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雷他定为什么晚上吃

大型血小板百分比

指标正常值

大型血小板百分比

8%~16%

指标概述

指标含义

大型血小板百分比是指血液中大型血小板在所有血小板中所占比例,大型血小板百分比主要用于表现血小板的大小变化,对判断骨髓造血功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缩写

P-LCR

检测价值

大型血小板百分比可用于诊断和鉴别血液系统相关疾病,如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急性髓系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指标偏高

临床意义

大型血小板百分比升高可能由疾病因素或非疾病因素导致,疾病因素包括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急性髓系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疾病;非疾病因素包括运动后、妊娠中后期、脾切除术后等。

潜在疾病: 溶血性贫血 ; 急性失血性贫血 ;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 急性髓系白血病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原因分析

疾病因素

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急性髓系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

非疾病因素

妊娠中后期、脾切除术后、运动后可能导致P-LCR升高。

就诊科室

引起大型血小板百分比升高的血液性疾病,如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急性髓系白血病等疾病,建议就诊血液科。

诊疗建议

导致大型血小板百分比升高的疾病因素有很多,不同疾病的应对方法不同。溶血性贫血、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兼顾药物以及手术治疗;急性失血性贫血应进行止血处理,利用输血等方式补充血容量防止休克;急性髓系白血病首先应进行药物治疗,获得缓解后再进行巩固和强化治疗,待患者身体状态良好时进行干细胞移植,可辅助放射治疗。

饮食调理

饮食原则

大型血小板百分比升高的患者需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清淡,禁忌食用高脂肪、高热量食物,保持健康规律饮食。

饮食宜忌

1.对于出现吞咽困难的患者,尽量给予流质饮食,少吃生硬及含骨、鱼刺等食物,防止损伤消化道黏膜从而引起消化道出血。

2.戒烟戒酒,避免食用咖啡和葱、蒜、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忌高脂肪、高热量食物。

3.可适当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芹菜、黑木耳、蘑菇、菠萝、柠檬、苹果等。

生活管理

1.患者卧床期间需要活动肌肉及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其压疮和肿胀。

2.患者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度运动,活动量需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节。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

指标偏低

临床意义

大型血小板百分比降低的疾病因素主要为骨髓造血异常,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非疾病因素主要为白血病患者化疗后。

潜在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原因分析

疾病因素

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

非疾病因素

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可导致P-LCR降低。

就诊科室

引起大型血小板百分比偏低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疾病,建议就诊血液科。

诊疗建议

导致大型血小板百分比偏低的非疾病因素,即白血病化疗后,可进行间断性检测;疾病因素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应防止和延缓病情的发生和发展,给予药物治疗、干细胞移植治疗等。

饮食调理

饮食原则

大型血小板百分比降低的患者应规律饮食,注意营养均衡,食用易消化食物,注意饮食清淡,少食用高糖、高脂的油腻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

饮食宜忌

1.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饮食应遵循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的软食或半流质饮食原则,以补充能量消耗。需注意,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暂禁食。

2.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需少食多餐,推荐食用低热量、低盐、易消化的食物;适当控制总热量,注意补充蛋白质,以及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适量无机盐。

生活管理

1.每天按时服药,定期进行血液指标检查。

2.注意适量运动,重度贫血患者应避免激烈运动,避免发生晕倒。

相关检查

血常规检查

参考资料

[1]万学红,卢雪峰主编.诊断学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48.

[2]蔚百彦主编.轻松读懂化验单体检结果解读与个人健康管理[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08:33.

[3]宋卫珍,周晓婷,郑江南.肺栓塞患者中大型血小板比率的临床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21):27-29.

[4]罗朝忠,格桑罗布.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住院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特点研究[J].西藏科技,2018(05):53-55.

[5]赵志勇,缪珩,韦玉和,印永,邵雪景,冯小芬.大型血小板比率与2型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6,31(02):211-213.

[6]高柳冰,杨荣志,高艳华,钟小舒.PLT、LC、PDW、P-LCR及PLR在不同严重程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20,17(34):14-18.

相关指标