应用抗炎、抗氧化、改善肝功能的药物,进行抗病毒及抗纤维化治疗,避免饮酒及应用肝损伤药物;重型肝炎需要进行长期间歇性治疗改善,主要包括积极纠正低蛋白血症、进行血气监测等一般治疗结合药物治疗,病情严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胆汁淤积首先需要明确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针对不同病因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常用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等。

2.凝血功能异常疾病:维生素K缺乏症应给予维生素K,可口服,亦可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若出血严重,可输注新鲜冷冻血浆;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应根据缺乏凝血因子的种类及严重程度而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若出血倾向较大,则提倡早期、足量的治疗原则,治疗方式是以替代治疗为主的综合性治疗。

饮食调理

饮食原则

凝血酶原活动度病理性降低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根据具体病因加强饮食调理,针对性调整饮食方案。

饮食宜忌

1.肝胆疾病:肝炎患者应适当多食豆制品、牛奶、瘦肉等。日常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少食辛辣食物,如葱、蒜、辣椒等,忌食发物。为减轻肝脏负担,应根据病情限制脂肪及蛋白质摄入,戒烟忌酒;胆汁淤积者应定时进餐,细嚼慢咽,使食物充分消化,减轻因患病带来的消化负担。可多吃利胆食物,如黄瓜等新鲜果蔬。限制摄入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肥肉、坚果、鱼子、食肉动物内脏等。忌烟戒酒,避免生冷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生葱、大蒜、辣椒、芥末等。

2.凝血功能异常疾病:维生素K缺乏症患者多见于孕妇,应加强饮食护理,孕妇产前和产后可以食用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或饮用添加维生素K等营养素的牛奶、豆浆等。对于患儿,在辅食添加过程中注意食材种类多样化;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应注意营养均衡,注意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建议多吃高维生素、高蛋白质、易消化的食物如鱼汤、瘦肉、鸡蛋、新鲜水果和蔬菜。也可以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黑豆、发菜、红糖等。

生活管理

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影响疾病的康复,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针对性地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1.肝胆疾病:肝炎患者应适度参加活动,肝功能恢复正常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感觉疲劳为限。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作息生活,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胆汁淤积患者应合理安排作息生活,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用药。及时监测自身状况,定期复查。

2.凝血功能异常疾病: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居室要保持安静,减少搬动次数,平时要避免磕碰,做好患儿的卫生护理,如皮肤、臀部护理,保持清洁干燥,防止感染;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者应保持居住湿度适宜,避免因环境过于干燥而引起鼻黏膜出血。刷牙时动作应轻柔规范,避免牙龈出血。病情稳定者,建议每日进行1~2小时的体育活动或康复锻炼,如游泳、太极、骑自行车等比较安全的运动项目,但应避免剧烈的接触性运动,如拳击、跆拳道等。

指标偏高

临床意义

具体应参考临床医生意见。

相关检查

凝血酶原活动度检测

参考资料

[1]林永焕.乙型肝炎预防与治疗[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169-170.

[2]叶文琴,王筱慧,张玲娟.临床护理精品系列 现代临床内科护理学.第1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646-650.

[3]郑强.实用临床儿科诊疗实践[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25-26.

[4]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实用内科学(下册).第1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478.

[5]吴敏.儿科护理常规.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49.

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